|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淮南子》“无为”与“因”论之关系探究
《淮南子》“无为”与“因”论之关系探究
来源:互联网 sk006 | 冷金兰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淮南子》  无为   因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无为”、“因”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儒道等各家都有论述。《淮南子》作为新道家代表作之一,关于无为和因的思想集中体现了道家的独特风格和主旨思想。“因论”是《淮南子》无为这一主旨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汉初“无为而治”的政治纲领的理论根据。以“无为”而“守因”,以“因循”保“民性”,这是《淮南子》全书的一条思想主线,无为和因论的思想是《淮南子》书中的两条思想红线。

  关键词: 《淮南子》 无为 因论

  关于“无为”和“因”的思想,中国哲学史上各家都有论述,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慎子·因循》说:“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 这句话在我们现代生活中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吕氏春秋·贵因》说:“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 《论语·子张》中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可见,“因”的思想是儒道法各家所共有的。“因”在《淮南子》一书中也出现多次,是《淮南子》中的重要概念和基本观念。《泰族训》中的“故因则大,化则细矣”,与《慎子》中的论述相近,是继承《慎子》因论思想的。仔细研究《淮南子》原文,就会发现,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无为”与“因论”思想的基本内涵

  “无为”是道家哲学著作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从先秦老庄到新道家都始终贯穿这一主旨思想。老子关于无为的思想,其形而上的解释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其形而下的解释是“为不为则无不治”。而《淮南子》的无为观点比较明确,将无为论运用于宇宙、人生、政治等多个领域。《修务训》云:“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入于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淮南子·修务训》)认为“无为”不是无所事事,不作为,而是顺应客观规律和自然过程去为,“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正是对自然规律必然性的强调与肯定。

  《淮南子》中的无为,主要是指顺其自然、适时而变。 《原道训》云 :“无为为之而合于道,无为言之而通乎德。”容纳万物,不能强求它们一致,不能加以干涉,也就是“无为而治”。无为需要符合道的法则,要与德相通;要顺其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作为。无为的效果是要达到对人和万物的德化作用。正如《诠言训》所言:“人有穷,而道无不通,与道争则凶。” 一定的时代必然有一定的思想与之相适应,时代的发展决定思想的进步,圣人和君王在具体的处事方法上应与时俱变,适时而行。《齐俗训》在谈到古代的礼仪制度时,说到:“皆圣人之所以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者也。”“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圣人君王都应学会审时度势。《氾论》也详细论述了无为思想:“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则先王之法度有移易者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苟利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因”有自然而然、原因、依从、遵循、适应等多种意思。在《淮南子》中主要是当作“遵循”、“适应”的意思来解释和使用,主要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本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必然性,从而主张遵循自然、顺从事物发展规律,反对人对事物的任意妄为。在自然领域,道家崇尚自然,遵循无为之道。天道领域的“因”是人道领域之因的形上前提,是政治和生活领域的法则和准绳。由形而上的天道法则引申到人事之伦理常情和处事原则,体现了“因”的地位。 “上因天时,下尽地力。”(《淮南子·要略》)强调天道运行的客观规律性,由于天人感应,人只有认识天道运行规律,才能在人事活动中取得成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生活领域,《淮南子·原道训》说:“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夏禹了解水的往下流的特性,从而遵循水的运动规律来治理洪水;神农根据庄稼的自然生长情况来种植作物。这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的成功事例。在政治领域,《淮南子·原道训》说:“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仅凭一个人的能耐,不能够治理好三亩的大宅;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的法则,那么整个天下就能治理好。《淮南子·主述训》说:“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君主可以通过了解身边事物的规律来推之远处事物的发展态势。只有遵循规律才能认识它、运用它。

  二、“无为”乃“贵因”之因

  道是无所不为的,道的法则适用于宇宙、人事各个领域。大道的法则就是遵循事物本然之性、任其自己发展。“因”是道的要求,是道在人事领域发挥作用的体现。简要地说,内在原因就是“守其性”;外在原因就是“无不为”。所谓“守其性”即遵守事物本性,这是道家的宗旨;“至无为”是达到无为的境界,之所以重视“因”即事物客观规律性,是为无为论提供可能性根据。

  内在原因是为了“守其性”。无论是道家还是新道家,都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君王对人民的德化作用。个人修养的方法就是守其性,目标则是成圣成贤。人的生命和精神只有不为物所扰,不为情所伤,保守住自身的天性,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因物之性、因人之性,顺从规律,才能减少人为因素和主观行为,实现无为之道。《 淮南子·原道训》说:“故天下之事不可为也,因其自然而推之;万物之变不可究也,秉其要归之趣。”之所以“贵因”,是为了 “存其性”,保持人的天性及万物的物性。天下的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顺应自然规律去推求;万物的变化不能一一探究清楚,掌握了它们的规律就能取得成功。

  外在原因是为了“无不为”。在新道家哲学思想中,贵因论是无为论的基础和前提,强调“因”、“循”、“顺”、“依”就是为了在人事上遵循规律而行,实施无为之道,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乃天之道,有为乃人之道。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为是不可避免的处事方式和原则,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及社会文明的发展,都逼迫着人走向有为、智巧、欲望之渊。人之性原本是纯朴的赤子状态,无知无欲,清净无为。要达到“无不为”就得回归本然之性,“因”人之性。《 淮南子·原道训》说:“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无为”是不超越事物的进程人为地去做,“无治”是不改变事物的自然属性去治理。只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和法则,才能达到“无不为”和“无不治”的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建筑电气《现代建筑电气》
《现代建筑电气》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037/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消防与...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双月刊)1988年创刊。本刊坚持“双百”方针,正确把握政策方向,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积极探索经济理论,把握财经理论的发展态势,尤其关注商业...
东方法学《东方法学》
《东方法学》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008/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法治30年、...
西南给排水《西南给排水》
《西南给排水》(双月刊)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西南地区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主办。本刊西南地区的给排水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市政、工业与建筑给...
科技与管理《科技与管理》
《科技与管理》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445/G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创新...
中国医院《中国医院》
《中国医院》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67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管理实务、...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