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形:先从本月牙中心空白处下剪刀,顺着月牙的外轮廓线从左往右剪即可。常用于吉祥字中的眼、口、眉头,人物及其他动物的眼睛。
ƒ柳叶形:剪时,从中间空白处下剪刀,自右往左剪,要求线条圆滑、简洁。
„锯齿形:锯齿形难度大,可先剪出一半圆线,顺着半圆线右边剪出一条弧线作为开口处(不宜太大),然后,让剪刀在两手之间平衡稳当,右手持的剪刀尖放在左手的食指上,大拇指把剪的花瓣部位压牢,使它不容易错位。剪刀尖不离原处,左右移动,一刀紧挨一刀,排列长短、大小要均匀。两手与剪刀协调配合,初学者要先剪直线形,然后剪弧线形,进一步再练习剪圆形锯齿形,最后把锯齿形装饰到各种剪纸画面上。剪纸的其他符号,大同小异,都是从中心空白处大的地方下剪刀,沿着线条从右往左或从下往上爬。总的来说,先内后外,先简单后复杂,要求线条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瓷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学生通过一些兴趣活动课开展操作练习,持之以恒,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手的感知觉更加灵敏、细致、灵活,同时也丰富了对传统文化的表象和感知。
4.学习剪纸艺术教学实践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在进行剪纸艺术教学实践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1)创造条件:教师通过布置教室,把暗含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老师摆放剪纸艺术复制品和花、浮木、植物等这样的自然物品创造刺激视觉的背景。学生第一次进艺术室时,都应该感受到等待着他们的具有潜在激励的暗示。
(2)艺术源泉:中学生的经历会激发他们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通常这些经历来自家庭生活、游戏玩耍、学校和乡村或社区。他们把获得的见解带到新的体念中。建立在生活和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艺术主题,如家庭、冲突、幻想、恐怖等与经验直接相关。艺术方案的真正作用就是为在这个世界上感觉到的、想象到的、观察到的和直接体验到的东西提供具体的视觉图象。
(3)艺术创作的动机:总的来说,在学生进行剪纸艺术创作,老师对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作了区分。老师应该全神贯注于学生的内在动力源泉,具有长远意义。当剪纸进行时可让学生相互靠近,坐在一起或分小组讨论,以增加互动,可以通过少许的表演活跃气氛,增强效果。这时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展开翅膀了。
(4)保持一种学习氛围:要尽早地让学生清楚剪纸艺术活动的预期效果,再显眼的位置把规则张贴出来而且应该始终如一的对此进行强调。根据每节课需要安排学生座位。
(5)教学艺术的娴熟运用:一位教师要出色的操纵着课堂的情景,可适当使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演示、作业、视听展示、讲座、独立创作、小组活动、学生报告、游戏、校外考察旅行、特邀演讲人、戏剧化表演、视觉展示、剪纸作品集和日志、讨论等。每次运用时有所侧重,能够很好的激活学生参与程度,充分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潜能。
总之,在地方性课程教学中,剪纸艺术虽根植与民间,但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广的。掌握它,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诸如形成敏感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绘画知识,懂得艺术造型构图原理,进行艺术再造想象,形成动手操作的感性实践,以剪纸为载体促进手、脑的协调发展,从而养成教娴熟的操刀技法。剪纸艺术作为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充满民族意识和人情味,值得中学生去了解和传承,它的渊源、内涵、美学价值更是催人探索、领悟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