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浅谈如何在中学地方课程中开发挖掘民间剪纸艺术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浅谈如何在中学地方课程中开发挖掘民间剪纸艺术
来源:互联网 sk011 | 陈水长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在当下的素质教育时代,如何传承民俗文化,引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在中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便捷运用乡土资源,在中学地方课程中开发挖掘民间剪纸艺术,丰富学生的感知觉、开拓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手、脑、肢体的协调、灵活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地方性课程教学,正如水中的浮萍一样在缭乱中只要敢于实践就能找到方向,开辟一道新路径,如诗云“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本文就这方面内容作为议题,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地方课程民间剪纸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

  1.了解剪纸产生的历史背景

  剪纸的产生是与产生剪刀与纸以后的事情,纸虽然发明于东汉,但传说在西汉,汉武帝最宠爱的一个妃子李夫人去世了,武帝为此悲痛万分。齐人少翁用剪纸剪了个李夫人的影像挂在帐幔之中,又在帐中点起灯烛,使李夫人的影子映在方帐之上,帐幔拂动,影子也随之起伏,晃若真人轻移莲步降临此境。少翁用剪纸的影像缓解了汉武帝的情绪。据说,从此以后,民间产生了与剪纸同源的皮影。这种用剪纸人的影像,可能就是剪纸的起源。而确切意义上的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发掘距今1500年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剪纸。而南朝时载:“正月七日为人节。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以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以后南宋范成大在《灯市行》道:“吴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无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累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服人力穷。”。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泛深远,在民间艺术诸多形式中是十分突出的。并以极强的主动性渗透到许多别的工艺中,如2010年春节胡总书记到闽西古田慰问时参与当地的“年年好,节节高”的民俗活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明确剪纸的功用内涵与特点

  剪纸的装饰功用主要体现在民众衣、食、住、行等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装饰对象是居室,窗花是居室装饰中最大的一个门类。此外还有门神、门笺、炕围花、顶棚花、墙花、家具、贴花之类。所以剪纸对于当下中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他们装点自己的居室,美化环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功效。它的内涵和特点有:

  (1)内涵

  中国的民间风俗,很多是与剪纸息息相关的,春节用“春幡”、“门挂签”、“压胜”。正月十五元宵节濯田镇街上舞龙、舞狮等闹元宵,以及各类民俗活动也要用到剪纸,如蛋花、喜花等。这些民俗事项的代代传承正是以剪纸作为载体。

  剪纸可以表达信仰、意愿的寄托,对其他工艺具有的辅助作用,如皮影艺术、刺绣、印花布、纸扎等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剪纸的辅助。剪纸的另一大功用是它成为了塑造民族审美个性的媒介。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语言,时常被人们用来教育人和受教育。对于当下中学生来说,开发些地方乡土的课程,接受传统的文化的熏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注重了历史文化的衔接,对他们成长是有益的。

  (2)剪纸的形式特点:笔画相互连接,用纸折叠剪刻产生完全对称或重复的形。形成概括和单纯的美。效果强烈而操作简易快速易普及。这些特点便宜在中学生组织开展教学。

  (3)剪纸的制作技巧特点

  剪用剪刀剪出的作品浑圆婉转、不露刀锋,一根长线由好多刀连续完成,刀与刀衔接处常带有稍许角度转折或起刀痕迹,形成“一波三折”的力度和班驳的金石味。剪刀操作灵活,宜作较精细的、曲线较多而且较小的作品。学生平时练习要持之以恒,通过反复的练习、刺激强化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使大脑的空间想象力的有效的培养。

  ‚刻 刻刀刻出的作品棱角分明、锋芒毕露,有泼辣、直截了当的感觉;要求把长线条刻得飘扬、均匀、整齐、规范,直角、锐角均可收拾得干净利索。刻比剪数量多,宜作画幅较大的作品。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的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发展,激发对美的创造的欲望,形成处理复杂画面的布局和敏锐的判断力。

  ƒ撕 撕出的作品,能产生缠绵、虚幻、笨拙的效果,不宜表现要求精细的对象。能使学生的直觉判断和手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烧 烧纸有意料之外的偶然效果,边缘自然肌理与自然色彩丰富,有洒脱、凝重、怪异、古朴之感,能激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创新能力。不适合深入刻画。

  …单色 纯净、素雅、大方、庄重、肃穆。能让人集中视觉形象、结构、刀法等方面的美感与技艺工夫,由于色彩单纯,远效果比彩色更明朗。可以进行基础性的练习。

  †彩色 艳丽、欢快。其中套色富丽堂皇、丰富细腻,制作较为简单方便;斗色奇妙、幽默,制作较为讲究;染色色与色的衔接变幻莫测,加粉点染时,显得温和、优雅。可激发学生的深化提高,促进学生对材料的搭配运用,培养学生对处理复杂画面的构造能力。

  ‡阳纹 造形明确易辨,较实,以基础练习为主。

  ˆ阴纹 一般情况下,善于表现纤细优美或哀怨的题材,可作深化对比练习。

  (4)剪纸的地域特点:中国南方民间剪纸大多精巧、细密、纤柔、恬静。龙岩上杭古田五龙村的舞龙也是用纸剪后再作艺术加工,2010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曾为这条龙“点睛”,在新闻联播上赢得万民注目。

  3.熟悉剪纸的主要技法与制作

  (1)熟悉剪纸的构思与构图:剪纸要体现剪与纸的特点。剪纸艺术有它特定的造型手法,一般归结为几种类型:实用性,如窗花要求与窗格适合。完美性,如互不遮挡的手法、舍表求里的手法(画葫芦同时画出葫芦子)。象征性,如蝙蝠象征福(富)、鸡象征吉利、瓶子象征平安等,取谐音表象征;龟、松、鹤、桃喻长寿等,用会意表象征。概括性,如动物身体以锯齿纹象征毛。抽象性,如少数民族服饰刺绣剪纸图样中“骏马飞渡”、“江河波涛”、“水星”、“牛眼花”等,都是用抽象图案来表现寓意。

  (2)剪纸符号的识别与剪制要领:对初学的中学生来说,在未剪纸之前,先要了解、识别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种类。剪纸符号大致分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一幅吉祥如意的团花,或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符号,都是由这些剪纸符号组合而成的。初学的中学生,要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持之以恒,熟练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临摹可用先画在剪或直接下剪,这样效果更好,只是难度大些。要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剪制要领为:

  小圆孔: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线条要流畅圆滑,不留茬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书画艺术《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522/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翰墨遗韵、学...
南洋资料译丛《南洋资料译丛》
《南洋资料译丛》(季刊)创刊于1957年,是由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主管,是国内创办最早的有关东南亚及华侨华人研究的学术性翻译刊物(外译中)。 《南洋资料译...
贵金属《贵金属》
《贵金属》(季刊)创刊于1980年,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和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文核心期刊。 《贵金属》报道内容囊括金、银和铂族金属冶金、化学、...
应用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应用昆虫学报》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64807137,地址:北京...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64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理...
人口研究《人口研究》
《人口研究》杂志,于197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489/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社会医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