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素质教育时代,如何传承民俗文化,引用恰当的教育方式,在中学生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便捷运用乡土资源,在中学地方课程中开发挖掘民间剪纸艺术,丰富学生的感知觉、开拓学生的视野,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手、脑、肢体的协调、灵活的发展?新课改背景下的地方性课程教学,正如水中的浮萍一样在缭乱中只要敢于实践就能找到方向,开辟一道新路径,如诗云“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本文就这方面内容作为议题,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地方课程民间剪纸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
1.了解剪纸产生的历史背景
剪纸的产生是与产生剪刀与纸以后的事情,纸虽然发明于东汉,但传说在西汉,汉武帝最宠爱的一个妃子李夫人去世了,武帝为此悲痛万分。齐人少翁用剪纸剪了个李夫人的影像挂在帐幔之中,又在帐中点起灯烛,使李夫人的影子映在方帐之上,帐幔拂动,影子也随之起伏,晃若真人轻移莲步降临此境。少翁用剪纸的影像缓解了汉武帝的情绪。据说,从此以后,民间产生了与剪纸同源的皮影。这种用剪纸人的影像,可能就是剪纸的起源。而确切意义上的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发掘距今1500年南北朝时期的五幅剪纸。而南朝时载:“正月七日为人节。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以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以后南宋范成大在《灯市行》道:“吴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无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累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服人力穷。”。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影响范围广泛深远,在民间艺术诸多形式中是十分突出的。并以极强的主动性渗透到许多别的工艺中,如2010年春节胡总书记到闽西古田慰问时参与当地的“年年好,节节高”的民俗活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
2.明确剪纸的功用内涵与特点
剪纸的装饰功用主要体现在民众衣、食、住、行等方面。其中最直接的装饰对象是居室,窗花是居室装饰中最大的一个门类。此外还有门神、门笺、炕围花、顶棚花、墙花、家具、贴花之类。所以剪纸对于当下中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他们装点自己的居室,美化环境,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功效。它的内涵和特点有:
(1)内涵
中国的民间风俗,很多是与剪纸息息相关的,春节用“春幡”、“门挂签”、“压胜”。正月十五元宵节濯田镇街上舞龙、舞狮等闹元宵,以及各类民俗活动也要用到剪纸,如蛋花、喜花等。这些民俗事项的代代传承正是以剪纸作为载体。
剪纸可以表达信仰、意愿的寄托,对其他工艺具有的辅助作用,如皮影艺术、刺绣、印花布、纸扎等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剪纸的辅助。剪纸的另一大功用是它成为了塑造民族审美个性的媒介。剪纸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语言,时常被人们用来教育人和受教育。对于当下中学生来说,开发些地方乡土的课程,接受传统的文化的熏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注重了历史文化的衔接,对他们成长是有益的。
(2)剪纸的形式特点:笔画相互连接,用纸折叠剪刻产生完全对称或重复的形。形成概括和单纯的美。效果强烈而操作简易快速易普及。这些特点便宜在中学生组织开展教学。
(3)剪纸的制作技巧特点
剪用剪刀剪出的作品浑圆婉转、不露刀锋,一根长线由好多刀连续完成,刀与刀衔接处常带有稍许角度转折或起刀痕迹,形成“一波三折”的力度和班驳的金石味。剪刀操作灵活,宜作较精细的、曲线较多而且较小的作品。学生平时练习要持之以恒,通过反复的练习、刺激强化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发展,使大脑的空间想象力的有效的培养。
‚刻 刻刀刻出的作品棱角分明、锋芒毕露,有泼辣、直截了当的感觉;要求把长线条刻得飘扬、均匀、整齐、规范,直角、锐角均可收拾得干净利索。刻比剪数量多,宜作画幅较大的作品。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的手的灵活性协调性发展,激发对美的创造的欲望,形成处理复杂画面的布局和敏锐的判断力。
ƒ撕 撕出的作品,能产生缠绵、虚幻、笨拙的效果,不宜表现要求精细的对象。能使学生的直觉判断和手的灵活性得到提高。
„烧 烧纸有意料之外的偶然效果,边缘自然肌理与自然色彩丰富,有洒脱、凝重、怪异、古朴之感,能激发学生对形式美感的创新能力。不适合深入刻画。
…单色 纯净、素雅、大方、庄重、肃穆。能让人集中视觉形象、结构、刀法等方面的美感与技艺工夫,由于色彩单纯,远效果比彩色更明朗。可以进行基础性的练习。
†彩色 艳丽、欢快。其中套色富丽堂皇、丰富细腻,制作较为简单方便;斗色奇妙、幽默,制作较为讲究;染色色与色的衔接变幻莫测,加粉点染时,显得温和、优雅。可激发学生的深化提高,促进学生对材料的搭配运用,培养学生对处理复杂画面的构造能力。
‡阳纹 造形明确易辨,较实,以基础练习为主。
ˆ阴纹 一般情况下,善于表现纤细优美或哀怨的题材,可作深化对比练习。
(4)剪纸的地域特点:中国南方民间剪纸大多精巧、细密、纤柔、恬静。龙岩上杭古田五龙村的舞龙也是用纸剪后再作艺术加工,2010年除夕胡锦涛总书记曾为这条龙“点睛”,在新闻联播上赢得万民注目。
3.熟悉剪纸的主要技法与制作
(1)熟悉剪纸的构思与构图:剪纸要体现剪与纸的特点。剪纸艺术有它特定的造型手法,一般归结为几种类型:实用性,如窗花要求与窗格适合。完美性,如互不遮挡的手法、舍表求里的手法(画葫芦同时画出葫芦子)。象征性,如蝙蝠象征福(富)、鸡象征吉利、瓶子象征平安等,取谐音表象征;龟、松、鹤、桃喻长寿等,用会意表象征。概括性,如动物身体以锯齿纹象征毛。抽象性,如少数民族服饰刺绣剪纸图样中“骏马飞渡”、“江河波涛”、“水星”、“牛眼花”等,都是用抽象图案来表现寓意。
(2)剪纸符号的识别与剪制要领:对初学的中学生来说,在未剪纸之前,先要了解、识别每一个剪纸符号的形状及种类。剪纸符号大致分为: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等;一幅吉祥如意的团花,或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等符号,都是由这些剪纸符号组合而成的。初学的中学生,要仔细观察、辨认每一种符号的造型与区别,先默记,后临摹,持之以恒,熟练了就能运用自如,组合成变化万千的花样。临摹可用先画在剪或直接下剪,这样效果更好,只是难度大些。要先简后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剪制要领为:
小圆孔:小圆孔在剪纸中是常见常用符号,例如:人物、动物的眼睛,花心、花瓣和浪花的水珠等。剪时首先对准圆孔中心空白处轻轻扎一个眼,然后顺着眼往边沿剪,即逆时针方向转360度。线条要流畅圆滑,不留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