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导向标, 针对读者对馆藏图书资源与利用的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应认真分析读者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各种因素,积极制定改进图书馆各项的措施,使文献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3. 馆藏文献开发利用的设想
3.1 开展导读工作
导读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是图书馆与社会相互沟通文献信息的中介,它能激发读者潜在的求知欲,从而加强馆藏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导读工作与情报服务工作像俩驾齐驱的马车,合力将图书馆读者工作拉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可以向读者提供同类书籍;做好高层次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创办参考书目、举办专栏、建立重点科研课题档案,做好跟踪服务。
3.2 建立馆外流通服务
馆外流通站使图书馆服务由被动变为主动,是适应开放服务的实际措施,顺应了时代要求。馆外流通服务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图书馆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读者到馆率和文献利用率。从我馆近几年走出去为地科院服务的实践来看,效果很好,还需扩大服务范围,最大限度地实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的目的。
3.3 做好读者需求分析工作
读者需求分析,是指通过了解、分析图书馆的读者和潜在读者对图书馆馆藏文献的需求,以便制定长期稳定的图书馆藏书发展政策。通过读者需求分析,了解读者对图书馆的总体评价,从而发现图书馆目前的服务水平与读者客观需求之间的差距,促进图书馆更新服务手段,改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读者需求分析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读者服务水平;有助于了解图书馆读者群的基本情况;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用户信息技能培训工作。可采用问卷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读者需求分析工作。
3.4 做好图书馆服务评价工作
应从读者满意率、吸引读者率、服务效率、和感情投入率四方面入手,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创新要求,图书馆必须注重服务的智力渗入,在服务中增加智力因素,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5 馆员创新服务,开发信息资源
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迈进的今天,馆员必须对新事物、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有足够敏感和吸纳力,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职能。在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中,馆员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勤于思考,培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以顺应信息时代和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3.6 借阅统计精确化
图书馆坚持定期对读者服务的各种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比较和评估,就能够从中发现各类服务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和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规律。精确的借阅统计为图书馆员细化管理提供了必要条件,不仅为采访提供了信息,提高了采购质量,而且可以据此分析不同读者的阅读倾向,调整馆藏结构,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风霞. 图书馆读者服务. [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9 80-81
2. 王居平.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理论与实践. [M]合肥 :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9 193-199
3. 张永庆. 图书馆规章制度全集:中. [M] 北京: 中国知识出版社, 514-515
4. 王静君. 图书馆馆藏资源调查分析与馆藏建设 [J].情报探索2008,(1): 106-108
5. 唐文惠, 潘彤声, 望艳春. 三峡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结构与利用情况分析 [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28 (3): 112-114
6 刘远翔,叶勤,罗菊花,吴翠红. 华中农业大学读者图书利用调查分析 [J] .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16(4):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