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试谈地方党报的新闻评论及其改进
试谈地方党报的新闻评论及其改进
来源:互联网 sk001 | 郑礼志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地方党报  新闻评论   改进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有针对性的说理和阐述是新闻评论永葆魅力的关键所在。党报评论应该观点鲜明,有的放矢,既要把握大局,又要贴近读者,才能以凸显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指导性。观点提法要形象生动,说理论证要环环相扣,论据要真实、确凿、典型、充分。评论的论点贵在新鲜,使读者耳目一新,思想上受到深刻的启示,有茅塞顿开之感,要有真知灼见,不能总是老生常谈;多穿插一些鲜活的形象和事例,多些文学色彩,既要有逻辑性,又要富有形象性,加强评论对读者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做到引导而不训导,深刻而不深奥,犀利而不尖刻,对读者起到开窍、醒脑、提神的作用;论据则要推陈出新,如果总是选些人云亦云、尽人皆知的材料作论据,势必使人产生厌倦之感,如同喝白开水,索然无味。[⑥]

  在可读性上,新闻评论的写作虽然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是“活”字,却是评论实现其典论导向功能的基本要求。有的新闻工作者认为,党报评论文章是代表上级机关说话的,只有说郑重、严肃、规范的“官话”,才能与党报的“身份”相符,才有“分量”和“权威性”,否则就会庸俗化。正因为有了这些顾虑,一些新闻评论员一写这类文章,就会严肃凝重起来,说出来的话枯操、呆板,官腔十足。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官话、套话较多的评论,必然使很多关心政经大事的读者敬而远之,造成评论读者的流失,效果递减。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形式新颖、语言活泼的评论,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党报新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放下架子,力戒官话套话,在评论的形式和语言上下苦功,唯其“活”,才能吸引人,打动人,才能实现引导人、教育人的目的。

  评论的力度来自于调查研究的深度,既要吃透上头的精神,又要了解下情。有的评论之所以分量不足,并不是因为它的观点不正确,而是它的论述过于宽泛,缺乏深度,缺乏对现实生产生活的深刻了解,难以拨动读者的心灵,难以激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而评论的力度恰恰是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反映,它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本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是否深刻,理论上的功底是否厚实,知识面是否宽广,以及是否具备较强驾驭语言的能力。因此,好的评论员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多做调查研究,提高洞察现实的能力,提高理论说服和语言概括的能力,为撰写好新闻评论打下深厚的功底。[⑦]

  [参考文献] [①]徐占焜.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182. [②]周伟.媒体前沿报告[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293. [③] http://news.163.com/09/0413/10/56P9ESTN0001124J_3.html [④]徐占焜.新闻写作基础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84. [⑤]高渊.党报评论版面的新思考[J].新闻实践,2009,(11) [⑥]仲富兰.广播评论—功能、选题与语言艺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75-176. [⑦]韩景洪,张岳石.新闻采写技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01-205.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实用临床医药《实用临床医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9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药...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季刊)创刊于1988年,是由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主办、张家口教育局主管的正式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以马列主...
语文知识《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从事语言文字研究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及语言文字爱好者提供的精神产品。以传承...
临床急诊《临床急诊》
《临床急诊》杂志,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60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院前急救、...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鲁东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4年5月,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A4开本...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创刊于200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主办,办刊质量与研究成果受到专家学者的一致肯定。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以新闻传播学研究为基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