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学绩效是体现教师教学成果的因素之一,博客的兴起引起笔者将两者进行教学实践结合的思考,并进行了教学结合的实验研究,在为期一个学期的基于博客的教学实践后,通过测试和对测试成绩进行的描述性及独立样本t检验后,证实了博客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亦能提高教师教学绩效。
关键词:教学绩效;博客;实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绩效技术是在教育技术基础上,在吸收了企业培训、程序教学和教学设计成果后,在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绩效技术是一种关于如何提高组织与个人成绩的理论和系统方法。[1]教师的绩效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绩效上,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促进教师教学绩效,是笔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博客的出现让笔者眼前一亮,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开通教育博客,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通教师教育博客群。那么,利用教育博客能否促进教师教学绩效?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在十堰市重庆路小学开展了博客对教师教学绩效影响的研究活动。
二、博客对教师教学绩效影响实验研究过程
(一)被试
笔者随机在湖北省十堰市韩家沟小学抽取了四年级的2个平行班,每班均有27名学生,被试共54人。
(二)实验设计
为了了解两个班的学习水平,笔者首先在两个班级未进行实验的情况下进行了语文课程的摸底考试。随后,随机选取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并辅助其语文任课教师开通了该课程的教学博客,并用一个学期时间利用博客辅助实验班语文课程的教与学;在对照班让该教师使用传统的讲授法开展语文教学。在两个平行班该学期学习结束后采用同样试卷进行了该课程的学期考试。
(三)实验内容介绍
1.实验班和控制班实验前成绩相差水平研究
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了两个班级,为了了解两个班初始学习水平及是否存在学习差异,特此进行了语文学习水平摸底测试。由于两个班级人数均少于30人,因而采用T检验,数据的录入和统计采用SPSS13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习水平前测基本描述统计 班级 人数 均值 标准差 均值标准误差 实验班 27 75.74 12.475 2.401 控制班 27 75.83 9.225 1.775 表2 实验班和控制班学习水平前测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F值 P值 t值 自由度 双尾
概率 均值
差异 标准误
差异 95%置信区间 下限 上限 前测成绩 差异相等符合假设
差异相等不符假设 2.520 .118 -.031
-.031 52
47.889 .975
.975 -.093
-.093 2.986
2.986 -6.084
-6.096 5.899
5.911 由表1可以见到,随意抽取的两个平行班,均值分别为75.74和75.83,从均值看,两个班的成绩相差不大,控制班略高于实验班0.09分,从表2看,其对应的P值为.118>0.05,可见两个班分数差异不显著;从两个总体均值的检验看,第一列的t检验结果对应的双尾概率值为.975>0.05,因此可见两个总体(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初始学习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2.实验活动过程中班级学习博客内容的建设
笔者在对两个班初始学习水平进行测试后随机抽取一班作为实验班,二班作为对照班,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属同一老师。在笔者的帮促下,语文任课老师在实验班建立了一个基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博客,该博客的内容板块如下所示:” 班级学习博客 教师信息区 互动区 学生学习区 学前准备 教学内容 教学心得 教学思路 讨论区 作品展区 佳作欣赏 资源中心 (1)教师信息区:在该区域教师要将自己教学内容告知给实验班学生,并针对新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前准备活动,如课文预习、课文作者信息了解、生字生词的了解、课前思考问题的提出,以便学习者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教学思路”板块将自己对这篇课文讲解的思路和程序进行整理,不但教师自己可以对教学思路做一个整理,而且学生也能了解老师讲解的重难点内容,让他们学习起来更有侧重性。在整篇课文讲解完后,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在“教学心得”板块写出个人教学体会,也方便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吸取经验和改进教学方式。
(2)互动区:该区域主要供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在“讨论区”由教师或学生提出学习过程中的问题,由其他学习者跟帖提出自己看法和解决方案。“作品展区”由学习者自行提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最佳的一次作业、作品、讨论内容、作文、照片甚至试卷等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在博客的教学实践中都是分类管理,以便学习者点击后能有序地观赏。笔者发现,在该区域学习者参与性很高,都很乐于上传自己学习成果,大大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3)学生学习区:在该区域在实践中安排的是老师把每次作业或作文中优秀者作品上传到“佳作欣赏”栏目,以供学习者进行观摩,同时在“资源中心”老师把每次所布置作文类型的优秀作文上传到此版块,供学生参考,同时也将一些名作家的作品或名人名言等学习资源进行上传。
(四)实验活动开展中博客对师生教与学的帮促
1.博客对学生学习热情的促进
自从建立该课程学习博客后,学生通过看老师的在日志上写的教学反思和上传的佳作及讨论区的交流后,学生更愿意思考和进行写作了。
如“天使一族”说:“老师,去我博客看看,我写了篇3000字的童话,去看看哦!”;“立方”针对老师的反思日志回帖说:“已拜读,经过思考后的反思让人感到了思考的深度,向语文老师学习,只要我们坚持写学习心得,我们会发现一片新天地。”;“小小徐”同学,看到老师建立了学习博客,而且与大家经常一起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班级同学的成就,也在新浪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并在上边也不断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想,以下是其中的部分抓图:
当然,象这样的学生因看了老师博客而激发自己建立博客,并发展为写博客成为每日的一件必做的事情,最后发展为学生爱上了语文写作,并提高了自己写作能力的案例实在太多,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2.博客对师生间的交流和情感的加强
在如今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方式中,博客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这种交流方式不用面对面,但在心灵情感方面却胜似面对面,因为,有了网络博客的支持,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向自己地老师袒露心扉,可以培养师生的感情,以下是在博客中学生给老师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