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近代留日学生与晚清思想传播
近代留日学生与晚清思想传播
来源:互联网 sk012 | 汪 良 平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留学生、日本、思想传播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提要: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给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震动很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试图希望通过向西方主要是日本,学习其成功经验来挽救民族危亡。这些留日学生通过学习,使他们在民主思想方面获得了解放,传播了各种思想。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纷纷起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组织各种形式的武装斗争,最终导致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关键词:留学生、日本、思想传播

  选派留学生是人类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一种手段,在近代中国向西方选派留学生则是在被动挨打后,国人试图改变自身被动挨打局面、实现自身富强的一种转变。通过留学西方主要是日本,留学生们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把报刊及翻译西方著作作为宣传西方先进科学的重要途径。报刊在推动晚清思想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晚清留日学生所办的报刊、翻译的各种著作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一、晚清留日学生的产生

  近代中国与日本几乎同时经历了西方列强要求开放的遭遇,但是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而得到迅速崛起。而中国却被西方列前列强的大炮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结果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终。“甲午战争、庚子事变及日俄战争的相继爆发,极大刺激了中国人,在不少以为日本成功崛起在于立宪制度的青年中,掀起了海外留学热潮,赴日留学更是首当其冲”[1]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使中国人民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国内也产生争论,很多人认为“日本之所以腾飞,是因为向国外派留学生”。[2](P176) 一些具有爱国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到日本等国学习其成功经验来实现挽救民族危亡的命运。

  1896年,中国驻日公使馆官员吕贤笙,带着招募到的唐宝锷等13名学生赴日学习日语。随后中国的留学生不断增加,1901年至1928年间,留日学生一般都占每年全国留学生总数的70~90%,明显多于同期留学欧美的学生数量。[3](P595-596)

  日本政府对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也很重视,把“吸引中国留学生也是当时的一种国策”[2] (P184) 这就造成日本政府对中国留学生的资格限制就不是非常严格,不需办理护照及留学证书。

  同时,中国与日本两国之间又相邻,同文同种,并且生活习惯相似同时学习费用低廉,因而吸引了大批中国青年学生东渡日本求学。在这些留日学生中,由于受到当时国内政治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学习法政和军事的学校与专业,这些学生占留日学生的一半以上。

  二、留日学生所进行的思想传播

  进入二十世纪,留日学生受到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所影响,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创办各种报刊与翻译西方书籍的浪潮。

  从1901年到1905年,留日学生所创办的报刊有《开智录》、《译书汇编》、《国民报》、《新民丛报》、《游学译编》、《湖北学生界》、《浙江潮》、《江苏》、《二十世纪之支那》、《民报》等。这些报刊对于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起了一定的作用。作为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自己创办的早期刊物中《译书汇编》与《开智录》,就宣扬西方的民主与自由的思想。《译书汇编》最早翻译了孟得斯鸠、斯宾塞等人的著作,宣扬了西方的议会制度和民主思想,“促进吾国青年之民权思想”; 《开智录》则是“专提倡自由平等之真理”[4](P283)“自是以后,留学界机关之杂志,如《浙江潮》、《江苏》、《汉声》、《游学译编》,争以民族主义鼓吹一世矣”。[5] 与此同时,一些留日学生翻译出版了卢梭、孟得斯鸠、斯宾塞达尔文、巴枯宁、欧文、傅立叶、圣西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著作和作品。这些大量书籍的翻译对在国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国内各种革命出版物也迅速增加。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书籍在知识界掀起革命思潮。“从1896到1911年,中国和留日人员中翻译、出版日文书籍的机构至少95个”,“15年间中国翻译日文书籍至少1014种”。许多西方书籍,“也主要是留学生从日本重译过来的”。[6](P76) 这些书籍曾经在当时社会中流行一时,并产生重要的影响。

  留日学生的诸多报刊中,把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作为这些报刊的目标。在宋教仁等所创办的《二十一之支那》的创刊中就指出,“吾人将以正确可行之论,输入国民之脑,使其有独立自强之性,而一去其旧染之污,与世界最文明之国民,有同一程度,固得以建设新国家,使我二十世纪之支那,进而为世界第一强国,是则吾人之主义,可大书而特书曰:爱国主义。”[7](P38-39) 留日学生所办的《游学译编》中所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把出国留学看做是爱国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这一观点的说法并不正确,但是可以看出在留日学生所办的刊物中,对于宣传爱国主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青年一代出国留学,培养了一批爱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民族危亡日益加深的情况下,相继开展爱国活动。人民群众的斗争鼓舞着知识分子的斗志,激励着他们敢于革命的决心。孙中山描述当时的形势说:“清廷之威信已扫地无余,而人民之生计从此日蹙。国势危急,岌岌不可终日,有志之士,多起救国之思,而革命风潮自此萌芽矣”。[8](P174)

  他们在民族危亡日益加深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着各种形式的爱国活动。

  1900年,留日学生一百多人在东京建立了励志会。

  1902年4月26日,章炳麟、秦力山准备在日本东京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周年纪会”,企图通过号召人们学习二百多年前的反清志士向清朝统治者作斗争。

  1903年4、5月间发生了拒俄事件,留日学生组成拒俄的学生军,但是清政府却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通过留学生大量书籍、办刊发行,对于促进留日学生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思想,宣扬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留日学生对西方的民主思想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加之这些人长期受到中国封建文化的影响,所以所产生的效果也是极其有限的。

  三、积极组建革命团体与组织

  留日学生在进行思想传播的同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开始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促进国内外革命思潮蓬勃发展。

  二十世纪初以中国教育会的成立为契机。1902年冬,蔡元培在上海成立“中国教育会”,以“教育中国国民,高其人格,以为恢复国权之基础为目的”,主要任务是设立学堂、编辑教科书、举办演说会等,[9] 暗中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在“拒俄”等爱国运动的推动下,留学生纷纷回国,在1904前后组建起一些革命团体,其中以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的影响最大。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世界海运《世界海运》
《世界海运》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284/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机电管理、...
读友《读友》
《读友》杂志,于200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551/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综述、简报...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是由河北经贸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合刊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2001年。现为季刊。主编为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662/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
北方经济《北方经济》
《北方经济》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154/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学术视点...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井冈山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井冈山...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