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类解析
1.满足科斯设想条件,创意或点子可以出卖。点子王发现有市场获利空间的点子,收取适当的信息转让费用,其缺陷是点子技术含量不高,产权交易不彻底,别人极容易模仿,市场获利时间持续不长,很快会消失,比如加工企业,小作坊组装等等。真正的企业家对这种短暂的靠信息隐蔽来获利的创业活动并不感兴趣,也体现不出企业家精神,筛选不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型的企业家。
2.创意可交易,也就意味着自己可以将实现创意活动的过程向购买方讲清楚,但是除自己之外其他任何人不能将投入资源整合起来,这很有可能是由于自己掌握了一些政府垄断的资源,而这种资源是创业所必须的,其他人没办法弄到。像这种几乎所有人都能看清楚的市场获利机会却只能由有政府资源的人去变现,创业成功后似乎也会被人追捧,但我们要注意了,这种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并不是由于他具有整合投入品的能力,而是靠与政府关系的独特排他性资源成功的,因此,这种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型企业家。
3.该情况与第二种情况类似,只不过在这里掌握变现创意获利机会的关键性政府资源的人是别人而不是自己。这种情况出现的成功企业家也不是我们十分需要的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型企业家。
4.此种情况不存在,因为不能交易,不满足科斯设想的条件,外部人肯定不能获得创意的所有权,当然更不可能成功创业。
5.该情况属于国家垄断经营的情形。创意可交易,也就意味着市场获利机会很容易互相沟通,但问题是该情况下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将这种获利机会变现,说明很可能是国家垄断经营的情况,在现有的体制内不允许。要想在该领域出现真正的企业家必须期待制度变革。
6.该情况不存在,因为创意不可交易,他人不可能获得创意的所有权,也就不可能创业成功。
7.创意不可交易,但唯有自己可执行的情形,这是杨其静(2005)研究的情况。
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值得关注,这是典型的自己有创意并且自己有能力整合资源实现市场获利的真正的创业型企业家。这种企业家具有企业家精神,是我们这个社会所稀缺的,也最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进行筛选和培养。
8.该情况是有创意但不成熟的情形,必然会胎死腹中。
三、制度安排、制度结构与创业型企业家筛选
制度有时指制度安排,有时指制度结构,我们在这里有必要作出区分。任何一制度安排都“嵌在”制度结构中,制度结构由不同的制度安排构成。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是照搬了西方国家的制度安排,并没有考虑到与制度结构的综合效率。制度结构中单个制度安排的结合状态有三种情形,即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所谓制度耦合,指的是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为了实现核心功能而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激励与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制度耦合的情况下,制度结构内的各项制度安排之间不存在结构性矛盾,没有互相冲突和抵制的部分,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制度结构的整体功能(袁庆明2005)。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都没有效率。因此,我们在出台一些鼓励和引导创业的政策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制度结构,包括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比如最根本的制度宪法和重要制度法律,还有习俗、习惯、惯例,意识形态等等
上文研究表明在转轨时期出现的创业型企业家并不一定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自己有创意并且能够整合投入品变现市场获利机会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还有其他更复杂的情况出现,比如上文所揭示的国家垄断,还有与政府有渊源并单方面排他性获取垄断资源的企业家。
因此,我们要充分筛选出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型企业家,还需要制度变迁。要杜绝第二和第三种情况发生,就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无限政府要过渡到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使我们的市场交易由传统的带有浓厚的人格化色彩过渡转变为非人格化的交易,使全国公民创业机会均等,只有这样才能过滤掉假的创业型企业家。要在更加广泛的视野内发现企业家,我们需要杜绝第五种情况,即国家垄断经营不让民间资本进入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放开更加多的传统垄断领域。
对于第七种情况,也就是杨其静模式,他在《企业家的企业理论》一书中谈的十分深刻,特别讨论了制度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来激发民间创业的积极性。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结合我国处于转轨时期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这一特殊国情,在深入分析创意产权交易特征和创意执行情况后,从一个更加微观的视角对创业型企业家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并不一定能筛选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也不完全是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定价器,因为这还需要制度条件。创业型企业家是我们国家也是全世界的稀缺资源,谁在创业型企业家指标上占有优势谁就在经济发展潜力方面占有优势。为此,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进一步放开传统国家垄断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筛选出更多的创业型企业家。
(2)加快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从权利和设租空间巨大的无限政府过渡有限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彻底把人格化的市场交易转变为非人格化的市场交易模式,过滤掉假的创业型企业家。
(3)在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其与我国制度结构的耦合效率,不要盲目照搬西方的一些制度安排,有些制度安排被引进来以后会发现效率并没有国外的那么高,那就得重点审视我国的制度路径依赖现象,或许这正是造成诺思意义上的制度适应性效率丧失的原因。
参考文献
【1】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2005年2月第1版,中国发展出版社,第263页。
【2】科斯《企业的性质》1937载于科斯著,盛洪陈郁译校《企业、市场、法律》2009年6月第1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8页。
【3】张军《话说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2001年9月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4】杨其静《企业家的企业理论》2005年5月第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2009年8月,中国商业出版社。
【6】Alchian, A. and Demsetz,Harold.1972,”Production, Information Cost, and Economic Review.
【7】Berle, A. A. and Means,G,C, 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Harcourt,Brace and Word, Inc.,New York, Revised edition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