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教育艺术与教育误区 李 微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myhb110@163.com 摘 要:社会在进步,人的思维方式在变化,但教学模式却仍传统。传统,在早期可能是优秀 的,而在
教育艺术与教育误区 李 微 (湖北美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60) myhb110@163.com 摘 要:社会在进步,人的思维方式在变化,但教学模式却仍传统。传统,在早期可能是优秀 的,而在
来源:互联网 sk004 | 李微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一、教育方法的问题

  一个人能否被塑造成功,其因素诸多,有生长环境因素、家庭条件因素、大脑结构因素和教育者的能力因素等,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受条件所限,人为无法去改变的。但作为教育者,有时在辛勤耕耘的同时,却帮了倒忙。

  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学中的现实状况是,语文教师纯讲语文,数学教师纯讲数学……如此之单纯,单纯得如此之枯燥。教师的眼光虽时常面对着学生,但目光是游离的,因心中总记着自己的讲课程序,并要完成这个程序,于是,“残忍”的拖堂便时有发生。

  成功的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之后是一批艺术品。反之,则是一首催眠曲,一记败笔。

  (一)注重教育的对象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一件新事物的掌握,其方法和程度是有区别的,这里面含有“先认识,后体会”和“先体会,后认识”两个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一个事物的体验是一种过程,该过程含有感性的因素,认识则属理性的。

  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都不会游泳,两人进入水中的概念截然不同,大人是为了学会游泳而下水,小孩是为了玩水而下水。小孩通过玩水而认识到要学会游泳,大人则是认识到要学会游泳再去体会真正的玩水。因此,两人在下水之前学动作,大人会学得很自觉,小孩则学得心不在焉,这便是不同年龄段所具有的不同心理特征所产生的行为现象。

  请一位数学家给孩子们上数学课,效果可能一般。请一位心理学家来上,也许心理学家数学水平一般或较差,但可能会让孩子们产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就像中医里说的“治本”。

  教育的过程中,未必都是对的,教育如果变成了教条,其结果可想而知,就好比给电脑装程序一样,用一款不太好的盗版软件装入程序,使用起来老是出问题。教学中,大人强制性地逼孩子学习、某小孩上课不听讲时,严厉地训斥孩子等,这些强迫性的教育方式都会给被教育者的心里产生阴影,这是正面教育中的几许遗憾。要知道,早期不慎埋下的“病毒”在后期会起到“破坏注册表”的作用。

  人的大脑在不断地接收信号,也许因各人的大脑有着微妙的结构区别,因此信号的存储方式、存储深度和信号的链接会有所不同,就像电脑里的显卡,“N”卡和“A”卡在玩游戏和图形处理上各有不同的优势。① 不同的大脑对不同信息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有人对逻辑思维敏感,有人对形象思维敏感,这种不同的思维导致最终所走的道路不一样。问题是,初期的教育内容都是一致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考虑到,有些人天生就对数字不敏感,学习到了后期会出现落伍的现象,这时,一味单纯的教学灌输模式将使某些人大脑中的生物链产生断层、缺氧,就好像电脑里的注册表出了问题,致使操作出错。

  (二)游戏教学

  某些课程因为太枯燥,使那些缺乏毅力的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数学,除了不断升级的公式外,没有多少乐趣可言。作为一位教师,似乎很有经验,但似乎也没有经验,有经验是指专业知识能力的掌握,没经验是指教学效果的掌握。因此,在一些枯燥的纯逻辑思维的教学中应多参入些生活常识、故事、游戏类的“佐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给以后的学习增加信心。即使到了有一定深度的内容时,仍可以用多项思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减少学习的单调感。

  举一个数学的例子:有一堆钢管,在堆放时,上一排钢管只能堆放在下一排钢管的缝隙中,这样顺着往上堆放完毕后,从钢管的断面看成为了一个三角形。假如底排是十根钢管,最上排是一根钢管,要计算这堆钢管的数量,可运用等差数列公式:“(顶层数+底层数)×底层数÷2”,即(1+10)×10÷2=55(根)。

  是的,数学都是有公式的,公式产生了计算方式,但不能给一些人产生兴趣、不能产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使得数学公式具有了两面性。

  这时,运用启发式的教育便很有必要,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比如,从形的角度来研究这堆钢管的计算方式。将这堆钢管看成一个三角形,将这个三角形重复一个并向下翻转,翻转后,将上面三角形的底边(即十根)去掉,将两个三角形组合,便成为了一个菱形四边形,菱形四边形可以用边长×边长计算其面积:10×10=100(根),100÷2=50(根),这个答案当然不对,因为上下两个三角形共用了一个边(即底排的10根),这个边要分一半给其中一个三角形,使两个三角形钢管的数量平均,也就是10的一半要加到刚才的得数里,最后等于55,根据这种算法,可以启发学生来创造一种公式:“边长×边长÷2+(边长÷2)”,即“10×10÷2+(10÷2)=55”。这个公式也许不会比前面的公式简单,但来源清晰,有自创性,因而具有生动性。

  还可不可以创造一种算法?可以,仍以形的概念来思考。在堆放钢管时,从上往下数,会出现奇数或偶数的现象,如最下排是9根。当9根时(等于9排),我们取这个三角形中段等腰的一排,即第5排,再乘以底排的9(根),等于45(根)。

  如果是偶数,即10排,取等腰段的两排:5和6,将5和6相加等于11,再除以2等于5.5,5.5×10=55。其方法来源于梯形的一种原理(在一个梯形的上下等腰处定一条水平线,这个水平线的长度等于梯形的上边+底边÷2)。这个公式不好列,但算法简单,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多项思维的方式。这有些像玩游戏,即“游戏数学”。以上的两种算法起码可以让喜欢形象思维的人能够理解或产生兴趣。

  这个例子虽然是上课当中的一个过程,但实际上不是一个“上课”的概念,而是一个教学活动、一个教学游戏。互动,激发了课堂上每一个人的兴趣和创意思维模式,这比纯粹灌输一个公式的效果要好。

  一个相同的内容告诉给一群人,有人听懂了,有人不懂,有什么办法呢,人的大脑结构不一样。对于不懂者,如果去训斥或者歧视,真有“落井下石”之功效。因此作为教育者,请审视一下自己:教育到位了吗?

  当小学生初学乘法时,不妨来到一个铺满了地砖的房间,让学生数地砖的总数,并记下数砖过程的时间,然后老师用乘法的方式计算总数,看谁快。学生也许会惊讶,认为老师在变魔术,不由得产生了好奇心,兴趣自然便有了。也许有人会说,何必这么费神,在黑板上画格子不就行了。其实不然,一个是实实在在生活中的情景,一个是一成不变的枯燥黑板模式,黑板模式总摆脱不了课堂里上课的心理概念,换一个环境和方式便产生了“游戏”心理概念,因此这两者在学生心理上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

  (三)教学扩展

  接着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计算出地砖的价格,通过“价格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他们脚下常常遇到的地砖的价值,通过价值进一步引伸到父母的艰辛……那么,这堂数学课也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产生了课中有“课”的效应。学生回家后还可以向家长炫耀今天学到的“功夫”——计算家里卫生间或厨房的地砖,这不就完成了今天的数学作业吗。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职教通讯《职教通讯》
《职教通讯》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06/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就业指导、...
冶金自动化《冶金自动化》
《冶金自动化》杂志,于197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67/T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检测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是教育部直属高校陕西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创刊尤其是1999年实施名牌学报建设工程以来,始终...
中华器官移植《中华器官移植》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20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会议纪...
岭南音乐《岭南音乐》
《岭南音乐》杂志,双月刊,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现代诊断与治疗《现代诊断与治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半月刊,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南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南昌市医学会;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