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技拓宽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领域。
从材料和工具的发展上,我们探究出不同科学技术的时代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如:最早的岩画是在洞穴岩壁上,用红泥、动物的血液作为颜料进行绘画。造纸技术没有产生之前,我国古代上流人士主要用昂贵的绢帛来作画,直到蔡伦发明了造纸技术以后,中国画更加能够普遍地被大多数人接受和发展,并产生了不同的绘画类别和流派。以油画为主的西方绘画体系发展,更是如此。如:蛋彩画,运用动植物或矿物质的原始色料,蛋清为调合剂,但这种画易裂。人们逐渐寻找新的具有油性的调和剂和颜料,创造了油画这一种类的绘画,颜料的制作技术有所新的提高。油画较花费时间,难修改,衍生出其它带水性的水粉、水彩画种。并且在此技术基础上研制和产生了介于油性和水性的丙烯颜料和丙烯画。科技时代的今天,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材料,尤其是电脑在人们生活的介入和运用,虽然电脑绘画不是非常的成熟,但在艺术设计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为艺术家的创作架起一道更广阔的表现形式空间和逐渐探索的领域。
3、艺术想象为科学带来灵感和广阔空间。
当我们关注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卓越的科学大师时,就会发现他们越是热爱和靠近艺术,从艺术宝库中获得的营养就越丰富,也更容易创造出卓越的科学成果。如:文艺复兴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即是艺术家,又是在其它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他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有杰出的观察、实验力。他有时在实验室工作,有时去画室画画,作出过许多大胆的设计和许多重大的发明。他设计了蹬纺车、水力磨房、连接佛罗伦萨和比萨之间的运河方案。还发明了温度计、聚光灯、潜水帽、救生圈、降落伞、并画出照相机暗箱的草图。他在绘画观察光与色的过程中,看出了景物的阴影中也是有色彩的,认为由于物体对光的相互反射,没有一件物体能完全显示其固有色。而他以前的画家,大都认为阴影总是黑的。直到印象派画家莫奈走出画室感受室外真实的色彩,发现物体色彩的不固有性画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出》,以观察色彩所获得的真实感受为依托,用自然主义手法着力描绘自然界色光的相互作用,改变了对色彩的认识,并影响了一大批画家。法国画家修拉深受印象派的影响在这基础上用点状色快进行绘画,并发现了色快与色快并置或叠加,远出观看将会自然融合产生另外一种色彩的原理,既色彩的空间混合。为以后的色料混合(负混合)、光的混合(正混合)物理学的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伟大作用。再此我们认识到艺术所具备的情感特征和美的内在规律是引起科学家共鸣的内在基础,而且艺术不仅是科学大师应具备的素质,更是科学创新所必备的要素。
4、艺术与科学在互动中发展,这种互动是多角度、多层次进行的,成为人类向前跃进过程中试图获得平衡的一对翅膀,是人类健康和谐发展的双翼。
自人类文明萌生以来,艺术与科学是自然互动发展的。19世纪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导致设计和生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机器在工业中的应用不是为了改善产品质量,而是为了提高产量。技术虽然改善了,然而产品的质量却下降了,于是,生产工具和产品之间出现了分裂和背离。人们追求科技发展,致使科学与艺术分离,其结果给人类带来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弊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产生了更新消费产品、更新它们的形式和功能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促进工业领域中的技术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从而才有了艺术设计。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的社会需要的产生,使得产品形式和功能的更新成为自觉的追求。设计越来越从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明显地、直接地依赖于消费而远离生产,逐渐成为协调人和环境、个人和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手段。技术设计赋予艺术设计以内容,艺术设计赋予这种内容以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包括产品的外观,而且包括产品的结构。艺术设计还具有不同于技术设计的特殊功能,那就是赋予产品以文化意义。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日本的经济腾飞是和艺术设计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日本著名荣久庵宪司表示,日本可以没有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就是不能没有一流的设计家和设计家的事业。这说明科学与艺术结合有利于科学、艺术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为,科学可以因艺术情感的介入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可以因吸取科学智慧而更加绚丽多彩。
四、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不同的世界观和审美观,决定了人对艺术作品与形式的审美选择存在巨大差异,使得艺术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决定了当今社会的艺术是多元化及风格多样性的并存。
在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如: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代中国等同时并存的发源地,在一定的地理、空间、思维方式上独立发展起来,分别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思想,作为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的美术作品因而也呈现出“多元化”。世界各国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取决于不同民族特定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由其所形成的艺术创作(艺术观念)。如:埃及壁画《水边的狩猎》中的主要人物为丈夫很大,右侧为其妻子,下方为其儿女,妻子儿女形象较小。这是因为在埃及人的绘画观念里,常以较大的图形表示较尊贵的身份。由于埃及人认为绘画必须将每样东西以最能表现出它们特点的角度画出来,因此在表现人物时他们就把一只正面的眼睛(眼睛从正面看不失真)画在侧面的头上(头部可以从侧面看的清楚,包括鼻、耳、口),上半身成正面的,下半身则是侧面的,所以画中的人物形象都绘成侧面、大眼、尖鼻。
披览世界艺术历史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极其物质和精神生活差异的深刻认识,获得对艺术自身风格多样性的直观感受。各种形式的作品都有各自的观众群,这就决定了当今社会的艺术是多元化及风格多样性的并存。因此我们可以见到,有写实的再现客观对象的艺术,有夸张变形的表现性艺术,有抽象表现性艺术,还有发展到超越原有美术门类、画种概念的以“现成品”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艺术。
由此随着历史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趋势,随着信息传递的加快而越发明显。现代艺术在延续与发展、更新传统艺术的同时,现代艺术家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来从事艺术创作,并形成独立的个性表现,呈现多样性的艺术作品。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当代艺术的各个流派之间发生“冲突”,如:哥特式、巴洛克、印象派、野兽派等的称呼,最初都是对于偏离规范的艺术现象的批判性命名,由于时间的推移逐渐成为新的规范而为人们所接受。正是这种“冲突”促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我们在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时,尊重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尊重其他人的审美选择和文化情趣,并在艺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现实反映的手段这种职能和对真的、善的、美的表现不能改变,与假、恶、丑对比对一些美术作品的不足之处或不良之处进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