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1993年之前每年的论文数量为1-2篇,为了方便起见,选取近20年的论文数量制作图1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到,近20年来的论文数量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2000年前的缓慢增长阶段,这一阶段论文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数量从1993年的2篇增加到1999年的100篇,但是与2000年以后的增长相比相对缓慢。第二阶段是2000年到2009年,这期间的论文数量迅速增加,从2000年的113篇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479篇,达到了顶峰。第三阶段是从2010年以后,这一阶段的论文数量虽有波动,但是总体上保持平稳状态,论文数量大体上稳定在400篇左右。事实上,近20年来的论文数量变化呈S型曲线变化的,如图中黄线所示。经过计算可以得出,这条近似的S型曲线函数为:y=400/π*arctan(1/3x-2002/3)+200 (1984
结合这三十年来我国国家政策、国民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我们可以认为,我国竞争情报学科发展经历了逐步复苏、快速发展、趋向稳定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5-1999年,这一时期为复苏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还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科学教育、科学研究也在逐步放开、发展当中。在这一阶段,论文的数量在逐步增加。而研究的重点也主要在于概念理论、基础方法、重要性等基础性的方面,主要是引进、介绍竞争情报学的概念,向人们介绍竞争情报学的重要性,扩大学科的影响力。
第二阶段:从2000-200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全新的阶段,信息技术革命、加入WTO都让我国国民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快速融入了世界潮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竞争情报学也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三阶段:从2010年至今,经过快速发展,我国竞争情报学学科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阶段,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图书情报、科学技术、医学、IT等诸多领域。
2.2 发表期刊分析
对发文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确定本学科发文期刊的核心群体,从而帮助我们确定主题的性质,找到竞争情报学主要的文献源。经统计,这5460篇论文分布在825种期刊中,这些期刊类别涵盖图书情报、商业经济、互联网及计算机科技、工业企业生产、农业、医药、军事等多个领域,由此可见,竞争情报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体现了本学科是一门管理、经济和计算机等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的特点。
此外,我们对发表数量较多的期刊进行了统计,以了解我国竞争情报论文发表的主要期刊群。统计结果如表2和图2所示:
表2 期刊-论文数量
期刊名称
发表论文数量(篇)
期刊名称
发表论文数量(篇)
图书情报工作
374
软件工程师
43
情报杂志
367
医学信息学杂志
38
竞争情报
344
情报学报
37
情报理论与实践
336
图书与情报
35
现代情报
31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34
情报科学
285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32
情报探索
233
科技信息
31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15
图书馆学刊
30
情报资料工作
96
企业技术开发
30
图书馆学研究
62
河南科技
25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61
江苏科技信息
24
图书情报知识
56
科技创新导报
24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51
企业科技与发展
24
商场现代化
47
企业改革与管理
24
总计
2928
图2 期刊所占比例
从表2可以看出,在前8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在200篇以上,明显要比其他类的期刊数量要多一个量级,参考图2得知,这八类期刊所刊文数量占总发文量的45.1%,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竞争情报学领域存在一个核心期刊群,这个群体包括: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竞争情报、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情报、情报科学、情报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这八种期刊。
而且这八类期刊都属于图书情报学类的期刊,而且其他的期刊中图书情报类的期刊也占有绝对优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这些期刊中,也有许多科学技术类、医学类、IT类、经济管理类的期刊,虽然这些期刊各自的发文量不多,分布零散,但是在总的发文量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说明竞争情报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研究也十分广泛。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竞争情报本身就是一门由其他若干学科交叉而成的学科, 其研究注定将是一项跨学科交叉研究,而其研究成果也必将在多个研究领域内有应用价值[4]。
2.3 发文背景研究
从发文机构来看,国内大学是这些文章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各地的研究机构。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构成了我国竞争情报学科发展的主要阵地。选取发文量在前10的机构制作表格如表所示:
表3发文量前10的机构
发文机构
发文量
发文机构
发文量
南开大学
177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87
武汉大学
170
安徽大学
66
南京大学
158
中山大学
60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32
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53
北京大学
100
上海大学
51
由表4可以看出,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这七所大学是国内竞争情报领域实力较强的大学,研究机构中实力较强的主要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云南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发文量最高的彭靖里所属机构就是云南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这10所大学和机构引领着国内竞争情报学发展的浪潮。
经统计,发文数量在前10名的作者是: 彭靖里、王知津、陈峰、吴晓伟、张玉峰、邵波、郑彦宁、刘玉照。其具体发文数量如表4所示:
表4作者发文数量
作者
论文数量(篇)
作者
论文数量(篇)
彭靖里
85
赵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