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新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面面观
新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建设面面观
来源:互联网 sk014 | 赵静萍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图书馆;信息资源;资源建设;数字时代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3.2 资源类型的多元

  按照一个广泛接受的提法,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信息为王,信息泛在。在信息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已成为共识。但对什么是信息资源,国内外学术界并未形成一致的看法。一般来说,对信息资源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狭义的理解,即指信息内容本身。另一种是广义的理解,指的是除信息内容本身外,还包括与其紧密相连的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等。[4]图书馆行业,一般是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信息资源,但是,由于行业与学科的继承性,行业内的关注焦点主要在信息内容的载体上,以此为中心扩展到广义的范围。

  信息时代,信息载体多元,而且载体形态瞬息万变,这就决定了信息时代图书馆资源类型的多元与复杂多变。农业时代,技术落后,洛阳纸贵,无论中国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还是西方的纸莎草经典、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虽是倾全国之力,但文献资源仍是数量稀少,类型单一。工业时代,造纸与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普遍的知识需求,促进了出版行业的繁荣。图书馆的资源也由单一的“手抄”或“刻本”古籍发展到按出版形式区分的多元资源形态。图书、报刊、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地图、乐谱等等等等充斥着图书馆的空间,丰富着图书馆的馆藏。二十世纪中叶,缩微文献与视听文献的发明与普及,敲响了图书馆资源转型的先声,图书馆资源建设突破了传统印本文献的局限,经过多元文献资源,向多元信息资源发展演变。

  数字时代,图书馆资源分实体与虚拟两种形态。实体资源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包括刻写型文献、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视听型文献以及以数字化形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存储在磁光介质中的数字化信息资源。虚拟资源借助于先进的信息生产、存储与传递技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在网络环境中构建一个虚拟的信息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与共享。虚拟资源包括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网页、OA资源、以及博客、微博、播客、WIKI等Web2.0资源。虚拟资源的出现使图书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信息资源突破了物理形态的限制,使得资源数量急剧增长,资源形态多种多样,使得信息资源建设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3.3 资源建设方式的变革

  在长期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文献采访一直是图书馆一项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长期的采访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系统的采访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完整成熟的资源建设方式。但是,在数字时代,传统的资源建设方式会产生革命性,甚至是颠覆性的变革。

  在长期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文献采访一直是图书的采访,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报刊资料因其出版周期短,内容更新及时,成为承载信息内容的又一重要载体,也成为图书馆搜集保存的另一主要资源。另外,科技报告、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等特种文献也加入了图书馆的馆藏“队伍”。图书、报刊等文献的建设都是纸质印刷型实体文献的建设,所以,图书等纸质文献出版目录或来源线索的搜集,图书、期刊等品种数量的圈选、预定、现购、邮购、征集、交换等采购行为一直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唯一方式。在长期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资源建设的方式虽然也在不断发展,比如,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采访工作自动化、依托图书馆联盟实现了集团采购(或称图书文献资源大宗交易)、适应行政体制改革开展了招标采购等变化,但是,采访的方式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早在1978年,美国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曾在《走向无纸信息社会》一书中提出“随着电子资源的日益重要和纸资源的日益减少,随着计算机终端在办公室和家庭日渐普及,......图书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5]的设想,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和探讨。无纸信息社会能否实现,何时实现见仁见智,但是从中外历年的出版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纸质文献出版增长率在逐年下降,而数字文献则在飞速增长。英国大英图书馆一项未来趋势分析报告又一次预言,2020年,大约95%的出版作品只会以电子形式出版。[6]纸质文献与数字文献此消彼长,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这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完整系统的资源建设理论与方法,已无法适应工作实践的需要,必然会发生实质性的变革。

  实质性的变革是什么?目前还不明确,但关于“存取”与“拥有”的讨论,为变革的方向提供了端倪。

  以资源的实际拥有为目标一直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模式,但是数字时代,图书馆所面临的信息环境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一是信息数量激增与单一图书馆有限的收藏能力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二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网络环境的形成,使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这两个明确的发展趋势引发了图书馆行业关于“存取”与“拥有”的讨论。关于“存取”与“拥有”的讨论,见仁见智,这里讨论,认为“将存取与拥有对立起来去争论哪一个更重要是没有意义的,存取与拥有是相互辅助的关系、长期辅助的关系、缺一不可得关系、互动的关系[7]。因而,数字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方式会同时包括存取与拥有两个层面。在拥有的层面,将继承和发展传统的资源建设模式,所建设的资源范围会无限扩展,但主体资源是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纸质文献和数字资源未来会此消彼长,图书馆将会以数字资源建设为主。数字资源的建设方式除继承传统的建设方式外,会更加侧重资源的选择与评估,基于数字资源评估指标体系的资源选择会成为资源建设的主要常用的方式。[8]另外,在数字资源的建设中会发挥图书馆联盟的作用,采用集团采购,又称大宗交易的模式。数字资源的建设除了购买资源外,自建资源会逐渐增大馆藏资源所占的比重,比如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机构库建设会成为数字时代文献建设的日常内容。在存取的层面,图书馆会通过搜索引擎、学科导航库、资源发现系统对海量的网络资源,如网页、博客、社交空间、OA资源等进行选择、索引并提供服务。在资源建设存取的层面,大数据、云计算、本体、关联数据等前沿技术会大量采用,建设的方式会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

  4 结语

  图书馆是个发展的有机体,图书馆的发展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受所处时代所给既定条件的制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带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时代的变革既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每个从业者都关注这场变革,去迎接机遇与挑战,才能使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根本,在变革的大时代,资源建设的变化是图书馆所有变化中最根本的变化。因此,笔者做为一名从业者,从资源性质的变化、资源类型的多元、资源建设方式的变革等多个视角对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发展演变趋势进行了浅显的猜测与思考,希望抛砖引玉,得到专家同仁的批评与指正。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通信与信息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
《通信与信息技术》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635/T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献...
浙江临床医学《浙江临床医学》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23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理报...
华西边疆评论《华西边疆评论》
《华西边疆评论》(Western China Borderlands Studies Review)(年刊)创刊于2014,由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华西边疆评论》以中国...
河北纺织《河北纺织》
《河北纺织》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杂志,月刊,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205/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岭南文史《岭南文史》
《岭南文史》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004/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名胜古迹、...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