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高师音教专业器乐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
高师音教专业器乐选修课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互联网 sk006 | 徐海燕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器乐选修课,实践教学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一)不注重审美

  音乐审美能力是高师音教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它对于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音乐教育思想的建立、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走上工作岗位后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注重审美教育,是当前高师音教专业器乐选修课教学中,均不同程度存在的共性问题。因而必须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培养审美能力的理念,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发展学生的技术能力,进而体现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色。因此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探索高师音教专业器乐选修课教学改革应引起有关各方面足够的重视。

  (二)不注重实践

  目前在较多高师院校器乐课的教学中,仅是被动地按照教育部要求开设器乐选修课,在开设负担已经很重的情况下,对实践教学有所忽略。

  器乐教学不同与一般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科教学,它是以实践为主的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能够巩固、提高、检验课堂教学效果,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三)不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

  当前,针对高师器乐选修课教学的科研成果不够丰富,许多教育工作者对高师器乐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也不够准确,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匮乏。综上所述,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差、课程不受学生欢迎的后果。

  提高器乐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必须端正和明确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应当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不能过于专业化,要充分考虑到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选修课性质;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还必须要高度重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并合理的使用互动式、启发式、鼓励式等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重奏及合奏等先进教学手段,以达到最有效、最快速的学习效果;必须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实践教学,必然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与创新精神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黄鹰.在新课程理念下深化高师器乐教学改革[J]. 音教园地,50—53.

  [2] 毛云岗.高师器乐教学现存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46—147.2006

  [3] 林忠东.从大提琴教学谈中国音乐教育的若干问题[J]. 莆田学院学报,64—68.2004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品牌与防伪《中国品牌与防伪》
《中国品牌与防伪》杂志,月刊,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
中国建材科技《中国建材科技》
《中国建材科技》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931/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验交...
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自动化设备》杂志,于197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318/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特高...
新教师《新教师》
《新教师》杂志,月刊,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315/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卷首语、...
决策探索(下半月)《决策探索(下半月)》
《决策探索》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以研究决策科学为特色、探索成功为目的。通过30余年的努力,杂志已发展成为在省内有较大影...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904/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