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刍议成就目标定向及其应用
刍议成就目标定向及其应用
来源:互联网 sk001 | 梁圆圆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成就目标定向;发展;应用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在过去三十年来,一直是动机心理学研究领域内的宠儿。其作为研究者理解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成就行为与动机的一个有效理论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早期的动机研究将人看成是受环境控制、无主观能动性的机械个体,着重从生理的角度探讨人类行为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后,动机心理学逐渐摒弃了这种大而全的研究范式,转而对动机各分支领域尤其是成就动机领域,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探讨。这一转变逐渐成为现代动机心理学的主导趋势,成就动机也成为动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1]

  关键词:成就目标定向;发展;应用

  Elliott和Dweck(1988)将成就目标定义为,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关于认知过程的计划”,强调了成就目标对个体在成就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结果的影响;Ames(1992)则将其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综合而言,成就目标是指个人涉入成就情境时,追求成就任务的理由(reason)或是目的(purpose),且经由个体采取不同成就目标,我们可以用来了解个体如何诠释与体验成就情境(Elliot,1999)。 一、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起源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Nicholls(1984)提出的能力理论。

  Nicholls认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成果增加或者展示他们的能力,获得胜任感。因为每一个能力的看法不同,其判断和评价能力标准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判断和评价胜任力也会有所不同。关于能力有两种看法:有些人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力的差别,关键在于努力。一个人越努力,你学的越多,你做事的能力就越强。能力是一个没有区别的概念。持有这种能力的判断的概念比较倾向于自我比较。个体如果通过努力,能力能得到提高,就会产生胜任感,胜任感的程度与努力的强度呈正相关。

  另一些人则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能力差异: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是一种差异能力概念。持这种差异能力概念的人把能力看成是一种资格,倾向于通过社会比较的方式来评判能力的高低,他们不仅要在任务成绩上与他人进行比较,而且还要比较各自的努力程度。如果一个人在成就活动中的表现超过其他人,且努力的程度与他人相当或更少,就说明他的能力水平高。在相同的成绩水平上,付出的努力越多的人能力就越差。

  Nicholls强调,个体所持的能力概念受情境特点的制约。在特定的任务情境中,如果环境强调的是个体对任务的掌握和学习,而非个体间的能力差异,那么个体就容易采用能力无差异概念;如果环境强调的是竞争,或者情境任务带有能力评价的意味,对任务的掌握情况反映个体的能力水平,那么情境中的个体会更关注社会比较的结果,倾向于用差异能力概念来解释任务成绩的差异。

  Nicholls认为,能力概念影响着个体在成就情境中的目标取向。持无差异能力概念的个体在面对成就情境时,考虑的是对任务的掌握情况,学习和掌握是个体追求的目标,能力和努力则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是一种任务卷入的目标取向,或称学习目标定向。持差异能力概念的个体关注的则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和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显示高能力或避免低能评价是这些个体追求的目标,学习和掌握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是一种自我卷入的目标取向,或称成绩目标定向。 二、两分法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Dweck(1983)最早将两种成就目标定向定位在同一维度上,因而提出两分法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他把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作为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相对的变量。与Dweck不同,一些研究者也认为学习目标定向与成绩目标定向是独立的,因此又提出了两因素成就目标定向理论。Nicholls最早把这两种目标定向命名为任务卷入(taskinvolvement)和自我卷入(egoinvolvement),但是也有研究者把它们命名为掌握目标(mastergoals)和成绩目标(performancegoals),任务目标(taskgoals)和能力目标(abilitygoals),掌握目标(masterygoals)和能力目标(abilitygoals),学习目标定向(learninggoalorientation)和成绩目标定向(performancegoalorientation)等。综而言之,无论是一因素还是两因素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都可以划归为两分法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的范畴。两分法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划分的依据在于个体对胜任力的评价,对能力的评价。个体对能力与胜任力的评价的不同就直接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成就目标定向。

  当个体持学习目标时,其目的在透过吸收新知识或是技能来发展胜任能力,可以说他们所比较的对象是个人内在的自我标准。相对地,持成绩目标的个体,则聚焦于与他人做比较来证明胜任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所比较的对象是常模规范。

  因此,根据成就目标理论的预期,当个体追求学习目标时会尽全力的改善自己不足,会将努力视作为成功的关键因素,并且会积极的寻求挑战并将失误视作为成功的基础。但是,持成绩目标者由于关心于自身能力与他人比较后的结果,所以他们往往会害怕在他人面前展现出低能力,或是逃避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并减少努力程度以避免去脸的窘境,尤其在面对接连的挫败后也较不能继续坚持于该任务。换句话说,二分法的成就目标理论有时便持着简单的二分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目标。也就是说,持学习目标者可以促进适应性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而成绩目标者就是不好的或是一定引致非适应性的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所以,研究者以及实践工作者在相关的成就情境中都应大力鼓吹,或是设法让个体持学习日标,但却必须贬抑成绩目标。

  虽然,持学习目标者在研究上屡屡发现具有正面的促进效果,但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成绩目标者不一定会发展出非适应的特征。 三、四分法的成就目标定向理论为了更好的诠释成就目标定向中成绩目标的作用,我们除了必须了解个体如何定义胜任力与能力之外,还要了解胜任能力如何被定价(valence)。也就是在胜任能力的评价上再加入趋近(approach)与回避(avoidance)两种方向。成就目标定向也就丰富为学习—接近目标、学习—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成绩—回避目标。

  能力的界定即对个体是否具有能力以及能力高低的判断。能力界定的依据是成绩评价中所运用的3个标准:绝对标准、个人内在标准和规范标准。绝对标准即任务本身的要求,根据是否达到任务要求,可判断个体是否具有能力或能力是高是低;个人内部标准指个体过去的成绩或是凭个体的潜能所能达到的最高成绩,根据个体是否超过以往的成绩或个体的潜能是否得到彻底发挥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规范标准是他人的成绩,判断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即看他是否超过他人。绝对标准和个人内在标准具有许多相似性,如掌握新知识既代表完成任务,又代表超越过去和发展潜能。另外,绝对标准和个人内在标准虽然在理论上是分开的,但还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因此Elliot等人将绝对标准和个人内在标准合并在一起,将能力区分为绝对/个人内在能力和规范能力。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辽东学院学报》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513/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区域经...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季刊)(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创刊于2009年,邮发代号: 62-324,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水利水电技术《水利水电技术》
《水利水电技术》杂志,于195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57/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规程...
医药前沿《医药前沿》
《医药前沿》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405/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临床研究临...
传媒论坛《传媒论坛》
《传媒论坛》(半月刊)杂志创刊于2018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登记由江西日报社主管、主办的优秀传媒类学术期刊。本刊为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办刊宗...
科协论坛《科协论坛》
《科协论坛》月刊,创于1986年,以促进科教兴国和科协改革与发展为已任,立足中国科协,面向广大科技群团组织及其工作者,传递活动信息,交流工作经验,探讨改革,开展理论研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