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气承转处陆贽为求文章流利畅达,根据行文需要,还索性纯用奇句单行文字转承,破除了旧骈文接处双行,转处双行,死求对偶使得文章呆板滞涩的弊端,文理自然,语气流畅,使之若行云流水。如《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言事状》“臣谓天子之道,与天同方;天不以地有恶木而废发生,天子不以时有小人而废听纳,帝王之盛,莫盛于尧,虽四凶在朝,而金议靡辍,故日:“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是知人有邪直贤愚,在处之各得其所而己。必不可以良者少而朔于询谋纳之道也。”上这段文字中“虽四凶在朝,而全议靡辍”纯用单句转折。后面“是知人有邪直贤愚”等几句也是用单行来承接上文。这样转承使文字流畅自然,叙述、议论无不如意,绝无矫揉造作之态。
(二)质实平易,少用典故:钟嵘《诗品序》中曾说: “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7]传统骈体文都讲究辞采华丽垮饰、用典求奥炫博,这种过分追求形式技巧的唯美主义,日益显现出其文晦涩艰深,华而无实之弊端。陆贽骈文力求畅达而切实用,一扫用典繁密而至晦涩难懂之诟病,一反常态,很少用典,即使用典也选常见浅见,力避生僻,以平易、朴实而简练的语言,无论叙事、议论、还是说理具有“明白晓畅,用笔如舌”的特点。《论裴延龄奸蠢书》可见一斑:“以陛下英明鉴照,物无循情,固非延龄所能蔽亏而莫之辨也。或者,圣旨以其甚招嫉怨而谓之孤贞,可托腹心,以其好进谗谀而谓之尽诚,可寄耳目。以其纵谓而无谓而谓之强直,可肃奸欺。”全文长达近七千余字,平平说来,近乎口语,毫无堆垛晦涩之感,读之畅然,因其极少用典。
(三)加长骈句,扩大篇幅:旧体骈文,以四字六字为正宗,陆贽别具匠心,打破传统骈文框架,为了更好的表情达意,将骈文有所加长,有的句子甚至长达二十字左右,这在骈文史上是空前的创举。陆贽骈体公文,制诰奏议,言及者多事国家大事,这些纷繁复杂,下笔不易的政务需阐述清楚,明白晓畅,有时则需要加长文章句子,力避以文害意,使文章具有不容辩驳的力量和气势。如《论缘边守备事宜状》“臣愚谓宜罢诸道将士番替防秋之制,率因旧数而三分之:其一分:委本道节度募少壮愿往边城者以徙焉。其一分:则本道但供衣粮,委关内河东诸军州募蕃汉子弟愿傅边军者以给焉。又一分:亦令本道但出衣粮,加给应募之人,以资新徒之业。”这段文字最长一句竟长达二十一字,而为了便于达意,没有就对仗平仄做过多约束,因此,陆贽骈文主要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安排字句的。根本不同于传统骈文那种呆板僵死的骈四俪六。
四、结语
通过以上章节的论述和分析,以《陆宣公集》为参考,对中唐骈文大家陆贽骈文中表现的经世济国的深刻思想和主要的艺术特色,独特的文体特征,以及陆贽骈文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等进行了简要论述,对陆贽骈文研究也暂止于此。陆贽的骈文学习和吸收了散体古文的长处,创造性骈散相融,运单成复,很少用典,形成平易朴实的文风,极大地丰富了骈文的表现力。为后世历代公文家所推崇并加以学习借鉴。甚至进行专门深入地研究,尊奉为一门学问。宋代苏轼不仅自己终身服膺,效法其文,其为臣、事君之道,而且还以此教导子弟,教以学习“陆贽之学”。
《环球人文地理》
编辑QQ 
编辑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