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狂放地读出《沁园春·长沙》的豪气
狂放地读出《沁园春·长沙》的豪气
来源:互联网 sk012 | 沈永生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强调教学中读出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的豪气,自然首先得作品本身有豪气可读;如果教材编排正好关涉这豪气,当然再好不过;而最后落脚点还在于读,酣畅淋漓地诵读出阅读体味,包括豪气。

  第一部分、看作品

  “沁园春”这一词牌,在源头上是有悲声的。“沁园”因沁水公主得名,原是东汉明帝营造给公主作陪嫁的私家园林,后被窦宪依恃其国舅爷身份变相强夺,公主无奈。好事者作《沁园春》讽其事,染成悲声。这一悲讽路数被后世沿袭,遂使“沁园春”多感讽咏叹,似与豪气无关。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又笔涉秋事,虽然这不可避免地与作者当时特定的活动时节与活动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特定的写作内容密切相关,只是在中国传统士子心目中,秋之为气易生悲,“自古逢秋多寂寥”嘛,何况本词开篇便言“寒”秋,因而如果词作有些萧瑟,也不难理解。有人重读首句如“独立寒秋”(加点的字重读,下同),明显突出一个“寒”字,“独立‘寒’秋”的湘江边橘子洲头。

  寒秋之际,人不敢出,而我独来,因而在强调“寒”的同时,如果一并把这“独”重读出来,“独立寒秋”,那“我”自成别调,豪气也自然有了。

  要是重读不在“独”,而在“立”,“独立(寒秋)”,重音这一偏移就不只强调了“我”与谁不同,有横向差异;更强调差异在什么地方,“我”独能“立”。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挺立”“耸立”“兀立”“屹立”“矗立”之类,总之“立”得硬朗朗,别有精气神。如此人物,如此出场,扫荡一般的寒秋之气,豪放开篇。

  “湘江北‘去’”,我们似乎看到洪流滚滚,不可阻挡,寒江上下疏朗阔大起来。再看那著名的7句写景句(万山红遍……),山水景物主色调全是传统中国人喜好的红与碧。不止一“点”红;是红“遍”“尽”染,“万”山更兼“层”林,群山叠嶂,红得彻底,张扬,蓬勃,连绵有层次。也不止一“点”碧;是“漫”江碧,其广则满溢,其深则碧“透”。颜色、体积、数量、程度、密度,多角度反复渲染,色彩绚丽,气势做足。

  再看动态。各种船只竞相比赛起来,穿梭往来,场面热闹。抬头望,雄鹰不是“飞”,是搏击,长空里姿态矫健。俯视呢,鱼儿也不是“游”,像鸟在空中无所牵绊,自由盘旋,轻松畅快。宇宙万物,纵在“霜天”里也完全自我掌控,自由舒展,生气勃勃。

  面对这一派生机的“寥廓”(宇宙的广阔),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怅”叹:谁来主宰“沉浮”(升沉,这里指事物的盛衰)呢?看得开阔,问得大气,表露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雄心壮志、博大胸怀。

  下阕我们“曾游”的“百侣”自然呼应。“曾游”的这个地方在湖南,是作者的故乡;长沙又是湖南的省会,中国工农革命的策源地,也是他出外求学的起点,初期革命运动的中心。从1911-1925年,他曾数度在此学习、工作和革命,进德修业;以他为首的一群革命青年,可没少登临吟赏,送抱推襟。今番故地重游,自然怀有深厚而亲切的政治感情和生活感情。回想同学少年,“百侣”势众,才华横溢,意气风发,胸怀远大,勇于担当这“主宰”大任。

  “中流击水”亦实亦虚。毛泽东喜欢游泳是出了名的,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亦畅游长江17次之多,那么,“中流击水”或是“同学少年”之实写。而“流”又何尝不可直截了当地理解成时代洪流,敢做时代大潮的弄潮儿。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基本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这次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写下这首词。

  “‘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在怦怦跃动,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向明《〈沁园春·长沙〉赏析》)当年毛泽东他们也确实做了大量复兴国家的大事,又如:1915年袁世凯称帝,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宣传小册子开展斗争;1916年,直接组织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至于和其他年青人在一起的其他政治作为,央视热播的电影《恰同学少年》更有形象展现。“粪土当年万户侯”不是妄言,既有不放在眼里,不去贪求的爽朗;更有无所畏惧的硬朗。

  总之,作者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以及对自己青年时代学习和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狂放地宣言,我们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担当大任,急流勇进;抒发了热血青年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昂扬乐观,敢于担当,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与豪情壮志。时代变了,人物变了,这首二十世纪上叶的作品再也不是初始的“沁园春”,仿佛他的《沁园春·雪》照样豪气冲天,因而无疑也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豪放词。

  第二部分、看教材

  本文是同学们进入高中的破蒙课(人教课标版),是一堂打底的初始课。这个底子里是着意安排了这份豪气的。

  请看本册书的封面,粗犷激荡的黄河瀑布,对此不豪都不行。课文正文又与其他课文不同,书眉之下、正文之前插的是毛泽东狂草的这首词的手迹拓片,跟前者黄河瀑布一样,无疑都在着意渲染某种雄浑霸气。

  本单元三课四首诗,如果直接把第二、三首看成朦胧诗、爱情诗、柔情诗,那么第四首更是缠绵诗、悲情诗;开头的第一首豪情诗如果读得好,不只能读出豪气,也“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单元提示语),满汉全席相得益彰,更利于学生全面感知诗派诗风。

  学生进入高中,少年气愈来愈少,青年味愈来愈浓。“小沈阳”“李宇春”式中性化旋风过后,也需要孩子们在硬功豪气方面有所滋补,语文生活化正好可以酝酿这份滋补,语文教学何不及时吸纳这现成的豪气资源。

  第三部分、看读者

  我们的学生需要提气,还有更为现实的升学原因。

  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再不公平学生也基本就近入学,原则上不分快慢班,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小升初无需入学考试;高考是全省竞争;而中考是比高考更为残酷的小区域的县区大洗牌,人为的高中校际层次陡然明朗是不争的事实。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原名为《武汉建材学院学报》(月刊)创刊于1979年,是由武汉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2001年更名为现名。本刊坚持“双百方针”,以促进科学与技术的...
中国检察官《中国检察官》
《中国检察官》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462/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个案公诉...
流行色《流行色》
《流行色》杂志,月刊,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
中国档案研究《中国档案研究》
《中国档案研究》创刊于2015年,由辽宁大学中国档案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为弘扬中国档案学术研究,为中国档案学术共同体做出贡献。作者群体涵盖整个中国档案界,既有高等...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719/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语...
爱满天下《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