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许学生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浇铸着学生美好的心灵。
一、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故事引趣,营造课堂良好气氛;游戏诱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爱心导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表演激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乐器拓趣,增强学生合作意;欣赏促趣,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电教渗趣,引发学生学习动机。”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故事引趣,营造课堂良好气氛。我教学《大鹿》一课时,通过以讲故事的方法,绘声绘色的叙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出示大鹿和小兔团结一心的画面,配乐讲道:一个夏天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一只小兔唱着歌上了山岗,菜着又嫩又香的蘑菇。突然,山坡上跑来了猎人,眼睛里闪着可怕的绿光,手里拿着猎枪,一步步向小兔逼近。小兔看见猎人来了,吓得拼命地跑到大鹿的房子门前喊起来:“鹿呀鹿呀快开门,林中猎人追来了!”正在远处做游戏的动物听见叫喊声,飞快地跑过来……学生听的津津有味,就这样,通过讲故事,把学生从无形的学习中带到了新课的学习当中来,学生是乐意的热情的去接受,从而有效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游戏诱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在教唱《小袋鼠》这首歌时:“小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放进大袋子……”我就选择简单而又适当的游戏动作,教学生边唱边舞边玩,结合“体态律动”,弹2/4拍子的音乐,进行训练,这时可要求学生在音乐声中做摘果子与放果子的游戏动作。摘果子是强拍,将摘下的果子放在篮子里是弱拍。当我把这首歌的动作全部教完时,学生就完全掌握了歌词和强弱规律,同时也理解了歌曲的内容。
爱心导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歌曲教学中,有个小朋友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行吗?我还能画给大家看呢。”听了孩子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亲切的说:“怎么不行呢,大家都可以画一画、改一改。”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画的画、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我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心理,同时我也参与到了他们的学习当中,使本来不喜欢上音乐课的一些学生也如痴如醉地投入到课中来,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让音乐启迪学生的心灵
音乐是一位好老师。它会将你的心灵从喧嚣和冗杂之中带出,带到一片静土,使你那烦躁的心平静下来。它能将你开心的情绪发挥,使你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每当你因考试得高分而欢呼,因得到表扬而高兴,因实现愿望而开心……你会在脑海中响起欢乐音乐的篇章,它会将你喜悦之情翻升,使你越发开心,愉悦快乐,勇往直前。
有一名小学生说:“我由于贪玩,成绩一落千丈,到了不及格的境地。老师十分生气,把我叫到身边,说我以前怎么怎么优秀,现在怎么怎么不行,再这样下去会耽误自己……一声一声连珠箭,射穿了我幼小的心灵。我伤心极了,觉得我在老师心中已成了百无一用的坏小孩。回到家,我连写作业的精神都没有。于是我打开电视,无意中我搜索到了一个正在播放“名曲赏析”的频道,正播放着贝多芬的《月光曲》。我听着听着,心也被带进了那个世界。展现在我面前是一位坚强的盲姑娘,对音乐的渴望让她百折不挠;窗外,是一片碧蓝无垠的大海,它是能包容万物的。渐渐地,我被感动了,也引起了我内心的反思。我的意志为何不能像盲姑娘一样坚强?我的心胸为何不能像大海一样宽广?这么小的挫折难道就能将我打败吗?不!我一定要坚强!于是,我下决定不再贪玩,奋发图强。在转变的过程中,音乐对我的启迪是至关重要的!”
三、让音乐滋润学生的心灵
春苗需要雨露的滋润,童心需要音乐的陶冶,在音乐教学中应运用音乐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让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音乐对人的情绪有着明显的调节作用。一曲激昂雄壮的《军队进行曲》会使人情绪沸腾、精神振奋;一首悲哀凄凉的《江河水》会令人悲泪如丝,愁肠寸断。当学生运动或玩耍回到教室准备上课时,你会觉得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这时放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带动学生一起唱起来并进行律动,再慢慢要求学生轻声演唱,逐渐把律动的动作单一化,接着播放一首抒情的乐曲,缓缓地带动学生坐下来,然后进行教学,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既能平静学生的躁动情绪,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
让音乐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从没有战争的经历,但是,当他们聆听或演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描写抗战的音乐作品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对战争的感受,并会激起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仇恨和保家卫国的热情。
让音乐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进行歌曲合唱时,学生们是作为一个演唱整体,需要声音的统一,声部的和谐等等,这些都要求每个学生各自把握好自己的分寸,不突出个体,这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合唱效果。在音乐表演中,能培养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互相协作、共同创造整体美的团队精神,互相竞争和互相激励的良好意识。
音乐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流进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四、让音乐升华学生的心灵
音乐美育能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审美中存在无功利而产生愉悦,旨在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的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塑造人格、完善人格、开发才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它“利用特定的音响变化与特定的感情变化的复杂对应关系,通过联想、想像等心理过程,唤起人内心一定的情感意向”,或悲、或喜、或哀、或乐,音乐能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情感的流动;另外,歌唱作为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发声的过程中,随着气息和情感自然而有节奏地向外流淌,可以使人淤积在心的不良情绪得以排解,而且它比一般的倾诉易于实现,因为歌唱的内容不存在隐私,歌唱者可以更自然大胆地倾诉出来。
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无论歌唱,还是器乐,都强调用演唱或演奏来表现表演者的情感思想,再通过这种表现的张力去感染听众。音乐学习涉及到舞台表演,这种专门的训练就是要让演员在聚光灯下,在观众面前能用音乐自然地表现自我。在学校中,经过有意识的表演锻炼的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尤其显得大方、开朗、自信、活跃。因此,在学校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舞台表演训练,让学生学会在众人面前调适心理,并能充满自信地展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