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会在表现形式上要大胆创新,实现了由行政指挥到群众自觉、由阶段性到经常性的转变。如红歌会的举办地应更多的深入到革命老区,更好地体现文化传承,打破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在演唱方式上不仅局限个人独唱,更应提倡表现凝聚力的大合唱,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的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革命精神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载体。红歌会立足于整合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的生产力,既弘扬了主旋律,推动了先进文化建设,又产生了较强的文化品牌效应。
江西被称为红土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军旗升起的地方,在它的红色文化中孕育了大量经典的红色歌谣,是江西文化品牌战略的基础性资源。由此必须注意发掘品牌所具有的独特性、凝聚力、和辐射力。首先在独特性上,江西红歌”资源丰富而且独具特色,比如兴国是山歌之乡,是众多知名红歌的发源地。其次,“红歌”的文化教化和育人导向功能,保证了它积极健康的精神动力作用,是凝聚江西乃至于整个民族人心的宝贵资源。再次,数十年来的红色文化传播为江西红色歌谣奠定了很好的受众基础,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最后,江西的“红歌”在品牌创立传播上具有较高的辐射力。据现代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艺术体裁形式中,歌谣的传播和辐射最具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征,最为符合现代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红色歌谣千千万,一人唱来万人传”就是生动写照。
积极开拓红色文化产业。红色资源必须进行整合,进行文化创意,才能够成为产业资源。红歌会不仅是江西卫视的品牌节目,还是宣传江西火热的经济建设、昂扬向上的大众文化氛围的一张金字招牌,蕴藏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功效。红歌文化外延性表现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生态文化、古迹文化、旅游文化等共同开发,才能发挥以文化促经济发展作用。可以考虑在艺术之乡、文化景观市县及农村构建“农村红色音乐文化长廊”,以农村“红色根据地”为背景,兴建一批全国性专业博物馆或革命文化博览园等,打造出具有红歌文化的特色文化产业,必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由于有了红色歌谣的宣传,比如放歌井冈山,吸引了大批游客,进一步提高江西红色旅游知名度。唱红军歌、吃红米饭、喝南瓜汤,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 胡晓军;李韵; 刘健婷; “中国红歌会”点燃红色激情[J]. 党建 2009年02期
[2] 罗俊芳;论中国“红歌”热的当代价值[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03期
[3] 何新;当代语境下中国新农村音乐文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