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我修音乐教师之素养
我修音乐教师之素养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沈丽萍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音乐新课标强调“人本位”的课程观,对人的关注,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是《标准》的基本精神之一。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育者从学生生命成长的高度来选择施行教育行为,新课改对音乐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我塑音乐教师素养之理念。

  1、专业修养: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纵深的专业体系。音乐学科专业修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即:声乐、器乐(通用钢琴)、视听力、合唱、指挥、乐理、作曲、史论等,具体分为:声乐,含科学的发声方法、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钢琴弹奏技能(钢琴演奏和即兴伴奏能力),含恰当的情感处理、一定的手指技法技巧、调式和声织体的编配能力;合唱训练技能,具有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作品的把握处理、组织排练能力;指挥技能,具有基本指挥技术、 组织排练能力;作曲技法技能,具有音乐创作方法与作曲理论知识;视唱和练耳,具有视谱即唱能力及音高节奏听辨能力;音乐理论知识,指曲式与和声、基本乐理、民乐队及管弦乐队知识;音乐史论,含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等。当然每个人在诸多音乐素养方面肯定有所侧重,但好的音乐教师必须修炼一种能力——“内心听觉”。音乐是听觉艺术,无论是学生的演奏、演唱、鉴赏,能瞬间捕捉到优劣动态,向学生提出调整要求,做出评价,让学生唱奏出优美、富有情感、富于感染力的声音,逐渐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欣赏习惯和自学能力。这种专业的综合素养——“内心听觉”能力是最重要的。

  2、课堂表现力:我把课堂表现力分成专业表现力、综合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心理学几方面

  专业表现力——充分重视学生的音乐兴趣及能力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侧重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教师的音乐专业表现既不能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也不能流于形式,“言之无物”,教师课堂的专业表现带有即兴性和创造性,因学生感受、体验、表现、创造、评价的需要而定,因时制宜,起抛砖引玉之功效,以激起学生的参与、表演和创造性思维。

  综合表达能力——文学语言、形体、绘画、表演、多媒体等。语言方面例如:分析组织教材的能力,恰当流畅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能力。简单传神的形体律动,简笔画能力,朗诵戏剧表演能力,当代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政史地生的综合阅历等

  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学活动,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把握学生的认知心理的能力,尊重教育的普遍规律,因材施教,包括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及教学测量与评价,选择合理的教学行为和合适的教学方式等。

  3、人文素养:“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因而,“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作为美育的实施者,音乐教师要培养自己的人文感情:对民族、祖国、故乡的敬爱之情;对亲情、友情、爱情的颂扬,对他人关心、对生命的尊重、对弱者的同情。加强人文素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科学、正确的历史观、科学的自然观;通过对事物的评判、对善的颂扬、对恶的批评,培养正确的伦理道德观、荣辱观,价值观;坚守真善美的人文理想

  二、我修音乐教师之素养——“爱”与“责任”

  我认为,修炼音乐教师素养的本质是“炼心”——爱心与责任心。心存“爱”与“责任”,教育行为就具有一种品质,进入一种化境,化成一种本能,修成一种风范。有了这层认知,“爱”与“责任”更多流淌在平凡的日子里。每天坚持专业训练,哪怕利用间隙的十分八分钟,练练声,弹弹琴,看看专业方面的书;敞开心扉,带动“问题”教研,同组教师积极探讨,诚肯合作,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流淌的旋律中感受着音符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跳跃与停顿、飞跃与消逝……思考着人的生命与发展、需要与追求、自由与创造、人格与价值等社会文化现象,梳理着当天的人、事、物,准备着明天的知识、心境、情感;

  “爱”与“责任”浸润在坚持、用心的教学编导中。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同的时期,采取怎样的教学形式,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重组,分层探究,多边互动,同课异构,课堂拓展,主题活动……,举个内容重组的例子:《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通过欣赏两首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我的祖国》和《芬兰颂》,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思考作品内涵。这一课题可以结合时事教学,去年上这节课,我引用了5·12汶川大地震催人泪下又振奋人心的系列图片,留下了奥运精神与民族意识的思考;今年的台湾莫拉克之灾,大陆各省市,港澳地区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都伸出援助之手,再次显现了伟大的民族之爱。这些事就发生在身边,同学们感同身受,课堂上把历史故事与现实事件、抽象的伦理道德具像的壮丽山河、西方民族乐派音乐和中国优秀的民族性音乐(如《梁祝》《牧童短笛》等)适当组合,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民族乐派的特征,更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养成深厚的民族感情。

  “爱”与“责任”蕴含在教育行为的点点滴滴里。音乐天才生毕竟不多,大多数孩子天赋平平,但每个人总有他的长处,站在学生成长的高度,会适时地给予肯定: “你的节奏感很强”,“你们小组合作很有成效”,“这是你的看法吗?真的很新颖”,“这些资料真丰富,你肯定花了很多心思”……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掌声,就能带来温暖,建立自信;音乐是通向生活的桥梁,我们可能唱不好,可能跳不美,可能弹不顺畅,但是鼓励学生终身与音乐为友,享受音乐,释放情感,也是学习音乐的一种真谛。爱如阳光,能融化冰雪;爱如雨露,润物无声;爱如滴水,久能穿石。亚斯贝斯说,你用正确的方式教给孩子正确的知识,这种教育的方式同时也给孩子一种精神教育。音乐教室是公共教室,卫生向来是件头疼的事。一次上课,歌声结束,突然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异声,原来是某个学生在掏纸袋吃东西,同学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纷纷张望,按照惯例,这个同学会被义正词严说教一通,然后罚扫音乐教室。我平缓了一下情绪,诚恳地说:“我真羡慕你们,新陈代谢旺盛说明生命力强啊!”同学们呵呵笑了,“肚子饿了就吃,精神呢,要不要给精神加强点营养呢?!” 同学们不笑了,沉思起来。“轻轻敲醒沉睡的心灵,慢慢张开你的眼睛……”我独自唱起了《明天会更好》,一个,两个,渐渐地大家一起唱了起来,歌声越来越高亢,青春的面孔充满激情。下课了,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发现不仅刚刚吃东西的学生座位没有纸袋,教室原有的饮料瓶纸屑什么的都不见了,同学们悄悄地把周边的垃圾捡掉了。从此音乐课再没人吃东西,从此音乐教室干净了起来。当学生犯错的时候,克制自己的情绪,用宽容的心对待,给学生以自我激励的空间与信心,收获的往往是希望,是感动。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和健全人格”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通过老师、学生、音乐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认识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与美;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育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敬畏;着重于美的情操的陶冶,心胸的开阔,对理想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启迪,给学生以生命的亮色。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468/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中国卫生人才《中国卫生人才》
《中国卫生人才》杂志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办的,面向全国发行的以卫生人才为特色的社科类期刊,属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中学生数理化》杂志,于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098/O,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创新教...
电机技术《电机技术》
《电机技术》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288/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艺与测试...
当代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
《当代经济研究》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23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应用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200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