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高晓辉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浅析 大学生 心理教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本文摘要地分析了处在青春后期的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变化情况。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忽略或轻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强调了加强这方面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条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浅析 大学生 心理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向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在这种形式下,我国的健康教育事业应运而生,并己取得很大成绩和进展。然而,就高等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来看,与广大学生的健康需要相比,则显得相当薄弱。毫无疑问,随着《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随着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和广大师生员工健康观念的飞跃,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那么,如何开拓具有高校保健医学特色的健康教育路子,这是摆在每个从事高校保健医学工作者的一项十分严肃和重要的任务。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升华,当今健康教育已突破了防治疾病的直接目标,向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健康水平)的这一更大目标发展。人体的健康不仅是躯体生理上的正常,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对现代大学生来讲,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可是我国过去只重视由微生物引起的身体缺陷和疾病,轻视了对大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不够而导致的身心疾病,这不仅对大学生健康有影响,而且给国家和家庭带来很大损失,因此本文就此谈点浅见。

  1、我国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这个年龄段,正值人体发育的青春后期,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变缓,且渐成熟,体格健壮,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上、心理上日益完善。这些特性,使大学生在心理发展上产生刚强好胜、精力充沛、富于理想、妄想、幻想、沉默多虑、忧郁寡欢等身心方面的特征。而且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日益广泛,在探索生活道路上,不可避免遭遇到的应激与挫折,同学关系的不良影响,对性成熟意识的觉醒等。人生最激烈的情感体验需要在心理上不断的进行调整和适应。因而,当以上这些情感变化,缺乏正确引导时,就会表现出沮丧、厌恶、忧郁、自卑、急躁,严重者出现心理危机,致使大学生神经精神疾患发病率上升。据报道,上海中国纺织大学自1983年起,历年大学生因病休退学的原因,发现以心理障碍为特征的神经衰弱和精神病,占全部退学病因的50%。近年来,大学生中的自杀行为,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据1990年《中国高校医学》第1卷第2期报道,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云南大学等八所院校自1984年——1988年五年中,自杀人数为39人,年发生率为10.98/10万。我校自1988年——1993年六届学生中,因神经失调,精神分裂症而退学者2人,占六届学生的0.27%,休学4人占0.56%,另外门诊病人中神经衰弱患者占15%,特别是在期末考试前,出现紧张性失眠及癔病症,焦虑抑郁等。可见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

  2、虽然高校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较突出的现象,但目前仍有些学校只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的知识,忽略或轻视大学生敏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观念的变化,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对心理脆弱而敏感的大学生影响颇大。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地就成了高等学校的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和重点主攻方向。

  3、《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发布,已为我们深入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高校应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呢?本人认为:

  3.1医务人员要和学生工作干部及班主任建立联系,因为他们最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活动。这样便于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帮助,疏导和心理治疗,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地完成学业。

  3.2要使健康教育进入课堂教育中。 必要时纳入教学计划,定为必修课或选修课。我校于1989年起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卫生知识了解自己,增强自我保健能力,自觉地预防心理变态,以保持健全的人格。

  3.3医务人员在日常治疗疾病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心理治疗。因为疾病的背后往往存在着心理障碍,或是由心理障碍而引起疾病,二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如忽视由心理、社会等因素引起的精神失调,就无法对症治疗,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非但的不到心理矫治,反由疾病而加重心理创伤。故此医务人员要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和蔼,富有同情心,要事事处处用尊重和关心病人的态度去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

  3.4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医务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进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从目前单一的躯体防治知识,到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通过保健服务,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态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生活质量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使学生在青春期即能开始调整和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使其健康茁壮的成长。

  总之,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真正懂得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学校领导、教师、保健医生要不断给予学生心理指导和必要的心理治疗。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个性心理特征、正常的心理过程、良好稳定的心理状态,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走向社会,为改革开放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徐苏思:高校保健医学导引,1989年。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管理学季刊《管理学季刊》
《管理学季刊》(原:中大管理研究)(季刊)创刊于2005年,是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于2005年底创办的一本联结海内外管理学界、同时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学术杂志。 《管理学季刊》...
健康之路《健康之路》
《健康之路》杂志创刊于2002年,是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保健协会、广东省医学会主办,为注重个人高端健康生活品质和追求高品味时尚消费的全球华人精英出...
水泵技术《水泵技术》
《水泵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65年,是由全国泵行业技术归口单位沈阳水泵研究所主办,《水泵技术》杂志社编辑出版,集专业性、指导性、行业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目前中国...
新世纪剧坛《新世纪剧坛》
《新世纪剧坛》杂志,双月刊,于200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现代免疫学《现代免疫学》
《现代免疫学》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89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著、短...
校园心理《校园心理》
《校园心理》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32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人生视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