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方相氏原型意义及在赣南宁都傩戏中的沉淀
方相氏原型意义及在赣南宁都傩戏中的沉淀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杨冬连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方相氏;原型;宁都傩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元代主要是以蒙古习俗为主,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删傩的政策,禁止行傩。因而在这一时期没有注疏家对方相氏进行解读。

  到了明代,注疏家们大多也只是基本沿袭着郑玄及宋代王昭禹的解注。正如王志长曰: “‘方相氏狂夫四人’,郑注:‘方相,尤言放想,可畏怖之貌。’王氏曰:‘时傩而殴疫,其官名之曰,方相氏。以其相视而攻疫者,序一方也。’” [9]明代方相氏驱傩的地位逐渐下降,不再是驱傩的首领。王应电《周礼传》:“方相氏,狂夫四人。方当作放,省文相去声。方,放也。相,貌也。放相者,言其放肆形貌也,谨厚之士不肯为,故以狂夫为之。主之者四人,其徒则百隶也。此无常员,因用则设之,其职主执兵以逐疫。亦用武,以正其不正之事,故属之夏官。” [10]这时行傩时主持者不再是一人而是有四人,而且行傩的人都必须具有狂夫般放肆的形貌。而行傩者并没有固定的,不再是特别设立的官职了,而是每到行傩礼时才设立。其职责仍为驱逐疫疠。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夏官属政,秋官属刑。” [11]方相氏行傩最终是为了统治者掌管政务的需要,祈求太平与祥和。

  到了清朝,由于受到了戏曲的影响,傩逐渐转变为傩戏,而且更加盛行。清代的注疏家更多的是倾向于汉代郑玄的注疏。惠士奇《礼说》中:“方相氏殴疫,蒙熊皮,黄金四目。注云:‘如今魌头也。’荀子曰:‘仲尼之状,面如蒙魌。’慎于曰:‘毛嫱先施衣之以皮魌,则见者皆走。’韩退之曰:‘四目为方相,两目为魌,犹今假面也。’大丧,及墓,方相氏以戈入圹,殴方良。” [12] 而“黄金四目”孙冶让曰:“若后世假面具也。” [13]这应是受到戏曲的影响。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方相氏行傩的地位渐趋下降,驱鬼逐疫的功能也逐渐的弱化,而是更多融入祈求和气的因素。

  三、方相氏原型在江西宁都傩戏中的沉淀

  宁都中村傩是至今赣南唯一仅存的一处傩,历史悠久,其中遗留着古驱傩仪中驱鬼逐疫的原始面貌,保留着神秘古朴的风格。

  在赣南宁都县黄石乡每年正月、九月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然后傩班到各个村为村民们驱鬼逐疫、祈福纳吉。其中《钟馗斩鸡》、《赖公射月》与《判官点击》等节目具有典型的驱鬼逐疫的功能。《钟馗斩鸡》中,傩面具钟馗黑脸黑须,嘴露獠牙,面目狰狞恐怖。钟馗右手拿着木制宝剑,左刺右杀,具有震慑妖邪的威力,唱着咒歌,不断地搜寻及最后斩掉阎王鬼的过程。现场庄重给人严肃的感受。其咒语是:“你不见状元魁呀,整整三阎王,藏不过我千刀斩,天泽天里削甲木。”①“削甲木”在当地是驱鬼辟邪的工具。在这个节目中,钟馗无不具有方相氏的演变痕迹。钟馗黑脸意寓跟方相氏一样,是带着面具的;嘴露獠牙、面目狰狞,有正如方相氏“黄金四目”一样,是非常凶狠恐怖的,给人惊魂之感。也正如汉唐时期注疏家视野下的方相氏必须是面貌狰狞恐怖的。钟馗右手执木制宝剑正如方相氏执戈扬盾;其“搜傩”的目的也跟方相氏一样都是为了驱鬼逐疫,都在驱鬼,只不过钟馗驱的是“阎王”,方相氏驱的是“方良”而已。宁都傩中的钟馗无论是“形”还是“神”,都是方相氏原型的衍化,保留着古傩仪的驱鬼逐疫的面貌,是方相氏驱疫逐祟功能在其中的沉淀。《赖公射月》是宁都傩中的第一个节目。赖公头戴红色的头巾,身穿红色并且背面夹杂有少有黑色的道服,手持弓箭,不断地跳踩,然后向西南、东北、东南、西北及正南五个方向射箭,为村民射去各种阴煞,以确保地方稳定。其中在五个方位不断跳踩的过程中是伴随着演唱的。在中国的民俗心理中人们一般认为月亮代表阴,月亮多时则表示阴气太重,因而各种阴煞、妖邪就会出来,因此赖公射月是为了逐祟,祈求祥和。在宋代王昭禹认为方相氏“黄金四目”就是因为能够洞察阴匿之所在,然后才能够驱鬼;而方相氏“狂夫四人”,王昭禹则认为此时阳气足,所以才能够战胜具有阴气的疫疠。在这个节目中赖公驱傩的目的与意义跟方相氏行傩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搜寻、驱逐阴气重的疫疠,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赖公是采取射除代表阴气的月亮而已。再论妆扮,赖公戴着红色的头巾,意寓方相氏“蒙着熊皮”;身穿红色并且背面夹杂有少有黑色的道服亦如方相氏“玄衣朱裳”,正如宋代王与之认为,玄衣朱裳是集文与武于一身。赖公手持弓箭,不断地跳踩,正如方相氏“执戈扬盾”,以索室驱疫;方相氏“搜傩”所采取的方式是“戈击四隅”,赖公也是在五个不同的方位进行驱祟。在整个节目中赖公射月驱除不详之气,这与方相氏驱鬼逐疫的本质是一致的。《判官点击》具有神秘古朴的风格,遗留着驱鬼逐疫的面貌。判官黑脸长须,怒目圆睁,戴着乌纱帽。左手拿书右手拿笔,判官一边唱一边点击东、南、西、北、中的五方神来捉拿五方的小鬼,以驱除恶煞,安镇四方。判官“左手拿书右手拿笔”正如方相氏“执戈扬盾”;其妆扮“怒目圆睁”亦如方相氏“黄金四目”,给人惊魂恐怖之感。判官驱除五方小鬼,安镇四方的驱傩本质实则跟方相氏驱鬼逐疫的本质是相同的。判官同样是方相氏原型的衍化,是方相氏驱鬼逐疫功能在其中的沉淀。

  赣南宁都傩也有其特有的风格。著名的赣南采茶戏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因而傩戏也就受到采茶戏的渗透影响,尤其是采茶戏中的民歌与山歌的影响,宁都傩中的咒语主要采取唱的形式。

  方相氏是古傩仪中的重要神祗,是最早的驱傩之神,行使着驱鬼逐疫的职责。其演变历经春秋、汉唐至元明清时期。赣南宁都傩班中保留着驱鬼逐疫的原始面貌,这应是方相氏驱鬼逐疫原型意义在其中的沉淀。而宁都中村傩是赣南唯一仅存的一处傩,因而研究方相氏的原型及在其中的沉淀对于研究傩文化来说是有着其重要意义。

  注释

  ①资料来源于笔者2009-01-28在宁都县黄石乡对中村傩班的田野调查。

  参考文献

  [1]郑玄注,贾公彦疏. 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47卷三十一

  [2]顾朴光.面具与丧葬礼俗[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4).

  [3]杨天宇. 周礼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451.

  [4]康保成.傩艺术源流[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1.

  [5]廖奔.戏曲文物发覆[M] .厦门大学出版,2003:6.

  [6]孙楷第.傀儡戏考原[M] .上杂出版社,1952:8.

  [7] 王昭禹.周礼详解[M]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481.卷二十五

  [8] 王与之.周礼订义[M]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688.卷十二

  [9]王志长. 周礼注疏删翼[M]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93.卷十七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印染《印染》
《印染》(月刊)创刊于1975年,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主办。国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纺织系统半月刊科技期刊,其发行量、影响因子和经济效益均...
建设科技《建设科技》
《建设科技》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705/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践应用...
全科护理《全科护理》
《全科护理》旬刊,创刊于2003年,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半年刊),创刊于2006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1年,是由信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学术刊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主要刊登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9年,是由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主管、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以统战理论研究为主的综合性社会科学期刊。本刊贯彻“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