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浅论道家美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浅论道家美学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高敏 叶康宁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道家美学,书法艺术,自然,虚实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有墨处是“实”,无墨处是“虚”,“实”处要精心结构,“虚”处也需布置得宜。只有处理好“虚”、“实”关系,做到虚实相生、疏密有致,才能做到“笔不到意到”。邓石如说 “字画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18]也是这个道理。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无穷。”[19]缺和虚,有时正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满和实。

  三,解衣槃礴——书法创作的本真状态

  《庄子·田子方》载:“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槃礴,赢(同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20]庄子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是随意的、毫无拘束的,只有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才能够不受束缚,才能够自由的发挥。

  对于书法创作而言,理想的本真状态也是解衣槃礴、契默神会。书法虽然也有理法,但要达到最高境界决不能仅仅靠理法。因为书法重要地不是要写出形,而是要写出精气神。《新唐书》说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21]讲得就是这种状态。戴叔伦《怀素上人草书歌》中说:“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有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22]张旭的“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和怀素的“自言初不知”都昭示了创作过程中的随意和物我两忘。

  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绝圣弃智,与神为徒是道家美学所崇尚地理想的艺术创作状态。这种状态,与信笔涂鸦有着霄壤之别。艺术家要达到这种出神入化的境界,需要长期的潜心修炼。庄子在“庖丁解牛”、“痀偻者承蜩”、“郢匠运斤”等故事中都一再强调了这一点。

  《庄子·养生主》载:“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3]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发现,道家美学对“技进乎道”的强调,任何“道”都源于“技”的长期修炼。“痀偻者承蜩”、“郢匠运斤”讲地也是同样的道理。

  对于书法而言,一个书法家也必须经过长期的学养、阅历、思想、技法等多方面的修炼,才能得心应手地把感情或情绪通过浓淡干湿的墨痕、正侧顺逆的点画倾泻出来。王羲之临池作书天长日久而使池水尽墨;智永苦练书法三十年而退笔成冢;怀素则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24]不可否认,这中间可能有一些夸张的成分,但是仍可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达到解衣槃礴的创作境界,必须先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

  四,余论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5]庄子也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26]因此在道家眼里艺术不是明晰地一览无余,而是要讲究含蓄、深邃的意境。表现在书法创作上,则是用笔的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表现在书法审美上,则要求字里行间具有内敛沉着的美,浅薄浮华是没有生命力的。即使再豪放开张字体,也要能使人读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道家主张“无为”,反对积极入世,提倡消极出世,文人士大夫们受其影响常常向往隐居或者选择隐居。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市,更有甚者则遁入山林。这对于书法艺术而言无疑是有影响的。因为出世不仅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也为艺术家营造了能够平心静气的环境。

  [1]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32页 [2]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36页 [3]转引自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版,第18页 [4]《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5]《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22页 [6] 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5页 [7]《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292页 [8] 转引自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版,第222页 [9]《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87页 [10]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4页 [11]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25页 [12]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22页 [13]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33页 [14]转引自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版,第219页 [15]转引自刘小晴《中国书学技法评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版,第221页 [16]宗白华《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17]宗白华《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7页 [18]《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641页 [19]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39页 [20]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443页 [21]转引自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版,第59页 [22]沈培方 洪丕谟《历代论书诗选注》[A],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版,第9页 [23]沈起炜《先秦寓言选译》[A],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18页 [24]沈培方 洪丕谟《历代论书诗选注》[A],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版,第9页 [25]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222页 [26]孔泽人《白话三玄》[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371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116/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安...
化工科技《化工科技》
本站致力于《化工科技》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化工科技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化工科技》...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556/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中华肿瘤防治《中华肿瘤防治》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94年,由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与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主办,系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
科普天地《科普天地》
《科普天地》杂志,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6-1281/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学大家、...
黄海学术论坛《黄海学术论坛》
《黄海学术论坛》内容包括了:后农业税时期村干部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笔谈)、主持人的话、村干部队伍建设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后农业税时期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和分析...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