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龙门北魏早期洞窟中浮雕的风格及形成
龙门北魏早期洞窟中浮雕的风格及形成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丁洁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龙门石窟 北魏早期 造像雕刻 浮雕风格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龙门北魏早期窟龛中的浮雕风格就是在传统的线刻、减地平雕的雕刻手法基础上结合了云岗石窟中浮雕艺术的风格而形成的。龙门北魏早期窟龛的浮雕风格具有极强烈的线的感觉,但又不同于线刻、减地平雕的雕刻风格,具有极坚实的工细的雕刻效果,没有云岗石窟中浮雕的“多肉”、“柔软”的风格,龙门北魏早期洞窟浮雕风格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成熟的北魏时期浮雕艺术的代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汉民族传统艺术形式中有每造型的明确性、完整性。

  2、用线来表现起伏。

  3、加强轮廓线的用线。

  4、在浮雕人物周围的空间中,大量运用线来表现更抽象,更概括的装饰物,以强化线的美和感染力。

  5、人物的造型动态,用以线为依据而更加夸张、更加舒展豪放。

  6、厚度变薄,以线代替部分体积。

  7、“多肉”的感觉已经没有,人形呈秀骨清像式。

  8、夸张衣纹的用线,舒展流畅、疏密有致,达到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美的顶峰。、

  9、人物面部往往只突出一两条线,雕刻得更简捷、概括,具有一种古拙美。

  三、北魏时期的艺术风格的成熟运用

  龙门北魏早期浮雕风格的产生创立、孕育出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史上最精美的浮雕作品。图五,是龙门古阳洞北壁上的飞天浮雕,不仅以用线的完美与成熟使人惊叹不已,更让人叫绝的是它的厚度处理,非常的薄,几乎无法测出厚度,但是仍然给人一种起伏的感觉,具有很强的三度空间感。整体来看,轮廓线的处理非常完整,整个雕刻处理也找不到一点不完美之处。浮雕的构图形式也异常得大胆,后两个飞天完全脸冲下立着,几乎感觉要垂直着落下,有一种空间中失重的感觉,雕刻得特别活泼、灵动。可称得上中国古代浮雕艺术的珍品。图六、七,是龙门“莲花洞”中的龛楣浮雕,其对于线的应用更加熟练、更加狂放,极力夸张渲染线条之美,给人一种风驰电掣般的极强劲有力的线的节奏美。即便你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游客也会被这种强烈的用线所打动,无需等看清脸部和姿态,那浮雕潜在的富有韵律的节奏美早已被欣赏、体验到。那给人的感受就如同听到了一千五百年前的美妙乐曲,北魏时代音乐的节奏不就是通过这些刻在石壁上的视觉节奏让我们得到永恒的欣赏吗?龙门“石窟寺”《礼佛图》的局部,从图片上可以看出窟门射进来的光线在身躯起伏的雕刻上滑动、转折、闪烁。浮雕上刻画明确的线条在光的作用下变成了白线、黑线,使坚硬的石壁显出半透明的感觉,给人虚幻的空间感受,使你不再去联想那硬而冰冷的壁面。在构图上,人物的安排前排较实,后排较虚,错落相间,形成一实一虚的光影节奏,加上前后人物轮廓线一高一低的起伏节奏,构成平面、深度相呼应的节奏感,使整个的大的节奏又不断变幻着韵律,给观赏着一种长时间体验的过程。《礼佛图》具有较强的完整的三度空间节奏,虽然其节奏的再现没有前述浮雕的节奏那样强烈、震憾,但是你如细审,其中潜在的韵味不乏音乐的节奏感觉,仿佛能听到那叮叮当做响的铜铃声和低沉厚重的鼓乐声,加浮雕人物面部所显露出的古拙的喜乐,给人几分超凡的神仙格调。浮雕中那潜在的节奏是沉实、稳重的,与整个画面构图和其表达的内容很一致。这种节奏感的造成有诸多造型因素。但是,前排大人物所穿袍中下部与右边袖子下垂部的不断重复的线条,无疑是制造这种感的重要造型因素。

  以上举例分析,旨在说明龙门北魏早期洞窟中浮雕艺术的风格特点及其完美的形式,像这样完善的浮雕作品在龙门北魏早期的洞窟如“古阳洞”、“莲花洞”、“石窟寺洞等洞窟中还有很多。通过推测龙门北魏早期浮雕艺术风格的形成,以及分析、归纳早期浮雕风格的雕刻特色,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研究、继承石窟浮雕艺术。

  北魏造像峻拔瘦硬的风格,使佛教中国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也使佛教造像艺术充满了清新与活力,标志着民族的宗教雕刻艺术的完全成熟,难怪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专家给予了北魏石雕极高的评价,认为“北魏雕刻代表了人类宗教艺术的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龙门石窟》 文物出版社 1980年第1版

  2、《中国古代雕刻艺术》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第1版

  3、《华夏之路》 朝华出版社 1997年第1版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光学《中国光学》
《中国光学》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2-1400/O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光学功能...
中国市政工程《中国市政工程》
《中国市政工程》杂志,于197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523/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程...
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国家信息中心支持的部级信息化...
产品性报告《产品性报告》
《产品性报告》(月刊)创刊于2009年,由国家质检总局主管,中国质检报刊社主办,“透视缺陷产品,揭秘质量差异”,在如此旗帜鲜明的办刊宗旨的引领下,《产品性报告》将把产品...
隧道建设《隧道建设》
《隧道建设》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1-1448/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试验、研究...
航天标准化《航天标准化》
《航天标准化》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58/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产品三化...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