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们普遍认为高中英语第一堂课就是师生相互认识的“自我介绍”课。这样的课形式单一且内容浅薄。笔者以今年执教的第一堂课为例,将探讨高中教师如何利用积极情感,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具有活力的高中英语第一堂课,从而在开学的第一天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第一堂课 活力
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经过六月的洗礼,许多初中毕业生于九月初满怀希望和憧憬,迈进了心仪的高级中学。他们都是16岁左右的花季少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而且,他们特别富于理想,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迫切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刚刚升入高中的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他们对高中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期待,同时对任课的教师也充满了期待。通常在第一次上课之前,学生们都会讨论: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年轻还是年老的?他或是她上课水平如何?……所以对于教师而言,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相当重要,因为学生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主要取决于对教师的第一印象。
下面是我今年执教的高一第一堂英语课的导入部分。
走进陌生的班级,面对几十双期待的眼睛,我首先微笑着和同学们打招呼(Good morning, everyone!);然后自报家门,简要但不落俗套地介绍自己:I’m your English teacher. My name is Mayshaw.(梅肖) And I think my name is meaningful , because each letter stands for a useful sentence. 在同学们怀疑的目光中,我自信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竖着写下Mayshaw;为了避免枯燥、增加趣味,我选用红、黄、蓝等彩色粉笔书写,力争视觉上的最大冲击。接下来,我让学生把我写出来的英语谚语翻译成中文,或者把我给出的中文成语翻译成英语;而有些英语谚语句子,我则让学生做缺词填空的操练……方法灵活多变,在此不一一赘述,总之,最后呈现在黑板上的是这样几个励志或劝学的英语谚语(proverb)。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人拾柴火焰高。)/ Many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好书即良友。)/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 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一知半解,自欺欺人。)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can till you try.(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Strike the iron while it’s hot.(趁热打铁。)
He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笑在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最后,我还以诙谐的方式把“爱屋及乌”的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改写为Love me, love my English! 利用学生对我本人的好感,为高中英语学习拉了一票。 教师情感的积极作用 在教育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教师的表现。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扬会对学生学习该科目的兴趣和热情产生巨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教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舍得下大气力、花真功夫去钻研这门课程,因而取得卓著的成绩。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产生畏惧心理,会把自己的内心封锁起来,这时高中英语教师要伸出热情的双手,耐心地引导他们一步一步地进入绚丽的高中英语学习的天地中。事实证明,高中英语教师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将极大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展,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还以我今年执教的高一第一堂英语课为例,在介绍自己之后,我本以为会有学生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介绍自己,然而,事与愿违。我竭尽全力地鼓动了好几次,才有两位同学模仿我的方式,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其他的人或者太过紧张,羞于在新同学目前“出丑”;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总之,他们“无从下手,无法开口”。面对这样的“沉寂”,我没有落下脸来批评责备,而是微笑着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抛出一些简单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你从哪所学校毕业?给我们描绘一下你的初中校园好吗?”、“你喜欢唱歌么?什么是你的业余爱好?”、“你家住哪儿?简要介绍一下你的家庭好吗?”、“暑假里你去哪里了?你喜欢旅游吗?”……至此,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做出符合要求的自我介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高中英语的第一堂课上,认识五个学生就足够了。自我介绍的学生如果太多,我们根本就记不住;学生也会不加创新,一律沿用今天的介绍模式;况且,如果整节课就设计成了师生相互认识的“自我介绍”课,未免显得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不丰满;再者,学生许多其它方面的期待,比如: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要求、同学之间成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的分享……等等也会得不到实现。我让今天没有机会介绍自己的同学课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力争设计出最耳目一新、最令人难忘的self-introduction,以便在以后的每节英语课的前五分钟里分批介绍,就象他们初中英语课上做daily report一样。 充满活力的第一堂课 上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暗示法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使学生接受某种观点、意见或按一定的方式活动。心理学认为:暗示是人类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的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直接渗透性和自动性,通过人的直觉、情感和无意识作用直接渗透进人的心理圈。
在进行下一个教学内容时,我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讨论“英语学习(English learning)”的话题,例如:“你喜欢英语吗?你认为英语难学吗?”、“有人认为英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a big challenge),也有人认为是小菜一碟( a piece of cake )。你的观点呢?”请三个学生陈述他们的观点后,我抛出自己的看法:实际上,英语很有趣 (English is fun ) 。为了使他们信服,我以竞赛的方式,调动他们参与了猜谜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选题如下:
Riddles: What letter is an animal ? ( B ) What letter is a question? ( Y ) What letter is a part of the head? ( I ) Which two English letters are the ones that people like to listen to most? ( CD ) What’s the smallest room in the world? ( mushroom ) What table can be eaten? ( vegetable ) Brain teasers: Why are dogs afraid to sunbathe? ( They don’t want to be a hot-dog. ) Which can move faster, heat or cold? ( Heat. Because you can catch a cold.) Why is the library the highest building? (Because it has the most stories.(故事;楼层)) Why does time fly? (to get away from those who are trying to kill it.) 游戏结束之后,我明显察觉到了学生眼中跳动的热情光芒和唇边掩饰不住的笑容,于是趁热打铁,再次强调:“英语真的很有趣!英语学习很重要!那如何将‘英语学习’从一个大大的挑战转变为小菜一碟呢?让我们来分享成功的英语习得者的锦囊妙计吧!”。在邀请两位志愿者畅谈他们学习英语的心得体会和成功做法后,我就“如何学好英语”给学生提出如下几点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