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应对突发事件之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理论探索
应对突发事件之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理论探索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王儒芳a 罗昆仑b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社会心理预警系统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突发事件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和灾难,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心理等造成一定影响。随着我国社会深刻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宏观、微观角度对社会心理预警系统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了建立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论证了建立该系统对政府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民众科学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民众心理自我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社会心理预警系统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1]。在现代条件下,突发事件往往会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成为突发公共事件,造成公共危机。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突发事件,怎样让民众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是政府、专家和社会各阶层必须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7.5”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的今天,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一、突发事件的危害性

  (一)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发展

  突发事件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和灾难,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也备受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不仅种类多,频度高而且造成的损失更是十分严重,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沉重负担。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无论是哪一类突发事件,都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急性、连锁性、不确定性、群体性等特点。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型性流行肺炎(SAS)疫情、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和“3.14”暴力犯罪事件、2009年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和“7.5”暴力犯罪事件等等。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社会稳定面临新的挑战。而突发事件频发,对我们国家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造成重要影响。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在我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和社会深刻转型的大背景下,突发事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一部分。

  (二)突发事件影响民众心理健康,易造成社会恐慌

  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情绪出现紧张、焦虑、绝望、无助、缺乏安全感、行为退化,严重时会出现情感休克。如果个体或群体无法利用已存资源及原有应对方式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境遇,就称之为心理危机[2]。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其内心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不断积蓄、升级,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在认知方面会出现思维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认知效能降低,信息辨析力下降,认知偏向消极。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有专家指出,地震灾害发生后的3到6个月是心理危机的集中爆发期,灾难初期的紧张情绪逐渐缓解后,失去亲人、失去父母儿女的心理打击会变得日益沉重,大量心理问题将在这段时间暴露出来。

  2003年非典期间,山西是这一疫情的重灾区之一,当地民众中普遍对此引起了较长时间的关注和心理恐慌。2008年汶川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难以弥补的重大经济损失,同时对公众心理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减弱和消除,将会直接影响个人家庭生活和社会安定,并可能导致整个局势的恶化。例如,四川北川县委农办主任董玉飞在地震发生5个月后自缢。遗书里留下短短几句话,说压力太大,支撑不下去了,想好好休息。这名一直奋战在抗震一线的干部,从地震的废墟中逃出了,却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董玉飞的行为对当地的许多干部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内涵

  (一)从微观角度探索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内涵

  突发事件中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预测问题,更多涉及的是人的风险认知及其社会心理行为研究,它属于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健康心理学的范畴,研究对象涉及到从个体、群体、组织到大的社区领域,甚至是国家、民族水平的社会心理行为。在社会预警系统中,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监控,预测和应对是一个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部分。所以,从微观角度来看,社会心理预警系统就是一种以风险认知、应对行为和心理健康指标为一体的综合预测系统。该系统应该根据不同的突发事件构建不同的检测指标,一般以突发事件的风险认知、紧张度、事件发展预期、一般情绪、应对行为和未来经济发展预期等6个指数构成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检测指标系统[3]。下面着重分析一下民众对突发事件信息的风险认知和应对方式。

  1、民众对突发事件信息的风险认知

  所谓风险,指在不确定情境下不利事件或危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认知(risk perception)是个体对存在于外界各种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与认识,而这些主观感觉是受到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4]。建立心理预警系统的核心理论依据是将突发事件看成一种风险事件,其关键是要通过实证研究揭示民众面对突发事件信息时的风险认知特征,获得人们在突发事件中风险认知与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而形成心理行为的预测指标系统。

  2、民众对突发事件信息的应对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始多样化。不同的信息渠道发布的信息的目的是不同的,其中有些信息带有强烈的煽动色彩,对群众心理影响巨大。而群众历来具有对重大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十分关注的特点,如果不能从正常的渠道获取真实信息,那么谣言就会产生,对社会造成重大不良影响。而对消息的封锁还容易引起群众的猜测、怀疑和恐慌。相反,政府越透明,表态越及时,谣言就越无处藏身。更为重要的是,把真相及时告知百姓,不仅可以让百姓及时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减少和化解可能滋生和蔓延的误解和矛盾,并且可以调节风险认知的因素,如灾难的潜在性、熟悉性、理解性、不确定性和无助感。另外,及时收集民众反馈信息也有助于完善预警系统本身。正如2004年《济南日报》在《体现政府义务和责任的“第一时间”》的评论中所指出的,及时向民众通报发生的重大事件,让百姓知道更多的真相,不但不会引起混乱,反而会得到百姓的理解,并能及时捕捉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和最有利的条件,有利于突发事件的高效解决[5]。

  (二)从宏观角度探索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内涵

  在如何建立国家级危机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问题上,必须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考虑使我国各级政府及突发事件主管部门能及时监测个体、群体和社区,甚至整个大区域的民众的社会心理行为,从而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它一方面可以预防因民众的行为不当带来的灾难,或者当危机事件发生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把损失控制到最小的程度;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舆论引导或心理辅导,帮助民众梳理各种复杂的信息,克服在危机事件中的恐慌,以便从容应对。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中国比较医学》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原名《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1991.3~2002年),创刊于1991年3月,2003 年易名为现刊名,是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主办...
遵义医学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
《遵义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60年,是由遵义医学院主办的医学类期刊。本刊主要传播本院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取得的医学科研成果,临床经验,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读...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杂志,于201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0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数学教学通讯《数学教学通讯》
《数学教学通讯》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6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解题研...
金融与经济《金融与经济》
《金融与经济》(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江西省金融学会主办、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主管。杂志坚持“立足金融,面向经济,面向企业,面向基层”的办刊宗旨,致力于及时准...
新疆人文地理《新疆人文地理》
《新疆人文地理》(双月刊)创刊于2008年9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公开发行的一份全彩印制的综合文化类杂志,由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主管、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和新疆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