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先秦时青黑色的婚礼——六礼
先秦时青黑色的婚礼——六礼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高媛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六礼;六礼的特色;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由于宗法精神的统治,婚礼并没有喜庆的成分,反而被浓郁的、严肃的气息所围裹。当时的人认为,嫁女之家因嫁女而引起离别的思念,三夜不灭烛;娶妇之家因考虑靠传宗接代而三天不举乐。在《曲礼》中有如此的记载:“某子使某,闻子有客,使某羞”,[10]这是对结婚的人所说的“贺词”,但却并没有提及婚礼二字,在古人的观念中,娶妻是为了传宗接代,是不得已的事,故而不庆贺也不用乐,宴请乡党僚友,不过是为了重男女之别:“男女不杂坐,不亲授,叔嫂不通问……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故日月以告君,齐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厚其别也”。[11]

  青黑色的先秦六礼 结婚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大转折,它是一个人新阶段的开始——建立个体家庭、发展家族组织、开创新的生活、承接新的责任。因此,婚姻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夫妇关系被看作是人伦之始。《周易·序卦传》有言曰:“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措。”婚姻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是非常重要的在《礼记·昏义》中有如下的记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 ,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礼记·郊特牲》载:夫昏礼,万世之始也。

  “六礼成于周而完备于汉”。[11]在汉时虽然仍是以六礼为常,但与先秦有几下几点不同:

  (1)聘礼之物非常丰富,皇室和富贵之家,夺得惊人,而士庶阶层也已超过前代。一方面说明时代发展了,物质的富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皇室的奢靡。

  (2)汉代的议婚,有男子主动的,也有女子主动的。但是必须要告知父母,否则会遭到父母的斥责或其它的惩罚。此外,此时的门第观念相当严重,故而,不同等级的通婚会遭到非议,结婚讲究门当户对。

  (3)婚礼中重财礼,自汉便突现了出来。纳采不再只限于雁,纳征不再只限于纁、束帛、俪皮。皇室增添了璧玉、乘马和洋酒。

  ( 4)贺婚在西汉时正式运作。婚礼用于乐也是自汉代开始。

  由以上几点可看出,在汉代婚礼变的欢快了起来,没有前面所述先秦时有那么严肃的气氛所笼罩着,把它视为一桩喜事,相比较而言先秦婚礼则呈现出青黑色的色调。

  四、结语

  “六礼”的婚礼礼俗一直影响到现在,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简化为“三礼”(三个步骤,也可戏称为婚礼三部曲),便于操作。虽然在城市接收的信息过多,且受了西方婚礼礼俗的冲击,带有了西方的味道,不过本质上还是本国的影响要深的多,毕竟从时间上来说,“六礼”的影响也要深于西方。然而在农村我们却能更好的看到六礼的遗存,特别是在古文化气息比较浓的地区。我们存在了两千于年的“六礼”虽然过于繁琐,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但它是我们的一笔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其优秀的一面,摒除其不良的一面,从新构建我们新的一套婚礼礼俗——健康的。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丛谈(二)[M].台湾:台湾三民书局,1975年版,第331页

  [2]乔继堂.中国人生礼俗大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3][4]潘慎.中华传统文化精品文库(第8卷)古代诗歌总集.[M]《诗经》》2003年6月第一本版,第107页

  [5] [7] [8] 杨天宇.礼记·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5页

  [6] 杨天宇.仪礼·士昏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9]杨天宇.礼记·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16页

  [10] [11]杨天宇.礼记·曲礼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4页

  [1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第24、30页;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151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零部件《现代零部件》
《现代零部件》(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出版社)在整合60多年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创办的一本面向汽车零部件制造...
浙江化工《浙江化工》
本站致力于《浙江化工》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浙江化工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浙江化工》...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季刊,于199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贵州省教育厅主管,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
语文学刊《语文学刊》
《语文学刊》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5-1064/H,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语言学、语...
西部财会《西部财会》
《西部财会》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401/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经济纵览、...
中华新生儿科《中华新生儿科》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45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病例报...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