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秋千游戏与深闺女性
秋千游戏与深闺女性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魏红星 焦小云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秋千游戏;深闺女性;秋千情结;具体表现;主要原因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荡秋千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也是古代深闺女子非常喜爱的一种体育游戏。本文从荡秋千游戏活动的角度,探寻了中国古代社会深闺女性“秋千情结”的具体表现及其得以生成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秋千游戏;深闺女性;秋千情结;具体表现;主要原因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荡秋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了。南北朝时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说:“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1]关于秋千的起源,也有不同的记载和传说。据《古今艺术图》载:“北方戎狄,爱习轻趫之态,每至寒食为之。后中国女子李芝兰,乃从彩绳悬树立架,谓之秋千。或曰,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于中国。一云,正作千秋,为秋千非也,本出自汉宫祝寿辞也,后世语倒为秋千耳”。[2]这段记载,反映了三个问题:第一,秋千是北方戎狄民族因喜爱轻趫的游戏活动,在每年的寒食节(清明节与清明前后各一天,共计三天)举行的体育活动。后来有一个叫李芝兰的女子,用彩绳悬挂在立架上,就成了今天所见到的秋千。第二,秋千是齐桓公伐山戎时,把山戎民族的秋千活动传进了内地,并使其在内地传播的。第三,秋千原名为“千秋”,是汉武帝刘彻时的宫廷祝寿词,含“千秋万代”、“长生不老”之意。后来才倒过来叫“秋千”。[3]而在《汉武帝秋千赋》中则说:“秋千者,千秋也。汉武帝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秋千之乐。”因此,秋千又名千秋。[4]无论哪种记载,不管秋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是西汉武帝时期,都可表明秋千的起源之早了。本文将试从荡秋千的角度,探寻中国古代社会深闺女性“秋千情结”的具体表现及其得以生成的主要原因。

  一、古代深闺女性“秋千情结”的表现

  两千多年来,秋千不仅盛行于民间,而且在历代封建帝王和贵族宫廷中也很流行,尤为妇女和儿童所喜爱。到了唐代,荡秋千开始成为寒食节妇女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成为一种极为普及的体育游戏了。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娥欢笑以为乐,呼为半仙之戏,都下士民因而呼之。”民间有女皇武则天在后宫荡秋千技压群芳的传说,遗憾无文字记载。唐玄宗称荡秋千为“半仙之戏”,此谓宫嫔们把秋千荡起很高,飘飘

  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魏红星(1971— ),男,湖北汉川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焦小云,男,燕山大学文法学院逻辑学专业2005级研究生。

  而下,似仙女从天而降。[5]王维有《寒食城东即事》诗:“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竟出垂杨里。”杜甫有《清明》诗:“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可见当时秋千的流行。宋代的荡秋千活动仍是妇女在寒食节、清明节时的一项重要游戏,但又不仅局限于这段时间。李清照的“露浓花瘦”就说明是秋天。宋人诗词中对秋千的描写也很多。如欧阳修有一首《越溪春》:“三月十三日寒食,春色遍天涯。越溪阆苑繁华地,傍禁垣珠翠烟霞,红粉墙头,秋千影里,临水人家。”陆游的诗中也说:“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干蹴鞠趁清明”;“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东京梦华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汴京城的清明节,“举目则秋千巧笑”。[6]这都说明秋千活动在宋代民间开展得也很广泛。

  明代的妇女也很喜爱荡秋千活动。王圻编的《三才图会》中就有妇女荡秋千图(图三零)。凌濛初的《拍案惊奇》卷之九“宣徽院仕女秋千会”中写道“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历两家宅眷,于园中设秋千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各家已隔一日设宴还答,自二月末至清明后方罢,谓之秋千会。”此时这秋千会已成了青年女子的社交活动。后面又写道:“只闻得墙内笑声,在马上欠身一望,正见墙内秋千竞蹴,欢哄才浓,遥望诸人,都是绝色。”在崇祯元年尚友堂刻本《拍案惊奇》中有“宣徽院仕女秋千会”木刻插图一帧,刻工精细线条流畅、构图新颖、生动异常。两部小说在人物情节上有虚构夸张和想象的成份,但反映的社会生活却是真实的。清代李声振所写的《百戏竹枝词》中,有一首《秋千架》;“半仙之戏,无处无之。仕女春图,此为第一。近有二女对舞者。日影垂杨舞半仙, 御凤图画两婵娟;飘红曳绿浑闲亭,蹴损湘钩剧可怜。”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载:“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宝马香车游士女,白塔寺打秋千者,不一而足。”[7]可见,秋千作为一种闺阁游戏,从它一开始出现,便于深闺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古至今,荡秋千一直是妇女们所喜爱的一种活动。

  二、古代深闺女性“秋千情结”生成的主要原因

  在中国古代,秋千的流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女性的喜爱,但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吧。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各种封建正统思想对妇女们的束缚,尤其是宋代程朱理学对妇女极其严厉的苛求(如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和 “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为主要内容的“三从”“四德”中可见一斑),使得女性的活动空间囿于狭小的深闺庭院,所以花开花谢,燕去鸿归,月之圆缺以及自身的爱情婚姻就成了她们尤为关注的重点。她们所能做的几乎只是终日呆在自己寂寞的深深闺房里,刺绣女红,赏花惜时,感伤怀春,哀叹“庭院深深深几许”了。在这狭窄空间里的女人们的娱乐活动当然也是少之又少的。在这寂寞深闺中终日慵慵懒懒无情无绪的女人们,恐怕唯一可以舒肢展体的活动就是荡秋千了吧。具体归结起来,深闺女性“秋千情结”生成的主要原因有三:展示女性特有身姿的美好;放松身心的活动方式;与外界交流的渴望。

  (一)荡秋千是展示深闺女性身姿美好的方式

  荡秋千是女性展示美好身姿的时刻,是她们最为自豪、身心最为放松的时刻。女人在飞起来的那一刻,心里再也不会觉得压抑和沉重了。那铅一样的阴霾,不知什么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悠一荡,便是大起大落,那些柔弱可怜的女性居然可以承受,居然在大起大落之间发出快乐而野性的大笑,这说明深闺里的女性原本是很健康的。她们在荡起的时候在发狠,仿佛听她们在对自己说,如果能飞进天堂,即使会再落进地狱也心甘情愿,这,便是女人的信仰。的确,女人是最有宗教感的,秋千便是女人的宗教。女人对秋千的热爱与虔诚,使任何人也诋毁不了她们;女人身体里的韧,灵魂里的高,让她们与男人一样顶天立地。所以,秋千上的女人不但不闷,相反,那种凛然荡气更是无人可欺的了。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档案天地《档案天地》
《档案天地》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184/G2,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兰台秘光、...
中国粉体工业《中国粉体工业》
《中国粉体工业》杂志创刊于2004年,由中国粉体网主办,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促进委员会、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矿物加工利用技术专委会以及北京粉体技术协会联合协办...
现代兵器《现代兵器》
《现代兵器》杂志,于197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761/T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兵器博览、...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月刊),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36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
上海汽车《上海汽车》
《上海汽车》杂志,于197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684/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经济、...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