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样的语言,不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农民形象。憨厚淳朴的农民,更多的是宽容、内敛,没有几个能像他们这样整天以油嘴滑舌为能事的;其次,这样的语言也不是真正的幽默,它饱含的全是狡辩、耍滑和小家子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甚至感到恶心,远没有幽默带给人的洒脱和身心舒畅。这种语言,偶尔用在电视小品里面,让观众娱乐娱乐,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如果让作为艺术作品的电视剧充斥这类语言,就显得无聊低俗至极了,使电视剧完全丧失了作为艺术作品的美感和价值。
电视剧《大明宫词》的编剧郑重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电视剧也好,文学作品也好,现在应有意识地美化中国人,这一点我们应学国外。欧洲人就有夸饰自己的传统,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有意识地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很多欧洲人看来,凡是牵涉到美的、神秘的、华丽的就是日本的,这让人很生气。因此,我把这种追求看成是我们的一种责任。”[6]郑先生的这段话实在道出了许多观众的心声。我想,电视剧作为一种传播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即使做不到美化中国人,起码,也应该尊重事实,做到不丑化中国人。更何况,这种丑化,只能博得低级趣味的一乐,并没有多大的艺术审美价值。
总之,《乡村爱情》丧失了艺术美感,也就丧失了艺术生命力。
[1]高尔基.《文学书简》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82.
[2]张银杜.增强乡村电视剧美感[N].人民日报, 2008-04-06 (8)
[3]胡经之.文艺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
[4]胡经之.文艺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00.
[5]张名菊.《乡村爱情》为何走红?——浅谈农村题材轻喜剧在韩剧模式中的超越[J].东南传播,2008,4:128.
[6] 光明日报.让语言显示出魅力——关于《大明宫词》的对话[EB/01].http://ent.sina.com.cn ,2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