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当前课改经历的道路是曲折的,农村(或者部分农场)音乐教育则是曲折加上艰辛,面对诸多方面的挑战,对于农村音乐教育者来说更要加倍努力,并借助课程改革的大好时机,好好提升理念,并不断拓展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以达到推动音乐课程建设,做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为打开农村音乐教育教学新局面而不断奋斗。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认识模糊、教育现状、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
教育改革已走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历程,但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幅员辽阔的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仍令人担心与忧虑,农村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情感、发展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影响世界观的形成,音乐教育是美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是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强的关键一环。
回顾过去, 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音乐教育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孔子把音乐列为“六艺”第二,“琴、棋、书、画”是文人雅士品位高低的标志,出土的乐器琳琅满目,有五千年的埙,有汉代的编钟……就连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也是一部音乐文献,其中的“风”、“雅”、“颂”就是不同地区的歌谣、正声、祭祀舞曲。浏览历史,俞伯牙、钟子期与《高山》、《流水》、孔子与《文王操》、霸王别姬与《十面埋伏》、瞎子阿炳与《二泉映月》……这一串串熟悉的名字,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这一段段优美的传说,在音乐星空中熠熠生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然而在农村,音乐课几乎等同于唱歌课,并且都是听唱、跟唱,孩子们大多不能视唱,不识乐谱,不懂乐理,没有欣赏过也无力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名曲,不会演奏乐器,更无缘参加合唱团、乐队的训练和演出了。
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受到了中央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纵观全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喜中有忧。喜的是,我国音乐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忧的是广大农村的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形式上,在领导及教师、家长的思想认识上都存在着“误区”,使得农村的音乐教育没有更好地发挥其教育的作用和功能。
农村音乐教育的这种流行音乐的“唱歌课”,决定了它的教学形式是单一的,使得学生、教师不断地追求流行音乐里的通俗歌曲,使得中小学生中出现一批“追星族”。他们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懂音乐的基本常识,不识谱,不知道《国歌》词、曲作者是谁。这是音乐教育的可悲之处。
农村音乐教育的另一个误区是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模糊。当前,要搞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
我国75%的中小学生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加快农村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是推动全国音乐教育甚至整个学校教育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透析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深感素质教育举步艰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后劲不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却被教育者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二十年的探索历程,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其原因是忽视了美育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从我国许多先进的中小学进行的音乐教育实践表明,学习音乐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帮助发展情感和提高语言技巧,提高数学演算能力有着独特的教育功效。因此,重视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就是重视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智能提高。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才的培养向学校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首先,教育者要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和全面、科学的育人观点。
如何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真正做到重视音乐教育。
在许多的农村学校,仍然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目标,老百姓仍以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业绩的唯一尺码。总认为音乐是副科,偏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音乐教师的实绩因学校制度的缺陷始终与先进无缘。加之音乐课不统考,不计入学生学习总成绩,有的老师和家长、学生都认为学音乐没有用,就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所以学生学了忘,忘了学,学了再忘。这就是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根源。高一学生对于音高及音高的标记、拍子、拍号等依然一无所知,说老师在小学、初中都没教过?绝不可能。那为什么学生学了忘,忘了学,学了再忘呢?
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够,音乐艺术的魅力,给人们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这种教育是采取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的,是长期感染、潜移默化的,音乐教育在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塑造人的心灵,培养健康人格中具有特殊作用。因此,要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困境,必须提高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是农村学校素质教育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只有彻底转变观点,音乐教育才会有起色。
二、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材
学生喜欢音乐,大多喜欢的是流行音乐,一说起流行音乐,他们便眉飞色舞,如数家珍,而音乐课本却被他们打入“冷宫”。为什么?不喜欢!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歌曲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听,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产生消极的影响。但这股强劲的流行风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回避不听或强行制止是绝不可能的,正因如此,为什么不把流行音乐作为一个导入点,让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有选择的欣赏流行歌曲,即调动了学生学习教材音乐的兴趣,又帮助了学生对流行音乐“择其善者而从之”,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流行歌曲的认识,知道了作为学生应该选择演唱那些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歌曲。
虽然流行歌曲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但作为教材,它依然不可能通篇布满。毕竟流行音乐只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这就需要我们合理的编配,我认为,有选择地将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然后如何合理的转入音乐学习,是我们每一个音乐教育者都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愉悦学习才能使学生学而不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