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论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美学追求
论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美学追求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任芳莹 宫敏燕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道家美学思想   审美艺术   审美创造   浪漫主义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同时,庄子在引用美的规律来阐明自己观点的创作中,明确显示了自己力图摆脱现实的思想,对现实中的生产实践活动和许多的具体技艺,比儒家思想具有更强的现实感和更深刻的理解,而且显示出他对审美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世界系统认识的密切关系。庄子的文章结构,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辞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富表现力,极有独创性。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浑飞越,想象的奇特丰富,情致的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可以说,《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这种创作风格对后人的艺术创作也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另外,道家关于“技”和“道”的许多著名的寓言,也涉及审美与艺术创作的某些特性,包含了对艺术创作中所要求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高度统一的认识。所谓“以天合天”、“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以及“坐忘”、“心斋”等等说法,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审美与艺术而言,但其思想实质和审美与艺术创造相通,是中国古代美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审美心理特征的深刻说明,并且提到了宇宙观和人生哲学的高度。
总之,与儒家思想相比较,道家思想明显缺少那种执着于现实的积极入世的精神。然而道家对审美与艺术创作特征的深刻理解,又弥补了儒家在这方面认识的不足与弱点,它的超功利的思想和敢于大胆揭穿假面的批判精神,以及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创作思想,则对后人在审美意识和创作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沿袭道家思想的一些文学家,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由此可见其对中国古典美学在审美和创作方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1]于民、孙通海:《美学名言名篇选读》(先秦两汉篇),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8页;
[2] 王振复:《中国美学的文脉历程》,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年刊)创刊于2010年,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主办。本书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潮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284/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长安《长安》
《长安》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295/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封面人物、长安...
经济视野《经济视野》
《经济视野》杂志,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05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理论、生活...
美育学刊《美育学刊》
《美育学刊》杂志,于201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6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艺术与审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296/T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