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从白俄罗斯钢琴专家教学中 看钢琴演奏的触键与音乐表现力
从白俄罗斯钢琴专家教学中 看钢琴演奏的触键与音乐表现力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张婷婷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钢琴 触键 表现 形象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如何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演奏出不同的音乐内容和形象,是钢琴演奏的一个重要课题。白俄罗斯钢琴专家在教学过程中对触键技巧、音乐风格把握、理解作品形象、内心听觉培养等方面的教学经验,可以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 钢琴 触键 表现 形象

  Key-touching and Musical Expression in Pianism

  Seen from Belarusian Pianists’Teaching

  Abstract: How to perform various musical contents and images by means of reasonable technical instrument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ianism. Belarusian Pianists’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based on their courses of teaching, including key-touching skills, grasping musical style, apprehending the image of an opus, culturing inner hearing and so on, can bring about an active promotion to our teaching.

  Keywords: Piano;Touch Key;Representation;Image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凭借音响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钢琴,被人们称作“音乐王冠上的明珠”,它的表现力也是所有乐器中最为丰富的。演奏者通过正确的触键方法,巧妙的表达着各种不同的情感思想。钢琴的触键是表现音色重要的手段之一。法国钢琴家、教育家玛格丽特·朗特将触键技巧解释为:“技巧就是触键……技巧是‘吐字’,是手指的‘清晰发音’。”触键方法的不同,是钢琴音色变化的关键,正确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着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作品的风格、感情。

  谢尔盖·米库里克、阿列格·克里米德、柳德米拉·玛图科夫斯卡娅度三位专家是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演奏能力,在学术上享有较高威信,是白俄罗斯钢琴师资队伍中的杰出代表。笔者在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学院的七年留学期间,有幸从几位专家身上亲身学习和体会白俄罗斯钢琴教学严谨规范、体系完善、技术训练科学的特点,尤其在钢琴教学中表现出的对触键与音乐表现力的深刻理解,给予自身很多启发。

  本文将从白俄罗斯钢琴专家教学中的重点——触键与音乐表现力方面展开论述,通过触键技巧、音乐风格、作品形象、内心听觉等方面的分析,对专家的教学经验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触键技巧是钢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基础 钢琴演奏是一种充满创造性与个性的艺术。演奏者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调整声音的变化,使钢琴的音量和音色产生各种效果。我们把手指触键时对琴键的反作用力称为触键方式。正如钢琴大师约翰·布朗宁所说:“触键技巧与你能很快弹奏不同的音阶全然无关,它是创造出许多不同的声音的能力。这种能力构成了触键技巧的最高理想。”[1]触键方式可以归结如下:指尖触键、指肚触键、手腕触键、前臂触键、全臂触键、快速触键、慢速触键、贴键触键。不同方式触键所采用的速度、力度、和高度的不同则决定了钢琴一瞬间产生的音量大小和声音色彩,每一种变化都能为钢琴演奏增添新的表现力,这也是钢琴演奏艺术最具挑战性的魅力所在。

  针对中国学生对触键的认识有所欠缺、弹出的音色比较单一的问题,谢尔盖·米库里克教授在教学中采用这样的授课方式:指导学生用各种弹奏法,从慢到快反复练习24个大小调的音阶和琶音,并加入ppp到fff区域间各种力度变化的反复练习,在这过程中掌握不同触键方式带给触觉、听觉上明显的差异,提高学生的控制力和耐力。它的核心思想是用速度快慢的对比来加强音色的变化,把弹奏技术与想象力有机结合起来,在训练出较好触键技巧的基础上,依靠作品素材的积累,演奏者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运用弹奏技术,展现作品的音乐情绪。这种教学模式目标明确,层次非常清楚,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和体会到触键技巧的重要性,把握好钢琴演奏的基础。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缺乏这样的宏观思考和重视程度,或流于形式,导致作品演奏层次下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摒弃原有死板的传统方式,正确认识到触键方法在影响音乐的表现力和音乐作品的风格、感情中所起的重要性,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谱面、音符,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演绎出作曲家所赋予作品的情感。这样,触键技巧的学习才会有成效,教师的教学也会更有针对性。

  触键法的运用取决于作品的风格 对于一首成功的钢琴作品,演奏的目的是要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和感染听众,让听众感觉到作品的魅力所在。为此,演奏者除了要掌握和设计多种不同的触键方法,还要深入研究作品的风格,以正确表现作品的内涵。每一个伟大的作曲家都有着自己独到的风格,对于乐曲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如浪漫主义的典型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追求的是绚丽辉煌的色彩;印象派大师德彪西是“音色的魔法师”,他的作品以色彩缤纷见长;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柴可夫斯基则是把 “以声传情、用心灵歌唱”作为他创作的精髓所在。因此,对每一位钢琴演奏者来说,在他掌握了钢琴演奏技术后,深入地研究音乐风格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学习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奏鸣曲》时,阿列格·克里米德教授首先给我们进行示范演奏,其挥洒自如的弹奏技巧和跳跃幅度很大的声音效果极具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心理感受,在我们的脑海里直观地呈现出生动的艺术画面。在视谱练习前,专家让我们查找相关音乐史并分析作曲理论知识,从较深入的层面研究作品。在此基础上,克里米德教授对《第二钢琴奏鸣曲》进行阐示:此曲运用俄罗斯的“现代重量技法”,讲究每个音的质量,注意气息和分句处理严谨,旋律宽广,悠长优美,曲式结构完美,充分体现出俄罗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民族表演艺术所带来的强烈震撼力。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借鉴的是,在如何掌握音乐作品风格的问题上,需要有清晰地定位和整体考虑,既要充分研究曲谱中的表情、力度、速度记号等所蕴含的信息,把旋律和触键技巧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要结合作品当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作者的精神状态,以期深刻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种种想象和意图,在演奏中最大限度地体现作曲家的原意。

  正确把握音乐形象是钢琴演奏的核心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形象一般是由作品本身通过音乐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再由欣赏者把其与现实生活中相关的事物、情绪,通过联想再现在脑海的屏幕上。德国音乐家舒曼对贝多芬的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的第一乐章是这样理解的:“音乐本身不能表现月光,只能表现人们在月光下的感受。”音乐所带给听众的,仅仅是一种宁静的感觉,而“月光”则是听众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联想,构造在脑海中的想像画面。这是音乐同其他艺术形式塑造形象的根本区别所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感情体验,对同一首乐曲,在规定的情景下,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是说会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对音乐作品形象的正确把握,是钢琴演奏的核心。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学周刊《学周刊》
《学周刊》杂志,于200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3-1379/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实践讲堂、素...
名家名作《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双月刊)创刊于2015年,是由山西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的学术期刊。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311/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杂志,于196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287/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工艺装备、...
人文《人文》
《人文》杂志,于195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00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传统与现代、理...
白蚁科技《白蚁科技》
《白蚁科技》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