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垣子聿元敏犯寒至东园寻梅》
诗人虽年老体衰,但由于对梅花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仍冒寒寻梅。他对梅花蓬勃生命力的歌颂,正是对自己的鞭策、勉励,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含于字里行间。梅花藤虽瘦,便“凌风霜”精神无改;陆游虽年老力衰,但斗争的意志不减当年。正如清代叶燮在《诗源》中所说:“诗是心声,必不能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诗每以人见,人又以诗见”。由此可知,梅花不畏雪压冰封的本性,正是陆游不屈不挠、顽强斗争精神的象征。他由于力主抗战,深为当权者所嫉妒,为世俗所不容,多次被贬官还乡,但陆游不为求得一官半职而折节,抗金主张坚定不移。他虽然捐躯无疆场,但以笔为武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还念念不忘祖国被异族入侵的耻辱与仇恨,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绝唱《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深沉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意志,收复失地的希望与必胜的信心,溢于言表。同咏梅诗中“苍然老气压桃李,笑我白发心尚孩”是遥相呼应的。
梅花不仅傲霜斗雪,气节坚贞,而且具有高洁的品性:“一点不杂桃李春,一水隔断车马尘。恨不来为清夜饮,月中香露湿乌巾”(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似羞流落蒙市尘,宁堕荒寒傍茅店。悠然自是世外人,过去生中差一念。浅颦常鄙桃李学,独立不容莺蝶觇”(《西郊寻梅》)。梅花不与百花争春,宁独处荒山野岭,“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城南王氏庄寻梅》),自开自落,不容蜂采蝶觇,傲然尘世外,孤芳自赏,鄙视百花的华贵庸俗,“余花岂无好颜色,病在一俗无由贬”(《西郊寻梅》),以示自身高洁。“言为心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文心雕龙。物色》),由此我们很难把这位清高文人与“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的形象统一为一人,武断地把二者联系起来,似乎是不可思议的,而事实上二者却在爱国思想的主线上,殊途同归。
陆游一生力主抗金,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为此“身杂老农间”,远离市朝,过宁静简朴的农家生活,自得其乐,不趋炎附势,不献媚进谗,不与当权者同流合污干丧权辱国的可耻勾当。由此可见。梅花不与百花争春,孤芳自赏的本性,正是陆游傲世不群,洁身自好思想品格的形象再现,表现其对权贵的蔑视及对当权者昏庸无能、屈膝求和行径的痛恨与厌恶,是陆游愤世嫉俗,不随波逐流思想的反映,也是儒家“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陆游思想上打下的深刻烙印。
陆游作为旧时代的一个文人,他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中的成员,固然他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坚强不屈的顽强斗争精神与高洁的品性,这是时代所呼唤的强音。但由于壮志难酬,苦闷难遣,尤其是到了老年,孤独寂寞,感到空虚无所寄托,这种感情在他的咏梅诗中都有所流露,他把感情寄托在赏花、饮酒上,狂放不羁:
“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樽前作剧莫相笑,我死诸君思我狂”。
--《梅花绝句 其五》
“春日晴过野僧家,邂逅诗人共晚茶。归见诸公问老子,为言满帽插梅花”。
--《观梅至花泾高端淑解元见雪》
“山村处处梅花香,醉插乌巾舞道旁。饮酒得仙陶令达,爱花欲死杜陵狂”。
--《梅花绝句 其二》
诗人以漫画笔法自画像,廖廖几笔,把自己满帽插梅花,狂舞路旁的情态绘声绘色的表现出来,滑稽可笑,憨态可掬,栩栩如生,这正是他所以得号“放翁”的自白。同他与范成大“文字相交,不拘礼法”,同僚“讥其颓废”,索性自号“放翁”,同出一辙。陆游中年时候,曾一度身临前线,斗志昂扬,希望杀敌报国,施展自己的才智,可由于南宋当权者不容抗战志士积极活动,调任他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地方官,有志不得伸,感到前途渺茫,愤恨满腹,但也无可奈何,为此玩花饮酒,放荡不羁,麻醉自己,排遣报国无门的苦闷,饮酒赋诗,以抒发悲愤的感情,狂傲如李白,当时就有“小太白”之称。
甚至也求仙访道,企求自我超脱:
“欲与梅为友,常忧不称渠。从今断烟火,饮酒读仙书”。
--《梅花。其三》
孤独、寂寞,失去了往年的蓬勃朝气,希望超然于尘世外,悠闲自得,这正是他报国无路转向消极思想倾向的自然流露。事实上他的报国之志是不会暂泯的,只不过以玩世不恭的态度佯装无忧,强作狂达而已。这在旧时代知识分子中是颇具代表性的。他要达到真正的超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连本阶级的局限都无法冲破,反而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陆游作为我国文学史上优秀的爱国主义诗人,其思想又是非常复杂的。“三十年前举眼非,锦江乐事只成悲。溪头忽见梅花发,恰似青羊宫里时。俗事常妨把一杯,等闲开过小园梅。自伤唯有寻春梦,百舌无情唤春归”(《梅》),这是诗人一生思想、生活的写照。对三十年前的“锦江乐事”的悲叹,对昔日青羊宫里往事的忆念,流露了他捐躯无疆场的悲愤情绪,也有自己年老力衰,自叹无计留春驻的无奈,满含着一生坎坷的辛酸泪与报国无路的悲哀。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只怕春来妒,零落成泥辗成尘,只有香如故”(《咏梅》),这也是陆游一生高洁品格的写照。
总之,陆游,作国一位优秀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是时代的歌手,他的爱国诗篇,打击了敌人和投降派,是鼓舞人民斗志的号角,尤其是在国难临头的时候 ,成了刺向民族压迫者及民族败类的一把的匕首,对当今时代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及深刻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陆游诗选》 游国恩 李易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陆游诗词选》 江守义注评功 黄山书社 2007
《陆游诗词选析》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0
《现代写作教程》董小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