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再思考
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再思考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孟缨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现代艺术教育、经济市场、课程设置、绘画基础、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模式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设计艺术本来就是以艺术学为主干的交叉学科,特别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设计艺术专业,更是有针对性的汲取相关专业有益成份而发展的新兴学科。长期以来,我们高校的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基本沿用绘画专业的教育模式,四年本科,从上绘画的基础课到专业课都是以绘画、绘图为主的训练手法,教学单一,真正涉及设计艺术最本质的课题太少,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欠缺。目前,普通高等教育已形成了一整套教学模式,一般的学科和专业多注重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但对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则重视不够。现代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从宏观的规划上还没有形成,课程设置与授课内容脱节,教师专业面过窄,大部分院校、系、专业仍沿用纯美术的授课形式和内容,或是增加一部分 “画设计”的内容,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设计艺术教育的观念。如何从目前绘画倾向、唯美倾向和单科倾向中脱离出来;高等教育如何适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何改变或发展新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是摆在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对设计艺术院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设计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应是急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敏锐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应该是普通高校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目前的艺术设计教育的状况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 了解市场信息、社会需求,增加艺术设计的相关必修科目。 设计艺术与其他行业、市场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的。设计产品要直接投入市场,并适应市场的选择,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等不仅是设计艺术学的相关学科,更是设计艺术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设计艺术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课程导入其中,因为设计艺术在艺术学诸学科中属于应用学科,让学生了解市场,接触商家、厂家,直接参与设计实践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要当学问去做,从中认识设计实践过程中的诸多社会因素,反过来验证自己所从事的设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设计的基础。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的场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场所。让学生读书期间走向社会也是教书育人之目的”。

 

其实,平面设计首先是设计创意、文案构想,然后才是设计方法与形式;工业设计首先要了解产品的功能特征和受众习惯,然后再是造型的款式与美学特征;广告设计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才能设计出吸引消费者的作品。这样的培养方式才能符合设计艺术专业的培养规律,有利于塑造有创造素质的设计艺术家。设计艺术家区别于画家和雕塑家,从知识结构上他应该熟悉当代比较尖端的自然科学,深入了解人文科学,精通设计学原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和在特定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需求。 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增加大量的实践比重。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管是环境艺术设计,还是视觉传达设计,不管是产品设计,还是服装设计,每一领域都要求毕业生能够面对实际业务,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设计院校的设计实践教学,是设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绝大部分院系(专业)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没有相应的实践基地,学生设计制作基本是假设的课题,使设计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真正需求和得到有效的训练。虽然允许对学生在校 学习 阶段鼓励开发思维,允许学生制作一些文化性、想象性思维的课题。但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而现今学生对实际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全然不知,学生毕业后感到不能及时进入角色,有许多是工作中必需的但在学校里没有得到训练和学习的知识,使高校的设计艺术教育沦为一种“预备级”的层次,难以为当代的社会发展提供合格的人才,使设计教育处于一种培养半成品的结果。

现代设计艺术,专业特点与纯艺术专业相比,其实践性是十分突出的。它不仅需要在教学中穿插大量的实践或实际操作的比重,更重要的是对产品和商品性质的实践因素及其社会因素需要有足够的认识。也就是说,设计艺术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我们知道,工科教育注重工厂实习,医学教育重视临床实践,那么工学院设实习工厂,医学院设附属医院是情理中的事,而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的教育纸上谈兵难道不是一种欠缺吗,事实证明这种欠缺是显而易见的。在高校即使是毕业设计的寥寥无几的实物作品也只是一厢情愿,很少考虑市场行情或社会需要的前提,至于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则更是无从检验。高校设计艺术类的工作室、实习设施、实习场地不仅少得可怜,即使有所准备也常常形同虚设,这种环境下培养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不脱离实践、不脱离生产、不脱离社会呢?这不仅是对“设计”一种误解,也是对职业特点的漠视。

三、规范专业设置、明确教学方向。

目前使用的“艺术设计”专业,专业方向过窄,与日益发展的生活方式不成正比。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专业方向却太少,而在统一的专业目录规范下,又无法得以拓展,使之研究生教育、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拉不开距离,形不成优势互补和各自特点,这也是设计专业单一及层次混乱的原因之一。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专业院校来讲,课程设置还是以绘画或美术的基础加上设计或工艺的课程,缺乏新专业的开拓性,也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艺术设计领域的需要,就设计艺术教育的整体现状而言,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专业设置不规范,师资水平不一,教学方向不明确,缺乏设计与实践的结合,缺少交叉学科的引进,更缺少一批关心这个新学科建设发展的科研队伍。 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 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建筑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集艺术与科学一体的优秀作品来。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很快,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他的变化,熟练运用它的优越性能。当前材料科学正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高科技含量的新材料,一个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材料,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在设计中熟练的运用它们。 承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须要有相当的深度。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西南公路《西南公路》
《西南公路》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主办。 《西南公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168/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季刊)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中国哲学史》编辑部编辑的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性、专业性学术刊物。 《中国哲学史》在马克思列宁...
石化技术《石化技术》
《石化技术》(季刊)创刊于1980年,由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主办。生产与科研相结合,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并重,为石化行业科技人员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中国人民银行文告》
并非《中国人民银行文告》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人民银行文告》杂志,于200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159/F,本刊在...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现: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创刊于1993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全...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