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文化研究 > 法由心生 ——贾克梅蒂艺术中的禅宗精神
法由心生 ——贾克梅蒂艺术中的禅宗精神
来源:互联网 qikanw |
【分  类】 文化研究
【关 键 词】 贾克梅蒂 禅宗 自性 视觉 虚空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贾克梅蒂追求从视觉到内心的真实,击倒思想先入范畴的本身,依靠本质的直觉去观察物象,以自己的心灵直接触摸世界,以一种超感觉的心的本质来看望这个世界及人生。贾克梅蒂的作品总是在真实与幻境,虚无与存在之间徘徊。他的这些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禅宗精神的共通与殊途同归,使贾克梅蒂的艺术超越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思维格局,存在于同一的思想境界之中。
关键词:贾克梅蒂 禅宗 自性 视觉 虚空
贾克梅蒂(Giacometti,1901-1966)是当今西方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以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开启了具象表现艺术的新视点。通过对贾克梅蒂艺术和禅宗思想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他的艺术理念与中国传统的禅宗美学思想具有的兼融性。这种精神上的共通与殊途同归,使贾克梅蒂的艺术超越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思维格局,存在于同一的思想境界之中。
以下分别从心灵的感受、自性的追求、境界的虚空三个方面去分析贾克梅蒂的艺术和禅宗思想的兼融共通。
  • 一切法皆从心生
禅宗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个体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禅宗认为,一切法皆从心生,“心”是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赖以存在的根本条件,是宇宙万有或森罗万象得以产生的本源所在。禅宗主张“心”是世界的本源,由此“心”也就实际上成了“万法”的创造主,而“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物象如梦幻泡影,心是唯一的实体,唯有个体心灵感受才具有实在性。在禅宗看来,审美是一种不同于感性认识,也不同于理性认识的心灵体验,是一种由感知、理解、情感和联想等多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活动的直觉感受。当禅宗佛学渗透到艺术和审美领域时,在艺术领域出现了与以往描写主体和客体和谐统一的艺术不同的、以表现个体心灵感受为基本内容的艺术。这些艺术作品虽然缺乏面向社会,兼善天下的博大胸襟,也大多缺乏心向自然,礼赞生命的磅礴气势,但在表现个体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和对宇宙本体的沉思上,却具有以往一味描写主题与客体和谐统一的艺术远所不及的思想深度。
贾克梅蒂所要寻找的,正是由视觉到内心的真实。他明确地把视觉模式的发现定义为绘画活动的本质。贾克梅蒂认为,物象是人的内心所意识的对象。同一物象在内心不断生成、不断流变的意识流中就会构成无限多的意象,同一事物的对象其实就是“无限多的意象群”的结合物。当贾克梅蒂提出视觉模式的问题时,他向人们提示了观察与观察之间的差别之巨大,客体的真实与眼见的真实有多么的不同,突破了人们头脑中对造型问题固定不变的看法,证明了一成不变的外部世界的景象是不存在的。对贾克梅蒂而言,这个视觉真实的追问者,只是想要画他眼睛所看见的,并不是复制他所看见的。需要指出的是,贾克梅蒂所谓眼见的真实,是一种带有主观的真实。他所看到的所复制的对象正是人的意识所面对的对象,是自己的心眼所见,真实即是由心出发而对物象的一种创造。这正与禅宗法由心生的观念相契合,“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故知一切诸法皆由心造”(断际禅师《宛陵录》)。[1]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贾克梅蒂正是以“心”作为唯一的实体,以心转物而不被物象所惑,用个体的心灵感受去物象的真实。
二、自性本自具足
禅宗认为,人的自性本来是纯真、洁净,无烦恼,无迷妄,无污染的。这种纯真的自性便是佛性,因此只要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便是觉悟,便能成佛。 “自性本自具足”,高扬的是主体“自性”的意义和价值,一切众生先天具有独立自在的、圆满自足的、清净无染的“自性”。也就是说,佛不在身外,也不在心外,佛就在“自性”中,就在“自心”中,只要体悟“自性”之所在,即可得到解脱、获得自由。本性本自具足,强调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坚持的是一种众生成佛不靠外在任何力量的自己解放自己的立场,也就是不承认救世主、也不承认外在的任何偶像和权威。禅宗敢于向传统发起挑战的胆略和勇气,在历史上一定程度地扮演了反对旧传统的“先行者“角色。
自性虽然本净,但人自生下来后,由于不断接触到外界见闻知觉,所以清净的自性被污染遮蔽了,只有去迷、去执,才能识心见性。禅宗这一思想的影响,在美学思想领域中体现为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在艺术创作领域中,则代表了一种敢于与抱残守缺、泥古不化、拜倒在前人脚下的守旧风气进行斗争,追求艺术个性、崇尚艺术独创的精神。明代后期李贽的“童心说”就是个典型的例证。李贽讲的“童心”即是人生最初的“一念本心”,“童心者,心之初也”,“绝假存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李贽《焚书·杂述》)。[2]这种“本心”,不曾受到外界的污染,正如禅宗所说的“人性本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外界的见闻不断加深加广,所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于是为了好美名、避丑名而尽量掩盖装饰自己,童心为虚伪所蔽,也就渐渐消失殆尽。而人要恢复并保持“童心”,就必须摆脱理学的束缚和影响。毋庸赘言,李贽笔下的这一“绝假存真”的“心之初”的“童心说”,就是直接蹈袭禅宗的“自性本净”的“自性说”。
贾克梅蒂同样希望抹去主观的视觉经验和意识成见,完全依靠本质的直觉去观察物象,或者说是用眼睛去思考问题。波特莱尔说过:“天才不过是童心复活……艺术家的宗旨就是寻找出一种最接近自然的视觉的形象来,这过程其实就是回归儿童期的过程,是回归到世界还处于混沌状态的过程。”[3]贾克梅蒂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一种看的方式,我只不过照自然摹写……但重要的是要避免一切先入之见,试图只看那些真正存在的东西。”[4]当人们在不自觉地被某种习惯的视觉模式所束缚的时候,贾克梅蒂提出的新视觉模式突破了人们头脑中对造型问题固定不变的看法,证明了一成不变的外部世界的景象是不存在的。他向人们提示了观察与观察之间的差别之巨大,客体的真实与眼见的真实有多么的不同。贾克梅蒂认为画家的使命是打破人们熟悉的或由前辈建立起来的视觉模式,不断发现新的视觉模式,避开一切关于事物对象自身以外的那些先入之见,既定的观念、学院派的规程、现代艺术新观念等等,不让它们来影响纯粹的视觉观察物象。摒弃既定观念和杂念来观察事物,那么事物对象在我们意识中所呈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事物自身的现象,从而在此过程中获得主观的真实。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税务《中国税务》
《中国税务》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1178/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摘之摘、环...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195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福建医科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
中华风湿病学《中华风湿病学》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21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异域采...
摩托车技术《摩托车技术》
《摩托车技术》杂志,于198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168/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摩托市场...
江淮水利科技《江淮水利科技》
《江淮水利科技》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4-1293/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农村水...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季刊)1982年创刊,是由厦门大学主办的中国经济史学科专业杂志。由厦门大学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四期(首年仅出三期)。1988年起﹐改由厦门...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