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念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是人的头脑中源于经验自发地产生的.并不是依赖语言而形成的。思想是赤裸裸的——即脱离语言的思想——实际上是存在的,所以是可以悬隔于形式之外的。例如,先天的聋哑人不懂得任何语言,但是他们头脑中同样有思想存在,这是经实验证明了的。
所以,按照现代符号学的论点,语言和思想不是统一体,不可能构成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只不过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是表达思想的一种符号系统,正如盲文、军事信号、交通信号等一样,只不过语言是人类所有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而已。这就正确地说明了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同样的思想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符号表达出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形式与内容的固定的一一对应关系。 这就消除了翻译中长期存在而未能解决的语言形式与内容(意义)的矛盾问题。
根据符号学的论点,翻译的实质就是以不同的语言符号表达同样的思想。翻译的目标当然是重现原文的意义,而不是重现原文的语言符号。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的制订,并不是根据统一的原则,科学地、系统地制订的,而是各个语言社会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的,偶然性占着极大的成份,“约定俗成”起着主导的作用。所以,在各种不同语言的符号系统之间找不到共同的形式一一对应规律。各个符号单位、词语的意义,既有相对固定的辞典意义,许多词语又具有多义性,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一个词语在翻译过程中其意义是灵活多变的,这是语言中的词语大都具有多义的性质的结果。
例如:英语词head 在《新英汉词典》之中作名词的解释义项达二十三项。汉语词“头”在现代汉语词典之中的解释义项也有七项之多。good 一词作形容词的义项的解释达十二项,并且它的意义是随着语言环境而变化的,词语搭配是决定其意义的主要原因。
good(fertile)soil——肥沃的土壤
good(fresh)eggs——新鲜的鸡蛋
good(amusing)jokes——有趣的笑话
good(genuine)gold——纯金
good(handsome)looks——漂亮的外表
good(devoted)Christians——虔诚的基督徒
因此,每个单词用于新的语境中就可以认为是一个新词。
总之,在两种语言形式之间进行翻译是在不同的语言符号之间进行的。直接对等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经过“语言符号还原为思想”、“思想悬隔于语言符号之外”和“思想再转化为语言符号”三个步骤,即:理解、悬隔和表达。任何翻译都应该经过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如果不理解原文的意思而只按字面直接转换,语言形式完全一致时,是一种所谓的直译。但是,这只能说是偶然的巧合,而且局限性很大,不应作为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之中追求意义的一致才应作为翻译的标准。
四、 结语
理解就是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即所指意义),还要理解它的内涵意义、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风格可包括在联想意义之内)等等。理解原文的内容,可以把它进行悬隔,然后用目标语把它再现出来。
悬隔是要把意义与形式分离开来,以避免源语的形式的影响。这里的形式是指源语的语音形式,意义是指脱离与源语的语音形式的意义,包括:所指意义(或者概念意义),比喻意义和联想意义(风格可包括在联想意义之内)等等。
表达就是要用目标语准确而自然的再现源语的意义(包括内容和风格),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标准,又要达到译文通顺的标准。
总之,高质量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思维逻辑知识和有关的各种专门学科的知识,还要具有语义学、语用学、社会学、思维逻辑学、跨文化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参考文献:
[1] Nida, Eugene A.: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in the Western World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84, (2)
[2] Nida, Eugene A. & Liao Qiyi: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J].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2000, (3)
[3]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4]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 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C].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6]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