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信息科技 > 赛伯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
赛伯空间中的主体技术和性/性别政治
来源:互联网 sk005 | 沈奕斐
【分  类】 信息科技
【关 键 词】 主体技术、虚拟实在、性、社会性别、反本质主义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任何新技术的产生、传播和利用都与特定的社会文化因素相关。社会文化环境不仅提供了人们选择某项技术的标准与方式,而且随着这种技术制度化及其秩序体系化的形成,还将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化生活空间而影响整个社会大系统。[13]正是由于网络技术特征的不同,所以处于权力不同位置的群体对网络技术的态度是非常不同的,作为性别权力关系中的弱势方或者边源群体:女性、同性恋、性开放者等等对网络的热衷既是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也是结合网络技术本身特点的一种主动的政治选择。主体技术在虚拟实在中的运用使得性/性别的体验和由此产生的个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与以往很不相同的特点,而这些体验进一步会影响到现实生活。

  西方的叙述界已经开始关注到科技如何作用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近乎哲学的命题,他们把科技看作是一种交流和传播的形式,也是建构社会的权力体系之一。以福柯的观点来看,科技在社会的全方位渗透的特点和权力的网络状特点是非常吻合的。

  有学者阐述道,“现代西方科技的社会研究开展出新的批判性的方式,把技术作为意识形态、文化、程序来分析,在这一方面是非常有创造性的。女性主义学者的工作尤其具有革新意义,他们分析技术、意识形态、主观性之间的关系,探索工业社会的科技体系给与社会身份和不平等以物质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是其自然化、并具体表达体验的种种方式。”[14]本文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以五则消息作为分析个案,结合网络的特性和社会性别的使命,阐释社会性别与网络的共通性,强调网络作为一种性别政治的技术选择,它与其它的传统媒体相比较,具有更大的革命空间和颠覆可能。

  多重体验和意义解读

  赛伯空间与现实空间不同,但并不是完全分离的,两者既相互影响也可一彼此独立。也就是说,赛伯空间既可以复制现实空间,也可以完全颠覆现实空间,从而从另一个角度来影响现实。

  劳瑞提斯提出了“社会性别机制”[15]概念,认为社会性别是个象征系统,通过再现实现其意义,而性别再现本身以及解构性别的尝试都是性别建构的过程。如何再现和解构成为改变本质主义性别文化,重构社会性别的关键。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存在跨越性别界限的现象,比如说话粗声粗气的女性、剪板刷头的姑娘、爱翘兰花指的男性、喜欢封衣纳线的男子,以及更加显著的同性恋者、异装者等等,这些人都在跨越着性别界限。[16]但是,这种跨越依然是在性别二元的框架下进行的,强化了性别的分野而并非在弱化它。社会性别的目标是终止以性别为基础的不平等关系,那么就必须超越性别的二元对立。赛伯空间的多重意义解读的特点给了超越性别的二元对立,进行性别颠覆的可能性。

  在主体技术的运用中,性和性别都不再以原来的实体面貌出现,而是瓦解为一系列的符号(如照片、昵称等)和数字,性别体验则取决于参与赛伯空间的个人的选择,完全脱离了本质主义的限制(可以男扮女或女扮男),但是产生的体验却是非常实在的,而且有可能影响到现实生活。所以,赛伯空间产生的多重体验有可能急剧的解构传统社会中的性和性别文化。我们具体举五个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

  消息一 网络婚姻正在悄然流行 是"风花雪月"的陷阱[17]

  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和陌生人来一场虚拟结婚,甚至能在网上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这,正是时下在一些人中间悄然流行的网络婚姻。这些网上夫妻,在现实生活中或许压根儿就不认识,或许相隔十万八千里,但在网上,他们却称妻道夫,诉不尽的衷肠。他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喜帖”、“办喜宴”、“拜天地”、“闹洞房”,可以在网上“结婚安家”、“生儿育女”、“过小日子”。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甚至还可以“离婚”、“再婚”。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有数十万人在网上“结为夫妻”。然而,伴随着网婚的悄然流行,现实生活中夫妻反目、家庭破裂等纠纷也越来越多。林女士发现丈夫已在网上和一名“女子”“结婚”两年多了,还共同抚养了一个孩子,林女士以“重婚罪” 将丈夫告上了法庭,并要求得到精神赔偿费。

  消息二 视频前的性行为:给现实出了多少难题[18]

  一位李姓朋友为视频的事打算和老婆离婚。据他说,前天晚上,他回家发现老婆在电脑前,电脑视频上显示一裸体男子,而她也半裸上身正对电脑摄像头,当他进到房间时,她因太投入没有察觉。经过一阵激烈争吵后,他提出离婚。理由是虽然网络是虚的但影响是存在的,网络是虚的但里面的那个男人的是真的,网络是虚的但受到伤害却是真的。

  消息三 网络性爱:特殊性取向的发泄[19]

  “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庆幸视频性爱的到来,它是个好东西。”在某网站的一个同性恋论坛上,网名为“同志同心”的人写道。“视频的安全对于我们显得更为重要,国外有一项调查说,男同性恋者染上爱滋病的比例高达8%。这是上帝对我们的不公。但我要对我的‘知己’们说,如果现实已经无从改变,就让我们把身体从现实中分开,在视频里结合——为的是让我们的天空更加蔚蓝,为的是让我们的心依然靠在一起。”

  消息四 木子美现象[20]

  “要采访我,必须先和我上床;在床上能用多长时间,我就给你多长时间的采访”,这是木子美不久前给北京某媒体一名男记者的答复。男记者被吓退了。是玩笑,也是挑衅。这个看似荒唐的噱头在圈内和网际广为流传。

  木子美,女,25岁,广州某杂志编辑,性专栏作家,在圈内以体验式性爱写作闻名。每隔两周,木子美就要换一个或更多个男人上床,然后将床上的细节写在日记里。许多人在网上把她骂得一塌糊涂,骂完之后却一如既往地来看她的日记。

  消息五 争议性产品网络性爱遥控器获全国大奖[21]

  一男一女,每人一个仿真性具、一台电脑、一套软件,就可以超越地域,在网上遥控做爱,通过鼠标控制对方仿真性具的震动。这种世界首创的“互联网性爱遥控器”由广东汕头的企业发明生产,2004年底在广州性文化节上露面即引起激烈争论,发明者认为产品可造福分居男女,减少一夜情;有人则认为该产品挑战中国人道德底线;有人更担心,产品一旦普及,恐怕会引爆“网上淫乱”或者互联网色情交易。2005年,这种互联网性爱产品不但没有被公安等相关部门叫停,还在中国性学会成立10周年庆典上被授予“最佳先进科学与无艾滋病性爱产品”称号。

  如果说,人们认为消息一中网上婚姻体现的是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特点的话,那么消息二证明这种虚拟性是完全可以影响到实际生活,而消息五中“互联网性爱遥控器”的发明正式向世人宣告,虚拟实在中的遥距操作已经走出了实验,正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进入的第一个领域就是性/性别的领域。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13年,是我国高校办刊历史为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学报之一。本刊主要发表具有高理论价值和学术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59/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博...
推进技术《推进技术》
《推进技术》(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主管、该公司第三研究院第31研究所主办的全国科技期刊。于1980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政治、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性文章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教学研究与...
凉山文学《凉山文学》
《凉山文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121/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散文、长篇...
美国研究《美国研究》
《美国研究》(季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华美国学会主办的专业学术性刊物。 《美国研究》主要刊登:中国学者关美国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