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主型教学软件中,这一点体现在能够提供更多的文字、图画、音频、视频或智能技术的帮助,从而使学习者可灵活,方便的使用软件。
⑷直观性 直观性的设计体现了教学软件的整体结构、层次和教学过程。太简单的结构往往不能满足内容表达的需要;但太多或太复杂的层次将使用户发生“迷航”,或有可能忽略了某些重要的内容。
在自主型教学软件中,确定正确的导航方式和方法,是顺利地完成教学过程的关键。教学软件的开发直观、形象,有利于学习者理解知识。
⑸个性化 个性化指在教学内容上是否设置了各种选项、多种途径,并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以适应用户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软件的设计新颖,进一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2.2科学性 描述概念的科学性:教学软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问题表述的准确性:教学软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引用资料的正确性:教学软件中引用的资料正确。认知逻辑的合理性:教学软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3 自主特性方面
3.1开发指导思想 对于自主学习,齐莫曼等人继承了班杜拉的个人、行为、环境交互决定论的思想。他们认为,自主学习是自我,行为和环境三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自主学习并不是仅仅由自我过程未决定,它还受到环境事件和行为事件以一种交互作用的方式来影响。自主学习可以划分为学习者内在的自主、行为的自主、环境的自主三个方面,因此,探讨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应从个人内部、行为和环境三个方面着手。基于对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齐莫曼和里森伯格提出了系统的促进自主学习的方法。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注重学习策略教学;指导学习者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教会学习者利用社会性的和物质性的资源,这四点也就是我们自主型教学软件的开发评价的指导思想[5]。
3.2软件自主类服务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认知作用。教学中的智能不仅体现在指导老师的“教”,而且体现在辅助学生的“学”上,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围绕“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展开教学[6]。
自主型教学软件的设计要结合“导学——课堂教学——自学——自测——交流——学习管理”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软件中,学习环境和引导学习的实现是重中之重,也是评价体系中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服务来评价自主型教学软件的自主特性。
⑴智能服务 一个高效率的自主型教学软件必须具备一定的智能化成分。它主要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的角色,这两个角色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智能导师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简称ITS)企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模拟“家教”的行为,允许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双向问答式对话[7]。智能导师系统主要是体现出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一个理想的智能导师系统不仅要具有学科领域知识,而且要知道它所教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还能理解学习者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提问,引导学习者选择学习策略。
虚拟学伴系统(Virtual Learning Companion System; 简称VLCS)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师和同级学习者的行为[9]。虚拟学伴系统在自主型教学软件中表现为一个学习榜样的形象,同时又是学习者的交流对象,共同进步的并肩者。
⑶测评服务 测评服务体现在对学习者和学习内容的一种交互。在自主学习中,它用于检测学习者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它可分为学前测评服务、学中测评服务、学后测评服务。
学前测评服务:是对学习者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教学软件中内容必备知识的测试,并通过测试结果对学习者提出要求,从而决定学习者是否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学中测评服务:是根据教育原理,学习和遗忘规律在学习过程对学习者通过测试,评价测试结果,来引导学习者高效率学习,并有效记忆知识,应用知识。
学后测评服务:其类似课后习题体系,是对知识的复习和知识的总结。
测评服务非常完整的引导学习者进行预习、学习、复习。
⑷交流服务 交流是使学习得到升华的有效途径。学习应该是互动的,学习者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独的,他们需要良好的教师引导和同学互助。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的引导者。学习者在交流区内可以进行交流,就一些问题,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畅所欲言的讨论。在那里,还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征求别人的意见。教师要引导和观察学习者的讨论,在关键时给予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问题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在自主型教学软件中,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师生之间,还要体现在教师、学生、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教学软件就是提供用于这种交互的平台,它可以是论坛、博客、网站或使用电子邮件等。自主型教学软件的交流服务如图6:
教师1 教师2 教师n ... 资源1 资源2 资源n ... 学习者1 学习者2 学习者n ... 交流平台 5自主型教学软件的评价量规
评定量表是教育评价中对表现、满意度、没有现成工具可以测量的综合因素等比较抽象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时常用的办法。评定量表的实质上是对评价者在价值判断中的感受程度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与用语言定性描述判断方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评价对象个体之间的可比性等优点,但也有不够详细和生动的缺点。根据第四部分的分析,自主型教学软件的定量评价可以归结为以下两表:
表1自主型教学软件的评价量规及标准 理论方面(45) 教学性(30) 教学设计思想(6) 用户通过学习能否完全地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内容的准确性(6)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表达(如文字、动画、声音)上的准确程度合理 可学习性和可操作性(6) 用户在学习操作和控制使用该教学软件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的程度,即指该软件的操作执行方法应简单、明确,易于学习、易于掌握。 直观性(6) 教学软件的整体结构、层次和教学过程 个性化(6) 教学软件的整体结构、层次和教学过程 科学性(15) 描述概念的科学性(4) 教学软件的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问题表述的准确性(4) 教学软件中所有表述的内容要准确无误 引用资料的正确性(4) 教学软件中引用的资料正确 认知逻辑的合理性(3) 教学软件的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技艺方面(25) 程序模块化(4) 教学软件功能分解达到层次化标准 运用“超链接”技术(4) 链接内容要有合理的内在联系 创设友好界面(4) 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人-机对话系统,给学习者良好的视觉效果 可移植性(2) 软件不加改动地从原始的运行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下进行运行的能力 开发效率(2) 体现经济效率 可靠性(2) 指一个基于软件的系统或者部件在规定的环境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运行而不发生故障的能力 艺术性(7) 媒体多样,选材适度,设置恰当,创意新颖,构思巧妙,节奏合理画面简洁,声音悦耳 自主特性方面(30) 开发指导思想(10) 是否运用自主学习理论指导软件开发 软件自主类服务(20) 智能服务(5) 是否具备该功能,该功能的技术实现是否合理,是否对学习者有预期的影响 管理服务(5) 测评服务(5) 交流服务(5) 本表为评价自主型教学软件的定量标准,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有正副评价人员。评价标准与评价人员的对应关系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