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区域创新网络的综合运行模型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是其运行的前提和基础,区域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有助于系统结构的完善,二者共同形成一个综合运行模型,如图5所示。区域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社会经济系统,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涉及经济主体众多、影响因素繁多、反馈过程复杂。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过程是一个要素输入和效应输出的过程,包含很多中间反馈环节的系统。输入要素主要包括资源、信息和人才。其中,资源是创新所需要投入的资金、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技能等;信息是区域主体进行学习的源泉和学习加工的对象,它可以来源于多种渠道;人才是区域发展根本,是知识技术的载体,外部人才的引进往往是一种促进创新的动力。效应输出,即区域创新网络运行的效应,主要包括知识溢出、资源共享、合作协同和社会资本积累等。输出效应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会及时反馈到各个行为主体,这样有助于行为主体做出判断和调整,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水平和创新能力,这是一个循环反馈系统。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动力机制、学习与创新机制和协调与治理机制以及运行环境在运行过程,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共同致力于区域创新产出,即输出效应。
反馈 运行过程 输入:
资源
信息
人才 输出:
知识溢出
协作效应
资源共享
创新产出 运行环境 企
业 高校与
科研机构 中介机构
政府 提供人才和创新源 协
作 金融机构 运行机制
Ⅰ形成与动力机制
Ⅱ学习与创新机制
Ⅲ协调与治理机制
图5区域创新网络的综合运行模型
5 结语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其系统构成可分为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这三层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形成一个有机的运行系统,该系统通过形成与动力机制、学习与创新机制、协调与治理机制进行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了突出的创新能力。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是一个包括要素输入和效应输出的复杂过程,在过程中,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通过区域创新网络频繁流动,共同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目的是希望通过人为的干预和调控,提高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只有将区域创新网络提到系统的高度,并具体分析其系统构成及其内部关系,仔细探究其运行机制及影响因素,才能为区域创新网络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 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8
[2] 程德理.大城市郊区的产业集群网络创新系统[J].经济管理,2007(3):17
[3] 谷国锋.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08(3):322
[4] 鲁若愚,银路.企业技术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58-359
[5] 何亚琼等.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机制研究[J].学术交流,2006(2):66
[6] 孙国强.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J]..经济管理,2003(4):39-41
[7] 卢福财,胡平波.网络组织成员合作的声誉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2):74
[8] 高洁等.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