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创新网络具有系统特征,有其独特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它们互为条件、互为加强,共同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网络的综合运行模型。
关键词: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运行机制; 综合运行模型
1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界定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最初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Cooke)教授于1992年提出,用来构筑国家创新系统存在和操作的微观基础,解释国家创新系统模型难以解释区域性创新活动。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而这种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库克从治理维度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可分为基层型区域创新系统、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和管制型区域创新系统,基层型区域创新系统如“第三意大利”、加泰罗尼亚和安大略省,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德国的巴登-符登堡、美国的硅谷的等,管制型区域创新系统如韩国和日本的科技园区。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盖文启,2002)。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系统是紧密相关而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强调的是整个区域被看作一个有机的创新系统,带有很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区域创新网络强调的是区域中不同行为主体在正式和非正式交往中形成的“空间关系网络”,特别强调从网络的角度探讨地理上接近的各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互动的关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内正式的合作网络以及相互信任基础上的非正式或非契约关系,即研究这些网络关系如何影响创新主体的合作及创新产出。区域系统创新包括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作为结点击其所连接的网络创新,还包括区域内各种环境因子的创新。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与区域创新环境有效叠加而成的系统,广义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同于区域创新系统。[1]
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系统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特殊类型,即网络型区域创新系统。它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创新行为参与者在一定创新环境下,相互合作所形成的促进创新和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创新系统,即区域网络中各个结点(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金融机构等)在长期协同创新中结成的网络,并融入区域创新环境中组成的系统。
2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分析
2.1 已有的创新系统结构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安德森(Andersson M.)和卡尔森(Karlsson C.)认为,从广义上讲,区域创新系统应包括:(1)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2)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3)进行知识创新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4)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5)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库克(Cooke,2002)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结构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国内学者魏江(2003)在借鉴库克以及其它西方学者的区域创新系统结构分析思路与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包括三个层次的网络:核心网络、辅助网络和外围网络。李琳等(2006)研究了高新区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它由核心创新网络、次核心创新网络和支持创新网络构成。
2.2 本文对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的刻画
为了具体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各个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根据上述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结构的研究,我们将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分为三层次子系统: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
核心网络系统一般由供应商、竞争企业、用户和相关企业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知识流、创新价值链、竞争合作等模式实现互动。支持网络系统由区域基础设施、代理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知识系统等组成,它们不仅为网络成员企业提供格式化的、一般性的科学知识,还负责协调网络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联结和支持。环境网络系统由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规制、外部市场关系、历史文化传统等几部分组成,它是区域创新网络所处的环境系统,是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Ⅲ
环
境
系
统
社会文化环境 规制建设 市场环境 基础设施
Ⅱ
支
持
系
统
Ⅰ核心系统 垂直网络
水
平
网
络 客户商 供应商 企业 互补企业 相关企业 大学 科研所 金 融
机 构 中 介
机 构 根
植 根
植 调整 适应 促进 约束 选择 政府 创造 土
壤 肥
料 水分 阳光、空气 种子、庄稼
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注: 为耦合关系
图1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结构图
资料来源: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基于知识、学习和社会资本的视角.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第155页。
区域创新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种子-庄稼、土壤、肥料、水分、空气、阳光间的关系[2],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为:核心网络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体,在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支持网络系统或者直接从事创新活动,或者通过为核心网络系统提供新思想、新知识、人才、资金以及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扩散的方式来推动核心网络系统的创新活动或与之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是典型的合作创新模式。环境网络系统或通过各种政策法律制度为支持系统和核心系统营造适宜的创新和居住环境,或直接通过有关规制的建设,或通过其他间接的作用方式(如文化和人际关系),影响着核心系统的行为和相互联结方式。
同时,这三层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耦合和相互增强的。支持系统为核心系统提供人才、创新源、资金及合作等,大学与科研机构科研实力越强,科研成果越多,以及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有效发挥,就会企业创新带来莫大的支持;反之,企业发展越好,企业知识、技术水平越高,就能对大学等形成反哺作用,增强大学及科研机构把握市场的能力。环境系统与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关系也是如此,核心系统和支持系统是深深根植在本地的文化环境中,适宜创新和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促进创新活动;反之,企业发展的好,可以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改善环境,高校的发展也会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力及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