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机制研究
区域创新网络的系统结构是其创新优势的基础,而区域创新网络创新优势能否发挥取决于区域创新网络的有效运行。区域创新网络的核心网络系统、支持网络系统和环境网络系统相互耦合、相互增强,形成了有机的运行系统,该系统通过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动力机制、学习与创新机制和协调与治理机制作用于区域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3.1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动力机制
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所需动力包括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与竞争、政府与科技政策、环境的支持力和推动力等;内部动力来源于区域创新网络内企业家及其员工的物质追求和精神需要(需要满足度越高,人的素质越好,动力就越大)。概括起来,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包括利益诱导机制、政府引导机制、市场驱动机制、环境支持机制。
利益诱导是区域创新合作的第一动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间激烈的竞争表现为核心技术和知识的竞争。企业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成果的实现者,本身也是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而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内在需要,往往不会自发产生。若一个通过创新而获得的巨大利益的企业会刺激其他企业纷纷跟着创新,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有限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就会促使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之间互相结网,这是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力,即利益诱导机制。市场的竞争既会带来动力也会带来压力,一方面,通过交易成本优势、规模经济效应、市场品牌等效应给与企业驱动力,同时市场竞争会给企业带来压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竞争与协作机制还会影响到区域创新网络的规模变化,具有不断催生新的企业诞生和加速“旧”企业死亡的特征。政府的引导与激励机制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建立和发展的作用是显著的。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区域发展的宏观政策和优惠政策各种引导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及其创新活动还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经济主体间合作创新总是在特定的经济、资源、文化、法律等环境中进行的,以社会资本为核心的软环境对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尤为重要。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网络互为构成要素、是互为促进的。一方面,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网络培育及其创新活动的发生,另一方面,创新网络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功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环境支持机制主要有区域的社会资本环境、制度环境和劳动力市场环境等。
上述动力机制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一步形成功能强大的“合动力网络”。“合动力网络”功能将决定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方向。所谓“合动力网络”就是动力机制中各个子机制之间,子机制与其它单一要素之间,在经济活动中彼此促进,交叉融合,协同发展而成的一种动态网络。[3]这样,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才有可能形成、优化和升级,从而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系 统 动 力 系 统 动 力 系统动力 区域创新网络 利
益
诱
导
机
制
市场驱动机制
政府推动机制 环境支持机制
(社会资本)
信任、文化、合作
系统动力 文化力、凝聚力、合作力 激励力
导向力
支持力 竞争力、驱动力 合
动
力
网
络 图2 区域创新网络的动力机制系统
3.2 区域创新网络的学习与创新机制
学习与创新机制是区域创新网络及其运行的核心机制,有助于区域创新氛围的形成,提高区域主体的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网络的运行起着基础性作用。学习与创新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学习的内涵
学习是经济主体获取竞争优势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关键,区域创新网络中学习是以组织学习为基础,是一个由个体到团队、再从团队到组织、最终突破组织边界扩展到整个网络,并最终上升到集体学习的过程。区域创新网络中学习的内涵是在特定的网络环境中,各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所等组织)通过特定的知识共享和传播机制,为提高组织绩效和创新能力而采取双边或多边的互动学习行为以及组织内部的知识整合与创造行为。
(2)学习的主体
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如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组织以及组织内的个人和团体,构成区域学习的基本主体。其中企业是参与组织学习的最基本行为主体,以企业为中心的组织间学习是实现知识增值、提升区域创新网络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3)学习的方式
区域创新网络中学习方式非常多样,有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从科技进步中学习(learning from adva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从产业间竞争的溢出中学习(learning from inter-industry spillovers)、通过培训来学习(learning through training)、通过交互作用来学习(learning by interacting)、通过雇佣来学习(learning by hiring)、基于联盟的学习(alliances based learning)、通过创新和研究开发来学习(learning by innovation and R&D)、通过搜索来学习(learning by searching)等。[4]
(4)学习的基础与条件
学习不是凭空发生的,为了促进区域创新网络中的有效学习,一方面,学习组织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如吸收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适宜的战略目标和心智模式等;另一方面区域要为组织间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5)学习的动力
学习是区域创新网络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背后存在复杂的动力。一般来讲,利益驱动、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以及对组织间学习的认可构成组织间学习的三大动因,这三大动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区域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量,即外在环境、核心利益和内在意识共同构成了组织间学习的“动力群”。因此,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的动力机制可以用“环境-利益-意识”动力模型来解释。[5]
(6)学习的来源与内容
区域创新网络中经济主体的学习源泉非常丰富,既可以是区域中的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大学研究所等,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R&D机构、营销和生产部门等,还可以使区域外的知识源等。学习的内容则是企业创新和生产所需的各类知识和技术。区域创新网络的学习与创新机制的综合模型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