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 讨论
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流程规范查对制度的有效实施,是临床护理安全的保障。它直接影响到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活动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关系到护理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本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 优化与改进身份识别方法,采取多种措施,达到了提高身份识别准确率的目的,避免了护理差错的发生。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使用品管圈的管理理念,使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及方法更科学更准确,避免了无章可循的盲目做法,避免了制定对策时的不合理的想法,改变了过去改进工作质量时的"想当然"和"喊口号"的做法。圈员全员参整个活动过程, 使QCC手法运用,科室团队精神、解决问题与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和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得到提高。掌握了品质管理知识,为全员参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品管圈活动过程中发现,单一的人工识别精神病患者身份,在执行治疗护理查对工作中,因受到影响因素多,迅速准确识别的难度大。如在基层医院无法实现技术改进的情况下,引进新的质量管理手法,结合本院特点,找到符合现有护理工作质量改进措施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振伟.《病人安全目标的解读》.2008,11.
[2]胡筱峰,徐 彬,钱一平等.指纹识别确认病人身份在精神科,临床药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0中):3692.
[3] 冯成梅,林玉筠.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089-1091.
[4] 沈念红,徐 彬,钱一平等.标识腕带在精神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6):2293.
作者通讯地址:
1. 广西河池市第四人民医院(河池市复退军人医院,广西河池市光明路238号 )唐森尤,主管护师,邮编:54700,手机:18207789693 邮箱:455010224@qq.com
2.韦美群,副主任护师,手机:13877819063 邮箱:1219153370@qq.com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