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乳腺肥大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11例新生儿科患儿的乳腺肥大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并随访患儿诊治。 结果:11例患儿均诊治为新生儿乳腺肥大症,除有器质性病变的5例。 结论:彩超在新生儿乳腺肥大症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新生儿乳腺肥大症 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newborn hypermastia diagnosis. Methods: Analyze the ultrasonic imaging of breast of the newborn patients who were born from Decemb-er 2007 to December 2014, and track the newborn patien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 Accord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sult, all the 11 examples are diagnosised with newborn hypermastia, all the newborn patients spontaneous recovery in different period after relieving the pathogenesis except the 5 who had organic cause lesion.Conclusion: it is of good value to us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to diagnosis newborn hypermastia , and it helps to improve the veracity of the diagnosis 。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Newborn hypermastia
Diagnosis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新生儿乳腺肥大症近年有增多趋势。新生儿乳腺肥大症多表现为双侧或者单侧乳腺肿块,超声检查可证实肿大增生的乳腺组织存在【1】,有利于与其它肿块的鉴别诊断,且具有无创、操作方便快捷、无辐射无危害优势,可反复进行、价廉的特点,因此特别适合新生儿乳腺肥大的检查,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2月至2014年12月11例在我院新生儿科查见的乳腺肥大症患者,男2例,女9例;年龄5天至25天,均12.5天。双侧乳腺增大10例,单侧乳腺增大1例;所有患儿均经上级医院诊治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迈瑞DC-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5-12MHZ。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以乳头为中心顺时针或逆时针辐射状扫查。探查乳腺的大小,内部回声强弱、形态、周边情况等等,对有兴趣区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其内及其周围血流情况。
1.3 诊断标准
单侧或双侧的乳房明显比同龄新生儿大,腺体层及脂肪层显著增厚,腺体回声正常或异常。
2 结果
本组11例,双侧乳房增大10例(其中女8例),单侧乳房大1例(女)。临床主要症状体征为单侧或双侧乳腺组织以乳头为中心呈扁圆形均匀增大,质地稍硬、均匀、无结节感,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可活动,皮肤颜色正常,大小约0.5~2.5m 范围,腋窝均未扪及淋巴结肿大,乳头均不随乳房一同增大 ,个别乳晕着色稍深。超声声像图特点:以乳头或乳晕下方可见腺体样回声,腺体层明显增厚,边界尚清,与前方的皮下脂肪组织及后方深层胸大肌均有较明显分界,内部回声较均匀,彩色多普勒超声大部分无血流信号,少数有点状血流信号。部分皮下脂肪层增厚,如图一、图二。11例经上级医院诊治证实为乳腺肥大症。超声对新生儿乳腺肥大症诊断符合率为100%。新生儿乳腺肥大超声表现如表一。
图一 图二
双乳皮下均探及左侧范围约3.2x2.5x2.5cm,右侧范围约3.1x2.3x2.3cm的低回声,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内探及点状血流信号。
表1 超声声像图表现
声像图
表现
腺体回声
皮下脂肪层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分布均匀 分布不均匀
未增厚 增厚
无信号 点状信号
数量
(百分比)
8 3
72.7% 27.3%
7 4
63.6% 36.4%
9 2
81.8% 18.2%
3 讨论
新生儿乳腺肥大主要受母体激素撤退所致可能性大,临床表现为双侧或者单侧乳腺肿胀增大,此类肿块多在 1~2年内退化消失【2】,治疗上不需要特殊处理,局部保护,防挤压,后期随访。在基层医院容易误诊为肿瘤进行切除造成终生生理缺陷,因此,对本病早诊断、早期干预及治疗也日益受到重视。当临床医生触及乳腺肿块此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初步鉴定肿块的性质,避免误诊,尤其在新生儿乳腺肥大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首先是与假性乳房增大相鉴别,超声鉴别要点为乳腺肥大肿块一般为等或者低回声的腺体样回声,若乳腺内未见明显的腺体样回声为脂肪组织回声则符合假性乳房增大的声像图,其次是与乳腺肿瘤相鉴别,儿童最常见的乳腺肿瘤是纤维腺瘤,癌变率为0.07%~0.35%【3】,虽然乳腺癌在儿童中非常罕见,但对于无痛性、增大、坚实的乳腺肿块应注意肿瘤性疾病的可能【4】,乳腺癌的表现有:①边界不规则,凹凸不平,呈锯齿样或蟹足样改变,纵横比>1;②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③内部有微粒样钙化;④乏血供或血供丰富;⑤向周围组织及皮肤浸润,而典型的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界清晰,规则光整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有纤细的包膜回声及侧壁声影。最后由于临床医生单纯的触诊不能够知道肿块的性质,诊断相对困难,易误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的显示新生儿乳腺内腺体层及脂肪层回声、可具体观测肿块的回声变化、形态大小、鉴别其囊、实性、及肿块数目大小和周边关系及血流供应情况达到鉴别诊断目的。作为超声医师应该掌握新生儿乳腺肥大的病理生理及乳腺各种疾病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且利用超声动态观察的优势对患儿加强随访,将超声图像进行不同时期的比较以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信息给予临床医生更多的帮助。
由于小儿胸壁薄,超声高频探头的应用使之小儿乳腺超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频超声可直观清晰地显示新生儿乳腺增生的形态、范围、内部回声和周边关系,可鉴别肥大脂肪组织和乳房的肿瘤性疾病,从而为新生儿乳腺肥大症的诊断、治疗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作为超声诊断医师,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排外其它疾病的可能。 对单纯性乳腺发育的患儿,应加强随访,利用超声的优越性动态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因此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是诊断也是监测随访儿童乳腺发育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