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目的 通过35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动脉扭曲畸形的临床分析,总结讨论该方法的临床价值。
方法 对35例动脉扭曲畸形超声检查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35例病例均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图像表现直观,探查方便,与血管造影比较具有无创、安全、可反复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在血管扭曲畸形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动脉扭曲畸形探查 超声像图征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0年1月至2013年l2月我院动脉扭曲畸形患者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18~85岁。6例因触及搏动性包块探查发现,1例因右足部疼痛检查,1例因右下肢无力检查,2例探查甲状腺发现,其余因临床了解血管情况探查发现。15例头晕、头昏、头痛病史,21例有高血压病史,8例有糖尿病病史。
2.、仪器与方法
使用GEL5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多切面多方位扫描,探及见扭曲段血管时,观察扭曲段血管走行,管腔内是否伴斑块、血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血管通畅情况; 示血管扭曲形态及其内血流充盈情况,采集血流频谱,观察频谱形态、方向改变。
结 果
35例动脉扭曲患者,共42条扭曲动脉,其中“s”字形扭12条(图1),“C”字形扭曲7条(图2),呈盘曲状4条(图3),波浪状扭曲4条(图4),“V”字形扭曲15条(图3)。颈总动脉扭曲17条,颈内动脉扭曲5条,椎动脉扭曲8条,肱动脉扭曲3条,股浅动脉扭曲5条,左侧甲状腺上动脉扭曲2条,胫后动脉扭曲2条。扭曲段血管内局部软斑形成8条,局部管腔狭窄比例小于50% .颈总动脉扭曲血管折叠段压迫致颈内静脉血栓形成l例。扭曲血管内血流相对探头方向不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为同一血管内呈节段性红蓝相间改变,部分扭曲血管折叠段内血流呈五彩杂色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表现为同一扭曲血管内相对探头方向不同,可采集到正向和负向类似频谱,扭曲管均有不同程度延长,管腔在折叠处略变窄,但未见明显管腔狭窄。
讨 论
血管扭曲是血管在走行过程中,局部发生弯曲,折叠、盘旋、扭结等改变,形态多样如“s”或“C”字形态或呈波浪状等,少数可盘绕呈一圈或频繁弯曲而形成扭结 [1]。在血管壁动力学的研究中发现,血管壁主要承受2种应力:一种为周向应力,主要是血压施加在血管壁上的力,即血管壁受力后的反作用力;另一种为血管中的血液借助于血液黏稠度,作用于血管内壁和内皮细胞表面,而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摩擦力,称为剪切力[2]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长期损伤使血管发生退行性变,弹性降低,随着血压的不断增高,周向应力增大,血管容易发生延长及扭曲改变。全身各部位血管均会发生扭曲,但颈部血管的扭曲几率相对较高,血管扭曲不伴有狭窄或闭塞,对健康不构成严重影响,但血管扭曲后,血管延长、局部折叠,血流前阻力增大,血流缓慢。本组病例中,部分患者出现眩晕、头痛、肢体感觉或运动异常等,认为这些症状除了与患者自身患有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有关外,估计与颈动脉扭曲引起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临床上动脉扭曲患者部分是以触及搏动性肿物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血管扭曲形态及管腔通畅情况,容易将其与动脉瘤、颈动脉体瘤和其他肿物相鉴别 [3]。超声检查与血管造影比较具有无创、安全、可反复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动脉扭曲的首选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袁光华,张武,简文豪,等.超声诊断基础与临床检查规范.北京:
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2005:241.
[2] 唐杰.温朝阳.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3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7,181:292—30.9.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5版.北京: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206:576
__
图1动脉呈“s”字形扭曲声显像图 图2动脉呈“O”字形扭曲声显像图
图3呈盘曲状畸形声显像图 图4呈波浪状扭曲声显像图
图5呈“C”字形扭曲声显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