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尘肺全麻下肺灌洗的护理
尘肺全麻下肺灌洗的护理
来源:互联网 sk002 | 庹碧英 杨昌恒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尘肺;肺灌洗;护理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  目的:探讨尘肺患者在全麻下行肺灌洗治疗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职业病科122例尘肺患者在全麻下行肺灌洗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尘肺患者全麻下行肺灌洗治疗,在精心、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122例患者中,发热1例,发生率0.82%(1/122),胸痛2例,发生率1.64%(2/122)。低氧血症2例,发生率1.64%(2/122).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0%(5/122)。结论:精心、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尘肺患者全麻下肺灌洗的安全保障。
Abstract Purpos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ith the lung lavag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Method:we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2013and Feb.2015,and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those patients.Result:With the careful and thorough nursing care before,in and after the operation,in the total 122 patients,only one patient has a fever,the rate is 0.82%(1/122),two patients have symptom of chest pain,the rate is 1.64%(2/122),two patients have hypoxemia, the rate is 1.64%(2/122).The total untoward effect rate is 4.10%(5/122).Conclusion:Careful and thorough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in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is key insurance of the recovering of pneumoconiosis patients who get the lung lavage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关键词  尘肺;肺灌洗;护理
尘肺病是严重威胁粉尘作业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职业病,是劳动者在长期职业活动中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1],尘肺一旦诊断,终身带病,而且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环境,由于粉尘在肺内潴留及巨噬细胞破坏释放致炎、致纤维化因子持续存在,可继续肺部病变的进展。临床上对尘肺患者目前医疗水平无特效治疗,肺灌洗是近来发展的主要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阻止或延缓肺部病变的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然而,为保证肺灌洗手术安全顺利,必须做好精心、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现就我院122例尘肺患者全麻下肺灌洗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资料 2013年2月-2015年2月122例尘肺患者均为我院职业病科住院患者,均男性,年龄29~59岁,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诊断由本院及本地疾控中心职业病诊断专家组根据《GBZ70-2002尘肺诊断标准》诊断,其中尘肺壹期46例,尘肺贰期76例。
1.2 在严格掌握尘肺肺灌洗的适应证的条件下,按照全麻下大容量肺灌洗术操作规程[2],采取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双腔气管导管插管,纤维支气管镜明确定位,分隔双肺,然后行分侧肺纯氧机械通气,证实两肺完全分离后,让两肺同时吸入100%氧气10-15分钟以驱出肺内氮气。再夹住灌洗肺侧的导管5分钟以便氧气吸收。另一侧肺维持通气,将潮气量减少40%-50%,使灌洗液注入后气道内压增加不超过10%-20%。 患者通常采取侧卧位,拟灌洗的肺脏处于低位,一般先灌洗病变较重的一侧。将灌洗侧的气管插管与一Y型管相接,Y型管的两端分别接输液装置及吸引装置; 输液瓶需悬挂于气管隆突水平上50-60cm处 ,钳夹导管5分钟后开始灌洗,灌入约37°C无菌生理盐水,掌握适当的灌洗速度;根据患者身高及体重的不同,初始可灌入400-800ml,一般灌满为止,5分钟后负压吸出,观察患者反应,若各项监测指标无明显变化,即可开始反复灌洗。每次灌洗500-1500ml的生理盐水,然后以的负压吸出肺灌洗液,详细记录每次出入量,每次回收量的流失不应超过150-200ml,灌洗过程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液完全清亮,每侧肺灌洗量可达10-12L。灌洗过程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及机械通气各项参数,必要时做动脉血气分析检查,灌洗完毕,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生命体征平稳,拔管脱机,转入我科RICU继续监测生命体征、血气并复查电解质、血常规等。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①心里护理,患者一旦诊断尘肺,终身带病,无特效治疗,具有焦虑、失望、悲观的心里情绪[3],对任何治疗措施都有高的期望值,但又存在担心、顾虑。加强心理护理,消除病人心里情绪,积极主动而欣然、愉快接受手术。②集体宣教  热情、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让患者了解并认识尘肺病,介绍手术作用、目的及酌情介绍可能发生的不适。通过观看肺灌洗术中、术后录像,了解其他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减少担心、顾虑。③戒掉不良行为:向患者说明吸烟危害性,术前戒烟可减少气管刺激,对手术有利,让患者学习有效咳嗽及呼吸操。④增强体能:术前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及足够的能量摄入。
2.2术前准备 ①术前常规完善心电图、肺功能、肺部CT、血气、凝血等检查,充分评估手术。②术前8小时禁饮禁食,术前晚沐浴、剃须,对仍有焦虑者晚睡前适当口服镇静剂。③准备心电监护仪、抢救器械及37度恒温灌洗液。
2.3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更换手术衣、帽。引导护士与患者和蔼、亲切交谈,避开手术话题,分解患者注意力。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连接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生命体征、SPO2、呼吸力学指标,观察患者神志、情绪,若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建立静脉通道并保证通畅。准确记录入量、引流量、灌洗次数、灌洗时间及引流液颜色、浑浊度。根据医嘱及时用药及采集血气分析,并正确及时填写输液卡;注意为患者保暖,间断按摩四肢,预防静脉炎及静脉血栓的形成。术毕与医师将病人送回RICU,交代护士、医师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及正在输入的药物。
2.4术后护理 ①保持室内清洁、安静,保持室温22-24℃。②及时记录SPO2、T、P、R、BP,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2-4L/分,保持氧饱和度95%以上,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③6-8小时后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④术后患者取半卧位,以便增加患者肺活量[4],鼓励患者继续呼吸锻炼,并注意患者有无不适。⑤协助翻身、拍背,进行有效咳嗽,遵医嘱使用速尿、地塞米松以便灌洗残留液咳出[5]。
3  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见表。发热1例,发生率0.82%,胸痛2例,发生率1.64%  低氧血症2例,发生率1.64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0%。
不良反应
尘肺期别
发热
胸痛
低氧血症

尘肺壹期46例
1
0
1

尘肺贰期76例
0
2
1

                         
                              讨论
尘肺病是生产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目前医疗上无特效治疗手段,多采取以肺灌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大容量肺灌洗(WLL)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是针对尘肺病人始终存在着的粉尘性和巨噬细胞性肺泡炎而采取的治疗措施。病人吸入大量粉尘,一部分通过咳嗽、咳痰排出体外,但仍有一部分长期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内,不断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吞尘巨噬细胞破坏释放致炎、致纤维化因子是主要致病因素。1982年Mason[6]采用全肺灌洗治疗一例混合性尘肺病人,开创了肺灌洗治疗尘肺的先河。1991年谈光新教授采用了“间歇正压纯氧通气交替负压吸引”技术,解决了低氧血症这一难题,并开创了“双肺同期灌洗”新技术,使WLL这一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我职业病科对122例尘肺患者全麻下肺灌洗,清洗出肺内粉尘、炎症细胞、致纤维化因子等致病因素,从而达到阻断病变进展,改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加上精心、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未发现重大不良事件,其中发热1例,发生率0.82%,分析原因考虑应激反应或机体保护性反应,予以多饮水、补液、物理降温热退。胸痛2例,发生率 1.64%,主要是由于灌洗机械刺激所致,适当口服镇痛药缓解。低氧血症2例,发生率1.64%,原因灌洗液残留、痰液阻塞、支气管痉挛,予以吸氧、翻身、拍背,嘱患者有效咳嗽,使用速尿、氨茶碱处理,灌洗残留液咳出症状消退。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10%。总之,精心、周密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全麻下尘肺肺灌洗治疗的安全保障。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天文研究与技术《天文研究与技术》
《天文研究与技术》—国家天文台台刊由原《云南天文台台刊》更名,2004年正式出版。本刊属于自然科学类学术性刊物,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云南天文台和云南省...
电力工程技术《电力工程技术》
《电力工程技术》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866/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智能配...
微创泌尿外科《微创泌尿外科》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双月刊,于201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中国卫生信息管理》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官方网站。订阅投稿请联系杂志社。电话:010-59432670,地址:...
孔学堂《孔学堂》
《孔学堂》杂志,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2-5035/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域外儒学(汉学)...
英语研究《英语研究》
《英语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2年,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是国内以英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创刊六年来已经在学术界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泛好评。 《英语研究...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