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症状以便血、肿块脱出、疼痛、瘙痒为主,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混合痔的重要方法。然而,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引起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即尿潴留。它已成为混合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2%[1]。尿潴留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影响到术后康复,进而影响手术疗效。诸多肛肠科医务工作者对此深入研究,做了大量工作。现将近十年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病因病机方面:
1.1西医认为:术后肛门疼痛或肛管内填塞纱条过多、压迫尿道或刺激使尿道及膀胱颈括约肌痉挛;麻醉作用尚未消失,膀胱神经调节失控;患者精神过度紧张,不适应环境的变化或不习惯的排尿姿势;前列腺肥大者均可出现尿潴留[2]。
1.2中医认为: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病机属水蓄膀胱,气化不利。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即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利为癃”;“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膀胱病,小便闭”等记载。
2治疗方面:
一般先予患者心理疏导和诱导刺激,经指导使患者精神放松,配合小腹部按摩、热敷、听流水声物理诱导。效果不理想,再予患者进一步治疗。
2.1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
早期,对于疼痛明显者,予以镇痛治疗,止痛药常常引起患者胃肠道反应;疼痛不明显者,肌注新斯的明0.5-1mg,兴奋膀胱逼尿肌,以促进排尿[1、3]。也有学者[4]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68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斯的明,具有抗胆碱酯酶作用,副作用较大,忌用于心绞痛、室性心动过速、机械性肠梗阻及哮喘患者。若无效时,可采用导尿术,导尿操作极易损伤尿道引起尿路感染[5],有发生院内感染的可能。
2.2中医:以针灸和中药辨病辨证治疗为主。
针灸治疗的文献较多,有体针[6]、艾灸治疗[7],也有水针[4]、电针[8]、耳针、特种针法[9]等多种中西医结合疗法,各种方法可单用,也可配合使用[10-12],疗效较好。针刺多选腹部穴位,有刺破膀胱的危险;穴位处方组合较多,有待筛选。
中药治疗以口服五苓散[13、14]和八正散加减[15]为主。陈雪清等[14]运用五苓散加减治疗60例,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汤勇等[15]运用八正散加减治疗256例,显效187例,有效65例,无效4例,疗效满意。也有学者报道自拟竹叶饮[16]治疗,疗效满意。也有学者[17]采用脐周贴敷壮骨麝香止痛膏防治尿潴留,疗效满意,但因其含有麝香,孕妇禁用;有皮肤病的患者慎用;皮肤过敏者禁用;皮肤破溃感染处禁用。
我科任建国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经验方治疗混合痔(湿热下注证)术后尿潴留数百例,效果显著。他认为:其病机为手术创伤耗伤元气,元气受损, 加之湿热留恋,不能祛之,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气虚则行津功能减弱,湿停下焦,湿为阴邪,阻滞气机,致使膀胱气化不利,故见癃闭[18]。
治疗上,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清热利湿利尿;二是,补气利尿。车前子黄芪颗粒剂方中:炒车前子清湿热利尿,炙黄芪补气利尿,两药配伍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利尿的效果。如《本经逢原》所言:“车前子专通气化,行水道,疏利膀胱湿热”。《珍珠囊》所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另外,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19]:车前子多含粘液质,琥珀酸、车前烯醇、腺嘌呤、胆碱、车前子碱、脂肪油、维生素A和B等,有显著利尿作用。黄芪主要含有甙类、多糖、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利尿等作用。
目前,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已成为肛肠科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中西医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研究较多,但西医治疗方法单一,所用药物往往副作用较多。而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效果较好,但缺乏系统深入研究,缺少疗效确切、可以大范围推广的方案,并且缺少相应专方专药。因此,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春雨.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83-84.
[2]金虎.现代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99.
[3].韩少良,倪士昌.大肠肛门疾病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2006.576.
[4]王慧玲.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8例[J].光明中,2010,25 (4):658.
[5]胡美春.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45.
[6]朱建伟,傅林平等.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47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2009,18(24):2945.
[7]陈善忠,胡晓阳等.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52-53.
[8]夏东斌,何剑平等.电针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4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7):878-879.
[9]郭晓原,白岩.特种针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87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2,21
(3):162.
[10]纪艳华,王霆.针刺加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3):151-152.
[11]卢洪,彭建明.针刺加推拿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3):149-150.
[12]朱慧玲. 针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6例[J].陕西中医,2008,29(12):1663.
[13]宋红旗.五苓散防治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126例[J].四川中医,2001,19(2):31.
[14]陈雪清,高记华.五苓散加减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60例[J].陕西中医,2006,27(3):304.
[15]汤勇,王建民.八正散加味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256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1):30.
[16]关兰芬.竹叶饮为主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158例[J].新中医,2000,32
(8):51-52.
[17]代建华,杨玉刚.壮骨麝香止痛膏防治肛肠病术后尿潴留278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1):24-25.
[18]李志鹏,任建国. 自拟黄芪车前子颗粒剂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1(4):32-33.
[19]雷载权. 中药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39,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