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分析
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分析
来源:互联网 sk019 | 孟军 周佳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动态心电图;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意义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56例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56例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有39例患者显示阳性,其中4例为单支病变阳性,15例为双支病变阳性,20例为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统计可知,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P<0.05;且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3.93%,将其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可得,组间准确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具有较显著的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较高。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意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指机体心肌发生急性缺血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一定程度上威胁了人群的身心健康[1]。有研究显示,尽早对该类患者实施有效诊断,有助于尽早对其实施治疗,促进其预后[2]。我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详见下文。

  1 56例患者的资料和方法

  1.1 56例患者的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治疗的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男女分别为33、23例,最大患者和最小患者的年龄分别为79、41岁,56例患者年龄均值为(50.47±2.15)岁;排除存在感染、肿瘤、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甲亢、严重肝肾或左心室功能不全及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已知情该研究且自愿签署同意协议。

  1.2 方法

  对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均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具体检查方法为:

  1.2.1 动态心电图检查 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对患者实施24h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检查前3天,嘱咐患者停服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等药物。阳性评定标准[3]:(1)ST段自J点后80ms处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1mv且持续1分钟以上;(2)与症状相对应的ST段抬高≥0.2mv且持续1分钟以上,并排除预激综合征及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2.2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择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心血管专用数字减影机对患者实施检查,使用Judkin法对每个病变均实施两个以上投照体位(相互垂直)进行判定,结合冠状动脉(左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的狭窄程度对其阳性进行诊断,以1支或以上主要冠状动脉或其主要分支狭窄程度≥50%为阳性;其中轻度狭窄:狭窄程度为50%-69%;中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89%;重度狭窄:狭窄程度≥90%[4]。

  1.3 评估指标

  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效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研究结果使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有39例患者显示阳性,其中4例(10.26%)患者为单支病变阳性,15例(38.46%)患者为双支病变阳性,20例(51.28%)患者为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统计可知,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

  2.2 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3.93%,误诊率为25.00%,漏诊率为12.50%,阳性预测值为89.74%,阴性预测值为70.59%,将其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比较可得,组间准确率无显著差异,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数据如表1:

  表1:比较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n) 检查方法 动态心电图检查 阳性 阴性 合计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阳性 35 5 40 阴性 4 12 16 合计 39 17 56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属于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结合症状、表现的不同常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该病若不及时干预,易使患者并发其他的疾病,严重者危及生命,因此,尽早对其实施有效诊断至关重要[5]。

  目前,临床常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金标准,该检查能有效、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情况,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情进行分析及评估,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6]。但该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且检查费用较昂贵,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不适用,部分患者常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本研究为分析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意义,对该类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具有心电信号记录和软件自动分析功能,具有多通道、大容量等优势,可连续24h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不仅能发现各类心律失常和ST段异常改变,且能有效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持续时间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病情进行分析和评估。对此次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有39例患者显示阳性,其中4例为单支病变阳性,15例为双支病变阳性,20例为三支或左主干病变阳性,统计可知,冠状动脉双支病变和三支或左主干病变患者的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这提示动态心电图能有效反映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多支病变情况,具有较高的显示率;且研究发现,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5.00%,准确率为83.93%,误诊率为25.00%,漏诊率为12.50%,阳性预测值为89.74%,阴性预测值为70.59%,将其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进行比较可得,组间准确率无显著差异,这提示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切实可行,诊断效果较高。

  总结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具有较显著的诊断价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较高。

  【参考文献】

  [1]李寅.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8):3346-3348.

  [2]王朝富,王培书,彭超等.一次性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清hs-CRP和MMP-9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3):488-490.

  [3]高耀铭,吴蔚,刘宇清等.动态心电图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J波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1,32(36):7808.

  [4]郭望英,彭丽容,孙红梅等.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术后心电图变化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3):2199-2202.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中华胃肠内镜电子》
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华胃肠内镜》杂志,季刊,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学...
天津建设科技《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建设科技》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2-1272/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奥运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491/O3,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武...
中国传媒经济《中国传媒经济》
《中国传媒经济》开创性地对建国以来新闻传播学类、影视艺术类、广告学类、经济学类的核心期刊,以及部分为学界业界关注的重要期刊上刊载的有关传媒经济与经营管...
动力工程学报《动力工程学报》
《动力工程学报》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041/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热工技...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