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五、结论
药房中药调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药的疗效。了解药物药性、药理、归经用途,从配方审查、药材来源,贮存方法,炮制加工,调剂称量以及煎药器皿、火候、时间和服药时机入手,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指导患者用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重视药房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关系到中医临床医疗的效果,是提高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叶锋,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医学 2010,13(6):31-32
2赵宁志,精细化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9,11(5):108-109
3姜建伟,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新近出现问题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0,17(5):67-68
4张莹,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药店 2010,27(5):82-83
摘要:药房中药调剂工作是临床医疗工作重要的一环,是紧紧围绕临床治疗需要并直接为病人服务的工作。调剂人员不仅要对调剂的药物品种和数量负责,而且对中药的真伪优劣,炮制是否得法,医师处方有无配伍禁忌,剧毒药品的剂量、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负有监督检查的责任。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对保证中药汤剂疗效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药房中药调剂工作,要在专人负责的基础上,严格调剂操作规程, 进行精细化管理,积极改进中药调配方法,提高配方效率,减少调剂剂量误差。
关键词:药房,中药调剂,精细化管理
一、引言
药房中药调剂管理是药房中药药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握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因此,本文浅谈在药房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中的体会如下。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为基本特征,通过改造员工素质克服惰性、控制企业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
精细化管理思想是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价值观,以用户驱动价值流动为业务流程观,不断优化企业业务过程的管理理念。实现精细化管理思想的企业将拥有较好的客户满意度、较为精简的业务过程,可以显著的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传统药房中药调剂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困扰着传统药房中药调剂工作的主要质量问题有:剂量误差偏大、处方应付错误。在这两大问题中,帖与帖剂量误差细心的病人自己称量或许会检查出来;若应付有错误,没有专业知识的病人是很难发现的。因此,传统的中药调配透明度差,质量保证度差,往往造成“方准、药对、量不准”而影响汤剂的疗效,使得病人处在一个弱势地位。探究其原因,计量误差的原因在于传统的称量方法上,虽然调剂操作规程要求用“等量递减法”称量,并且每帖误差在5%之内。但此法好说不好做,真正能用此法配方的单位少之又少,大都流于形式,因为这种称量法调剂效率实在太低。而造成应付错误的原因,除了调剂人员的主观因素之外,与传统处方医生字迹潦草、用字不规范、笔误、重复开药等现象不无关系。因此,传统的散装饮片与传统的手工处方对提高调剂质量,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存在着不小的隐患。
四、药房中药调剂的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加强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1、严格把好进货关
对购进的中药材或饮片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收,检查包装是否符合国家药品包装的规定,包装上是否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生产企业等,对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简便的方法,鉴别检查药材性状真伪;必要时,可配合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技术来进行鉴别。检查中药材或饮片有无霉变、虫蛀、泛油、变色、风化、气味散失、杂质污染等现象,不合格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不能入库。
2、严格把好药库保管质量关
中药在贮存保管中,容易发生受潮、泛油、虫蛀、霉变等。按照“先产先出、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尽可能使中药饮片动态保持在购进日期为最近的良好状态。根据中药材不同药用部位和药材的特性,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树脂类等中药分开,毒性中药与非毒性中药分开,芳香性中药与非芳香性中药分开,进行分类定位保管。严格控制库内的温湿度,做好防鼠、防火、防虫等工作。
3、加强对毒性中药饮片的管理
毒性中药饮片在药房中药调剂配方中也是必不可缺的,由于其中毒剂量和治疗剂量非常接近,因此调剂应严格掌握,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毒性中药饮片应专人专柜专帐加锁保管,调剂时有专用器具称量,按专用处方调配、专册消帐,帐物相符,要定期检查或抽查保管使用情况。
(二)调剂部业务流程优化
根据药店的处置方式(草药、代煎、加工)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流程,系统会根据事先定义好的权限将单据自动流转到相应岗位,保证业务流程的顺畅进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强审方计价和费用管理
为实现加强成本核算与精细化管理要求,以下工作环节要在信息化中体现:
审方计价:收款员收取顾客的药方,把药方录入系统,系统根据药方各味药的单价、数量划价(单品按克计算),同时根据药物配伍规则进行药性检查验方(十九畏、十八反、妊娠禁忌、毒麻药超计量提醒)。如有药性互斥问题,退方,如检查无误,则收款,登记处置方式(草药、代煎、加工);如有加工需要,记录加工剂型(蜜丸、水丸等),并收取加工服务费(服务费项目另立与药费分开),登记取药时间,然后打印处方及取货凭证等,系统自动建立处方档案。对于需要成方销售(茶饮、酒料等)的商品,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商品组合功能,将几种商品组合成一种新的商品进行销售,每销售一个成品,自动扣减构成原料的各自库存;新的商品只在销售时有效,采购、退货都按原商品进行核算。
改方:对于需要改方的业务,在能够明确处方流转状态(调剂收方、调剂完成、已加工)的前提下,确定改方成本并酌收费用。
费用管理:系统在收款环节把药品费用与服务费用分项管理,对加工费、加急费、邮寄费、另收材料费等单独进行核算,事先定义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当选择相应服务项目时,可以根据系统设置的加工费用计算公式,计算出加工费用和辅料费用,并与药费一并汇总、划价。费用项目按抓药付数或药品重量进行计算。对加工辅料、加工费用单独核算,可以便于与外协加工单位核算费用分配,使账务清晰。
辅料成本计价方式:由于无法精确统计出每次实际使用辅料的用量,故适合采用盘存计销的方法管理采购总金额,通过与实盘对比差异得出当期总的消耗量,并将此作为本期成本,然后根据加工量算出加工项目的单位成本。通过加工领料单、盘点、盘点损益等对此进行管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