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2.5 减少误诊的注意事项 ①临床医师在皮肤病诊治中,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发现可疑皮疹时须做相关性病实验室检查。②健康宣教 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等讲解本病的表现,使患者能认识到梅毒的严重危害,以引起患者本人重视,尽快到正规医院性病专科就诊;③医院的性病诊室应尽可能是单间,配有男女专业医师,使患者能较轻松、放心陈述病史,同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梅毒病人的注意事项:①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首先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②发现梅毒病人必须进行正规治疗;③毛巾、衣服、餐具、被褥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严格消毒;④追踪病人的性伴侣,化验观察进行必要的治疗;⑤未治愈前配偶绝对禁止有性生活;⑥对可疑患梅毒的孕妇,应预防性治疗,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⑦ 未婚男女病人未经治愈前不能结婚[22,23]。
二期梅毒皮疹多形性表现,易误诊和漏诊,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注意[24]。概括来说,梅毒的诊断和治疗要记住4个C:1.依从性(Compliance)要让患者理解、治疗方便配合;2. 咨询(Counseling)提供性病的理论知识,使患者放弃恐惧,积极治疗;3.接触性追踪(Contact tracing)定期复查,性伴同治;4. 避孕套(Condoms)坚持婚外性关系有安全保护措施。
图1阴囊处不等的环形皮损,浸润明显,伴有少许鳞屑,边缘清楚。
图2股根处散在豌豆大小圆形、扁平浸润丘疹。
图3阴茎处豌豆大小圆形、扁平浸润丘疹。
图4组织病理表现为真皮浅层及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HE×100)
图5阴囊处治疗后
图6阴茎处治疗后
图7股根处治疗后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主编.现代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47-96.
[2] 邓永琼,闫薇,刘宏杰,等.误诊为湿疹的二期梅毒1例.中国皮肤性学杂志,2010,24(1):089.
[3] 杨天毅. 银屑病样二期梅毒疹误诊1例.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0,3(1):58-59.
[4] 朱东山,张玉龙,张淼王,等. 二期梅毒误诊为玫瑰糠疹2例分析.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0):7411-7412.
[5]马东来,方凯,赵保如.以头皮环状皮损为主要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3):199.
[6]罗迪青.以马蹄形红斑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一例.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3):200.
[7] 隋佳佳,陈晓红,胡洁,等. 以多形性皮损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中国皮肤性学杂志,2009,23(11):738-739.
[8]童燕芳.环状红斑样二期梅毒疹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23(11):691.
[9]Kim YY,Lee JH,Yoon SY,etal.Erythema multiforme like targetoid lesion in secondary syphilis.Acta Derm Venereol,2007,87(4):38
[10]孙乐栋,刁友涛,曾 抗,等.以风团为首发症状的梅毒1例.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21(4):251.
[11]李昌吉,骆志成,武三卯,等.掌跖部脓疱性二期梅毒疹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7):421.
[12]金贵和,吕成焕,徐 岩,等.蛎壳状梅毒疹1例.中国误诊杂志2001,1(1):1421.
[13] 瞿锐,强燕,陈欢欢,等. 表现为泛发斑块伴剧痒的二期梅毒1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10):947-948.
[14] 杨志芳,刘景桢,张柱明. 以色素改变为首发症状的二期梅毒1例. 皮肤病与性病,2010,32(3):48-49.
[15] 胡国红,万川. 以脱发为唯一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24(5) 453
[16] 李伶,郭中华 以多部位扁平湿疣为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2):157.
[17] 夏清. 以龟头黏膜损害为首发表现的二期梅毒1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4):341-342..
[18]张红娟,杨 健,杨文林.乳房外阴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二期梅疹1例.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4):232.
[19]Tsai KY,Brenn T,Werchniak AF.Nodular presentation of secondary syphilis.JAmAcadDermatol,2007,57(2Suppl):S57.
[20]张亚芹,李纪峰,佟雅军,等. 表现为新鲜肉芽组织样的二期梅毒疹1例并文献复习.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2):299-300.
[21] 宋伟菲.曲靖市有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3):470.
[22]瞿伟 ,王晓格. 二期梅毒疹误诊6例分析[J].中国误诊医学杂志学,2003,3(9):1386
[23] 林宝杏.Ⅱ期梅毒误诊1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5)661.
[24]龙振华.梅毒病学[M].1版.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