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医药卫生 > “火郁发之”浅议
“火郁发之”浅议
来源:互联网 sk002 | 刘双
【分  类】 医药卫生
【关 键 词】 火郁发之;临床运用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关键词:火郁发之;临床运用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该理论涵盖了火郁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对临床治法治则的制定和遣药组方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且此治法临床应用广泛,内、外科疾病均可应用,经历代医家实践使得其理论内容逐渐发展完善,现对其简单整理如下:
“火郁发之”的含义
   火乃阳热之邪,郁广义泛指郁滞、郁遏不得发越,狭义是指情志不舒,气机郁结火郁,是指火热之邪伏于体内;发,是发泄之意。《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人与天地相应,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然郁为郁滞,外感六淫之邪气侵袭人体后,或直接致火,或久蕴转化为“内火”,后经历代医家总结完善,认为内伤因素如气、血、痰、火、湿、食等蔽遏于内,殃及他脏,或情志不遂等皆可致郁。总言之凡是造成郁滞的因素均可导致火郁证发生,从而出现气机闭而不通,或通而不畅,气血运行受阻,郁而化火之证。正如刘河间所谓: “六气皆从火化……五志所伤皆化为热。”[1]
“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
火郁证治疗当以宣散发越,开通郁闭为治疗关键,使郁开气达,则火热才能顺遂其性,泄越外出。《叶选医衡》说:“发者,发越也。”[2]如何“发之”,当因势利导,发其郁滞,使其顺利透达外出,经后世医家不断总结“发”的含义逐渐完善,认为“发”的解释非独发汗也,如张景岳认为:“火郁之病……当因其势而解之、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揭其被,皆谓其发,非独止于汗也” [3] 。对于风寒外袭,卫阳郁闭而内外皆有热证者,当外以辛温之品发其在表郁热,内以辛寒药物清泻其热;在内之火郁,总与心、肝相关,火多于肝、胆经,以木盛能生火,而二经俱挟相火,故疏肝解郁为治疗常法,且多用温散药物以从其性而散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升阳”。升阳之法,有升太阳、阳明、少阳之别。《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指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该法多指升太阳之阳以发越卫气,使汗出热散。而后两种,是通过升散药物的透发之性,顺应火热的外出之势,给热以出路,以发汗为辅助治疗方法。如“柴胡可发少阳之火,葛根、升麻发阳明之火,羌活发太阳之火”,“泻黄散中之防风重用,仅其升浮能散脾中伏火也”[4]。
病案举例
患者朱某,女,因“间断咽部肿痛2月,加重伴发热2天”就诊。就诊时患者诉间断咽部肿痛,吞咽困难已有2月,曾诊为“扁桃体炎”,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后症状好转,因起居及饮食不规律,近2月来咽部肿痛反复发作。此次2天前开始出现发热症状,自行口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故来我处就诊。追问患者,近数月工作繁忙,精神紧张。现:咽部肿痛,吞咽困难,发热,恶寒,稍有头痛,纳差,口臭,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脉浮数。查体:体温38.2℃  神志清楚,精神可,扁桃体红肿,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可,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辅助检查:血常规:大致正常。西医诊断:扁桃体炎。中医诊断:乳娥,郁火在里,风寒外束;辨证为内热外寒。治宜内清郁热,外散风寒。药物:生麻黄10g,杏仁10g,生石膏30g,知母10g,黄芩10g,桑白皮10g,柴胡6g,牛蒡子10g,连翘10g,炙甘草6g。服用2剂,汗出热退,恶寒症状减轻,服用7剂后,发热、恶寒、头痛、咽部肿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消失,舌红,苔黄厚较前减轻,查扁桃体充血,无肿大,上方减生麻黄、杏仁、生石膏,加予栀子10g,玄参15g,服6剂后,疾病痊愈。
按:该患者工作繁忙,精神紧张,起居及饮食不规律,内有郁火,遇劳累则郁火外泄,故见咽部肿痛,纳差,口臭,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内有郁火极易外感风寒,故又兼见发热,恶寒,稍有头痛的表寒证。
朱丹溪提出:火“有可发者二:风寒外来者可发;郁者可发”是对本病病因病机的精辟阐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亦指出:“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中滞者,泻之于内……。”明确强调了该类疾病的主要治法就是因势利导,发其郁滞,使其顺利透达外出。
因此,凡治火郁之证,临证总当顺其性而扬之,因其势而导之,但升之、散之不可过于凉遏,以免冰伏其邪,使热不得外越而内陷,必须选用一些温散药物,则有寒温并用、辛开苦降之效,使郁火得以清泄、发散,并从体内排出,正如朱丹溪说:“凡火盛者,不可骤用寒凉,必兼温散。”
参考文献
[1] 刘河间.素问玄机病原式[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3.
[2]《中华医典》电子光盘[ DB ] .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7- 900352- 22- 8 /R. 10,2001.
[3] 明·张介宾著.类经[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03.
[4] 清·汪讱庵著.叶显纯点校.医方集解[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4.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财务与金融《财务与金融》
《财务与金融》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485/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会研究...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杂志,于200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672-4445,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1-1335/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东方文化周刊《东方文化周刊》
《东方文化周刊》杂志,周刊,于199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主管,东方文化周刊社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
中国船检《中国船检》
并非《中国船检》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中国船检》杂志,于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4384/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国际免疫学《国际免疫学》
《国际免疫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由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国际医学》系列杂志之一。是国...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