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 目的: 研究上海市闵行区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合理的急救流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择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心血管患者4323例,对这些患者性别、年龄、月呼救人次和呼救时间分别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4:1;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50.87%);患者数以1、2、3、4月为多;患者呼救时间呈不规则分布,其中13~14和7-10时比较集中(40.93%)。结论: 闵行区院前急救的心血管患者具有典型地方特征,急救中心根据上述特征完善相关制度,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 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流行病学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4323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Cheng Deshan1,Wang Jiqin1,Deng Xingqi1,Sun Keyu1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Shanghai 201199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who experienc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nd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pre-hospital emergency flow. Methods: 4323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ere selected from Minhang District Medical Emergency Center. Then the basic data (gender, age, time of onset, seizure frequency ) was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gender ratio was 1.14:1 in favor of men (2022 women, 2301 men). 50.87% of the patients were over 50 years old. The high incidence was mainly in January,February,March and April, with a daily peak incidence from 7:00 to 10:00 and between 13:00 to 14:00. Conclusion: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experienced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 the Minhang District had a typical local features. So the emergency center should improve the related systems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vide a better treatment for patients.
Keywords: pre-hospital emergency;cardiovascular disease;Epidemiology
上海市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采取的是独立型的专职从事院前急救服务的运行模式,近几年急救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急求流程逐渐优化,心血管病的救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了解其救治的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我们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1 日至2013 年12 月31 日期间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所有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患者共4323 例。
1.2 方法 按照上海市院前急救质控中心要求,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表, 其中包括年龄、性别、呼救时间、病种名称(心血管系统疾病) ,对救治的每例患者进行信息录入。
1.3 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救月份以及呼救时间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 用百分比的方法分析性别、年龄的构成关系,以及救治月份和呼救时间分布规律等。
2 结果
2.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本组中中,男2301例,女2022例,男女比例为1.14:1。(见表1)
表1 患者的性别分布情况
性别
男
女
总计
患者例数
2301
2022
4323
患者比例
53.23%
46.77%
100%
2.2 患者年龄情况分析 所有患者平均年龄为70.81±16.61岁,从分布看,以50岁以上为主,占90.10%,其中70~80岁最多,占50.80%,(见表2)。
表2 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患者例数(n)
15
16
65
124
208
583
762
837
1359
354
患者比例(%)
0.35
0.37
1.50
2.87
4.81
13.49
17.63
19.36
31.44
8.19
2.3 患者的呼救月份分布情况 以1、2、3、4月为主,占43.28%,其中1月最多,占12.84%,(见表3)。
表3 患者的月份分布情况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患者数(n)
555
450
411
455
399
365
308
279
266
333
254
248
百分比(%)
12.84
10.41
9.51
10.53
9.23
8.44
7.12
6.45
6.15
7.70
5.88
5.74
2.4 患者的呼救时间分布情况 呼救的高峰时间为13~14时,占15.11%,其次为7~8时,占13.14%,再次为9~10时,占12.68%,以13~14时和上午7~10为主,占40.92%,(见表4)。
表4 患者的呼救时间分布情况
时间(h)
0~2
3~4
5~6
7~
8
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
患者数(n)
304
173
262
568
548
233
653
368
417
394
275
128
百分比(%)
7.03
4.00
6.06
13.14
12.68
5.39
15.11
8.51
9.65
9.11
6.36
2.96
3 讨论
心血管系统疾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若在发病初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加强心血管病防治,尤其提高中老年患者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2]。
从本组资料表明,患者的性别比例来看,男女比例为1.14:1,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这与赵开东等[3]研究基本一致。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岁,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这也符合心血管病发病的年龄特点[1,4]。
患者的发病月份分布上看,基本上以第一季度为主,这可能与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的特点有关,这与张在其等[5]研究得出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在冬春季基本一致。
本组患者的呼救时间上以13~14时为最多,7~10居次。这两个时间段占总患者数的40.92%。从患者的时间分布显示,院前急救高峰基本发生在餐后2h。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饱餐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我们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合理控制饮食。同时,根据这一时间分布适当调整急救力量,以提高急救效益[6]
本组资料为2013年闵行区院前急救心血管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虽然在统计中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但仍然对闵行区院前院内心血管病的救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各个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急救情况不同,院前急救心血管患者流行病学情况也有所差别[7,8],根据各地区疾病的发病时间和季节性配备急救力量,做到因地制宜,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和院前急救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以及急救基础技能的强化训练是提高院前急救医疗服务质量、降低相关疾病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付昌满.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及转运[J].淮海医药,2011,29(1):57-58
[2] 张在其,陆家韬,熊悦安,等.武汉市江汉区2198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6):892-894
[3]赵开东,张成功,张掖市医院59719例急诊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1,19(13 ):167-168
1/2 1 2 下一页 尾页